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績這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消滅百濟,聯合新羅,兩面夾擊高句麗,讓高句麗首尾難顧,跟以前那樣一路打到底,難度會大大增加,因為半島到處都是山,易守難攻,又有寒冬護航。

  李治點了點頭,他對於這個大方針,也是非常堅定的。

  李績又道:「老臣還得恭喜陛下,此戰為陛下收穫了一員良將。」

  李治哦了一聲,「朕未曾聽聞俘虜了對方大將。」

  還俘虜?

  這軍令如山,大將都得殺啊!

  李績笑道:「高句麗那化外之地,千年難得出一員名將,想要遇上,只怕不是那麼容易。」

  許敬宗撫須哈哈笑道:「司空真是妙語連珠。」

  李治也是哈哈一笑,又問道:「那不知司空指得是何人?」

  李績道:「乃是獨孤無月。」

  「是無月啊!」李治一愣,不是那麼驚訝,但也感到有些詫異。

  李績道:「老臣聽劉仁願說,我軍臨時組建水師能夠海上大敗百濟水師,皆因獨孤無月的謀略,但更令老臣感到欣慰的是,獨孤無月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忍性,依老臣之見,將來必成大器。」

  「無月,朕自小就認識,也知其本領,的確是一個可造之材啊!」

  李治聽得甚是開心,同時心裡也下定決心,讓獨孤無月去訓練水師,雖說獨孤家一直流年不利,但是李治也渴望在武將集團培養出自己的班子來。

  一直沉默的韓藝突然瞄了瞄,起身作揖道:「啟稟陛下,微臣有一小事稟報。」

  李治一愣,道:「什麼事?」

  韓藝道:「王師凱旋,自然得犒賞三軍,因此臣近兩日查看了下關中地區土地簿,發現關中地區的良田已經是所剩無幾,而且地方上一直都有土地兼併的情況出現,這對於我大唐軍隊而言,是一個隱患啊。」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

  許敬宗、李義府一見韓藝開口,就覺得心煩意亂。因為他們完全猜不到韓藝又要搞什麼把戲,這是沒有徵兆的,防不勝防。

  兵部尚書任雅相稍稍點頭道:「近年來逃兵役的人也是日益增多,雖然影響不大,但朝廷應該未雨綢繆才是。」

  李治皺了皺眉,興致有些減退,看向韓藝道:「那不知你對此有何看法?」

  韓藝道:「回稟陛下,雖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是作為中原大國,又怎能將希望寄託於敵人自己墮落,這打鐵還需自身硬,因此臣覺得朝廷對於軍隊一定要重視,要給予軍人足夠的禮遇,至少要讓每一個士兵都感受到朝廷心裡記著他們,這樣才能練就一支戰無不勝的王者之師來。」

  第1305章 後顧之憂

  「理應如此!」

  韓藝話音剛落,李績就點頭贊成。

  李治目光快速的從李績臉上掠過,又向韓藝道:「韓藝,你別老是話說一半,說吧,都說出來吧。」

  這韓藝可是他的心腹,自從入朝以來,就屬這廝提出的政策最多,李治哪能不了解他,肯定是有後續的。

  「微臣遵命!」

  韓藝還是不卑不吭,神色極其認真,道:「陛下,高句麗為何要滅新羅,臣以為是高句麗想穩住後方,消除這後顧之憂,這樣才能圖謀遼東地區。」說著他又向李績道:「司空以為下官說得可對?」

  李績點點頭道:「韓侍郎所言絲毫不差。」

  他知道韓藝是在幫軍方說話,那當然要給面子,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許敬宗聽得納悶了,道:「你這怎麼又扯到高句麗上面了。」

  「許侍中此言差矣,我要說得可不是高句麗,而是這後顧之憂。」韓藝道:「士兵在前線拼殺,心裡最為記掛的一定是自己的妻兒,倘若家裡不好,這士兵如何能夠安心打仗,朝廷既然徵召他們出征,臣覺得理應有義務幫助他們解決這後顧之憂。」

  李治聽得是似懂非懂,這話有些理想化,道理當然是如此,那問題是朝廷也得有這個能耐去照顧他們,於是問道:「可如何解決這後顧之憂呢?」

  李績他們也是充滿疑惑的望著韓藝。

  「誠意。微臣認為最為關鍵的還是誠意,要讓士兵感受到朝廷對於他們的關愛,讓他們知道朝廷一定會竭盡所能關心他們的家人,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放下心來。」韓藝說著一頓,可見李治目光都快要殺人了,趕緊道:「陛下應該也知道,如今許多百姓都希望將自己的孩子送去昭儀學院,其實中間也包括一些軍籍戶。倘若陛下特許將士的後代能夠上昭儀學院讀書,那微臣以為軍中將士一定會銘記陛下的恩情,也足以展現朝廷對於每個士兵的重視。」

  李治聽得眼中一亮,這主意挺不錯啊!

  李績也是頻頻點頭。

  杜正倫道:「韓侍郎此策雖妙,可是我大唐數十萬軍籍戶,若他們全部能夠上學,這得建多少學院,又得招多少老師,朝廷只怕是力不從心啊!」

  你要肯減點俸祿,就能多蓋多少間學院了。韓藝暗道一句,道:「杜中書說得是,這要算下來的確是一筆巨款,朝廷都不是力不從心,而是根本做不到。」

  許敬宗納悶道:「做不到你還說甚麼!」

  韓藝道:「今日做不到,並不代表明日也做不到,以我大唐國力上升的速度,在不久的未來,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而且就算現在做得到,也不是一日之間就可以完成的,這必須慢慢來,但為什麼不現在就開始了,這建得一所是一所,讓士兵們看到了朝廷的誠意,這樣他們心中也會有一個盼頭的。臣建議朝廷跟昭儀學院合作,因為昭儀學院主要還是依靠民間的財力,這能夠為朝廷減輕一點負擔,另外,昭儀學院本就是皇后所創,士兵為陛下征戰沙場,皇后為陛下分憂,安撫士兵的家人,這豈不妙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