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道:「如今長安的製造業正在蓬勃發展,然而,這製造業需要人力,臣認為朝廷可以介入其中,要求商人招人的時候採取士兵優先,像製衣坊那些適合女人的工作,可以優先士兵的妻女。另外,這也是緩解土地方面的壓力,臣知道有些士兵的土地因為各種原因賣給了地主,沒有土地,那他們如何生存,朝廷可以要求商人招收這些人,確保士兵的生計。

  微臣建議朝廷可以在兵部新建一個官署,專門幫助士兵或者他們的家人謀求生計,同時商人需要招人的時候,也不需要滿大街去找,可以直接上兵部招人,由朝廷作為中間人,確保僱傭雙方的權益。」

  又來這一招!

  李義府、許敬宗,甚至於盧承慶等人聽著聽著,發現又不太對勁了,怎麼又扯到製造業上面去。

  在他們看來,韓藝最能耐的就是將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去的東西聯繫上,這讓人實在是防不勝防。

  許敬宗雖然沒有想明白,但他知道一定先得阻止韓藝,待我弄清楚再說,哪知他還未開口,又聽韓藝說道:「當然,這還是得分兩步走,如果一步到位,就不能體現出陛下對於將士們持續的關愛,臣建議等到下回我大唐將士建功立業時,再來具體商議此事。」

  第1306章 全民好丈人

  這許敬宗又被韓藝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當即呆若木雞。

  其實目前的生產線其實已經趨於飽和了,韓藝不可能再硬塞給商人工人,那跟逼商人破產有什麼區別,因此就算李治答應,他也不會立刻就這麼做,他要等到南下成功之後,到時生產線為滿足各地需求,肯定會進一步擴招,到那時才有資格施行軍人優先的制度。如今他只是先將話放出來,給予李治他們一個思考的空間,畢竟這東西操作起來還是挺複雜,而且又事關軍政,李治肯定會慎重的,不是說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李治也沒有對此表態,雖然他並未聽得很明白,但是他至少覺得這東西分兩步走,肯定要優於一步走,這一下子都給了,將來給什麼?不過李治對於韓藝的這個建議,還是挺看重的,不管是昭儀學院,還是為軍人謀求生計,這都是直接由皇帝施恩於士兵,等於就越過了中間的將領,這對於皇權是有利的。

  談過此事之後,李治又向李績具體了解了一下整場戰役的經過,然後就散會了。

  出得兩儀殿,李績選擇跟韓藝走一塊,盧承慶他們也都明白,這李績一回來,韓藝就一個勁的幫軍方說話,李績當然得問問清楚,也沒有上前去湊熱鬧了。

  「看來你小子是早就盼著老夫歸來了。」李績微微笑道。

  在這老狐狸面前,韓藝還真不敢托大,如實道:「司空凱旋而歸,的確被晚輩視作是一個契機。但是晚輩這麼做,完全是為了我大唐將士著想。」

  李績只是淡淡瞧了眼韓藝。

  韓藝又道:「當然,這樣一來,也可以推進昭儀學院的建設,這對於百姓也是一件大好事。」

  李績可不蠢,哪裡猜不出韓藝的用意來,韓藝的教育政策雖然是暗地裡進行的,但是也不可能瞞天過海,士大夫們早就看穿了韓藝的把戲,韓藝是要普及教育,衝擊士族對於文化的壟斷,這才是韓藝的政治利益,這府兵制,兵民合一,普及軍人教育,不就是普及教育,只是說韓藝來藉此來推廣教育。

  因此李績心裡更多的是佩服,你小子實在是太精明了,竟然能夠想出這麼一招來,拿軍方來做藉口,這誰要反駁,那就是跟軍方作對,將軍為了維護下屬的利益,必須得站在韓藝這邊,最近唐朝對外戰爭是連連得勝,武將氣勢高昂,再說,讀個書而已,而且又不是朝廷一力承當,這不是個什麼事,這文臣都要反對的話,那武將真會跟他們拼命的。

  「不管如何,老夫也是認為你這法子值得一試。」

  「可惜晚輩畢竟不是軍方的人,能夠為將士做出的貢獻是極其有限的。」韓藝說著又稍稍瞥了眼李績。

  李績神色平淡道:「你小子有話直說就是,老夫最不喜歡拐彎抹角了。」

  靠!你是最不喜歡別人拐彎抹角了,你老人家拐彎抹角的本領,我是自愧不如!韓藝輕咳一聲道:「其實在晚輩看來,國家在與時俱進,軍方也應該如此,在軍制上面,還有許多弊端,正好如今內外昇平,軍方是不是也應該完善一下制度,好比如服役年限。」

  李績稍稍皺了下眉頭。

  韓藝道:「根據《唐律疏議》的規定,一般二十一歲入伍,六十一歲退伍,共四十年,這與終身制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這有何不妥嗎?」李績問道。

  韓藝道:「請恕晚輩直言,沒有人想去打仗的,即便是出征,那也是為了生活,如果採取終身制的話,那麼就缺乏盼頭,再者說,五六十歲的士兵,哪裡還有什麼戰鬥力,可以說是濫竽充數,這反而對於軍隊不利,因為統帥不會去查看每一名士兵,十萬精銳和十萬老弱病殘,這可是天差地別啊。如果能夠縮減服役年限的話,並且保證士兵退伍還能享受士兵待遇,也就是免除稅收,那麼士兵也會有一個盼頭的,一旦退伍下來,這邊不要交稅,那邊又有田地,足以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這樣還能促使更多的人來當兵。」

  李績沉默少許,道:「那你以為當縮減到多少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