第3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訕訕笑道:「是官署不假,但是為了研發這插秧機,賢者六院可也出了不少錢。」

  元禧道:「那也是國庫出錢,像這等農具,以前工部做出來,都是將圖紙分發到各州縣。」這言外之意,無非就是——小子!別欺負我這老頭不懂行情!

  韓藝道:「問題就這裡,不瞞大伯,賢者六院為了這插秧機,耗費了不少經費,如今已經見底,可是離明年還有些日子,我曾跟其他大臣商議過,希望增加賢者六院的經費,但是他們都不答應,不過經過多番討論,最終他們答應可以將圖紙出售給商人,作為增加的經費。」

  元哲微微皺眉道:「可是這東西人人都能做,其中也無利可圖,咱們造了也是自己用。」

  他不是不想出這錢,只是在壓價罷了。

  韓藝笑道:「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這裡面還是需要一些技術的,而且自己做,成本不見得比購買要低,這裡面需要巧手木匠、鐵匠,還得花心思去仿造,我不信誰家都有這麼多全面的人才,如果請人做的話,就那還不如去購買。另外,這插秧機普通百姓是肯定用不起的,其實也沒有這個必要,因為百姓才幾畝地,不需要花錢置辦這插秧機,雙手足夠了,肯定是那些地主購買,他們可不缺這點錢,只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生產鏈,降低生產利潤,這裡面絕對是有利可圖的。」

  元牡丹道:「也就是說,我們花錢從賢者六院購買圖紙,然後委託張家製造?」

  韓藝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元牡丹道:「可如此的話,張家自己也可以造,那圖紙對於我們而言,只不過是過過手,你們賢者六院何不將圖紙直接賣給張家。」

  雖然是一家人,但是各自立場不一樣,可不能說一家花,而且他們可都是商人,算得比誰都還要精明一些。元家不想拿這個賺錢,他們只想使用,故此不願花錢購買圖紙。

  韓藝道:「首先,張家沒這麼多錢。其次,張家的代工坊只是負責生產,不負責銷售,張家在江南豈能跟元家比,如果張家還負責做銷售的話,他可連渠道都沒有,這得投入多少錢進去,還不如集中力量全力生產,因此元家在跟張家合作時,可以在契約在添加有關於這方面的條約,限制張家只能幫元家生產插秧機。」

  元哲又道:「可是這插秧機多半只能在江南用,那何不將代工坊放到江南去,這樣的話,還能節省運費。」

  韓藝笑著點點頭道:「你這麼說倒是沒錯,可這一來,張家目前沒有這實力去江南開一個大型的代工坊,這還需要一步步來,二來,放在長安可以增加南北貿易,促進關中集團的發展,最後,如果將江南的百姓都招到作坊來工作,那江南的田地誰去耕種?江南還是得以農貿為主。」

  元哲聽得連連點頭,道:「還是姑父你考慮的周詳。」

  他們在江南搞得就是農業,沒有什麼工業,要是將工業也都放到江南去,那不是拆自己的台麼。而長安、洛陽的話不同,這一代人口密集,田地不夠分,擁有很多的人力自願,這也是為什麼,手工作坊一下子就起來了。

  元禧道:「說來說去,你都還沒有說得捐多少錢?」

  在他看來,怎麼操作,那是韓藝的事,他不想過問,錢才是關鍵。

  「一千貫。」韓藝道。

  「你這也太多了一點,我們要插秧機,只是為了耕地,插秧機的利潤不會很高。」元禧聽得微微皺眉,這在他看來,有些多了。

  韓藝道:「其中我會貼補五百貫,元家只需要出五百貫。而且,隨著江南的兩季稻發展,對於插秧機的需求越來越高,我們賢者六院也會不斷的完善這種插秧機,並且後續的改善技術都會免費贈予你們元家,你們元家永遠會掌握最新的技術,因此在插秧機的市場,元家將會一直占有主導地位。」

  元哲納悶道:「姑父,你為何要這麼做?」

  韓藝笑道:「遊園驚夢都賣出五百貫錢,我不能讓插秧機的價錢低於這個價錢,因為對於工商業而言,技術才是根本。簡單來看,或許只是關於插秧機的交易,但是從大方面來看,這卻是一場文理之間的博弈,我希望可以藉此讓大家都看到,未來的工商業,這技術才是王道,忽略技術,必將會被淘汰,這樣才會更多的人與賢者六院達成合作,賢者六院將會得到充足的資金,那麼就研發出更多的技術,而工商業都將會從中受益,而我只是用了區區五百貫就得到了這一切,還有比這更加賺的買賣麼?」

  元禧沉吟片刻,點點頭道:「好吧,我答應你。」其實他也沒有算清楚裡面的帳,但是見韓藝自己都拿出五百貫來做補貼,知道這對於他非常重要,比起韓藝的政策,區區五百貫,又算得了什麼。

  離開山谷之後,韓藝並未去元家,而是順道往南邊行去,去到了陶土的陶瓷作坊。

  「哎呦!小人不知韓尚書來了,真是對不住,對不住。」

  陶土氣喘吁吁跑到客廳來,一個勁的向韓藝道歉。

  陶土的這種恭敬,令韓藝有些無奈,那真的是恨不得將他給供起來。

  「我說老陶,你能不能別老是這樣卑躬屈膝的,今後我還敢上你這裡來麼?」

  「韓尚書,是不是小人哪裡招待不周?」

  「我真不知道你怎麼發財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