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聽得連連點頭,古代君王的上限也就是百姓豐衣足食了,這已經算是盛世了,完美完成自己的職責,剩下的時間就該自己享受了,可是就沒有人想過這豐衣足食之後,韓藝這一句話,等於幫助李治打開了一扇門。其實再昏庸的君主,也不會想百姓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只是說昏君會一切都以自己為先,在自己的私慾沒有滿足時,是不會去想百姓的死活,但也不是想百姓日子過得不好。

  韓藝又繼續道:「方才盧尚書說得非常對,農桑的確乃國之根本,是無論如何都捨棄不得的,但不能將農桑視作唯一,如果將農桑比作地基,這堅實的地基打下去了,還得往上面蓋房子,因此臣以為在保護全農桑的同時,也得大力推動製造業,讓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

  這製造業又與商業不同,為什麼古代不喜歡商人,那是因為商人從事不生產,沒有創造財富,製造業那也是在生產財富。

  盧承慶道:「可不管是農桑,還是製造,都需要人力,這中間又如何來平衡了?」

  韓藝笑道:「若是如此的話,我私以為乃國家之福。」

  盧承慶道:「這如何會是國家之福?」

  韓藝道:「因為這才是真正的重農抑商啊,盧尚書不是也推崇重農抑商嗎?」

  李義府道:「你這分明是重商抑農啊!」

  「不不不,是重農抑商!」韓藝搖搖頭。

  李治聽著很是好奇,饒有興趣道:「你倒是說說看。」

  韓藝道:「陛下,歷朝歷代走向衰敗,都離不開一句話,就是剝削和壓迫——農夫,可為何會屢屢出現這種情況,那是因為天下百姓都是農夫,朝廷稅收自然也得依靠農夫,一旦增稅肯定是增農夫的稅,因此才有這麼一說。若是照盧尚書之言的話,天下農夫不再占多數,朝廷的稅收自然也不是依靠農夫了,但是農夫又是必不可少的,勢必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朝廷出台政策保護農業,呵護農夫,甚至可能免除農業稅,只要你願意種地,朝廷還給你補助。目前我大唐還只是勸農桑,但要說保護農桑,還是不能夠的,唯有等到製造業發展起來,國家的稅收不再完全依賴農夫,才可以有底氣和勢力說去保護農桑,呵護農桑,而農又是國之根本,只要根不壞,國家就能延續下去。」

  這樣也行?

  盧承慶、李義府等人都聽傻了。

  李治聽得一愣一愣,這個說法太新穎了,人人都說保護農桑,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須得剝削農夫,因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那就談不上保護。

  將剝削轉向工商,然後保護農戶,這不就是重農抑商麼!

  韓藝又趁熱打鐵道:「除此之外,就是貿易。糧食當然不能用來貿易,這可是我國之根本,那麼唯有依靠製造業來貿易。這製造業與農業的區別就在於,農業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還得看天吃飯,而製造業裡面還包含著智慧,就好比前面陛下看到的那種比較差的紙張,雖然那紙張比一般紙張要便宜許多,但它的原料卻是一些廢舊木頭,這些木頭扔在路邊,都不會有人多看一眼,不值一文錢,但是將它轉化為紙張,其價值立刻增加百倍。等到製造業的發展滿足於國內之後,就能夠開始對外貿易,將其餘國家的財富都吸收到我大唐來,甚至包括糧食,到那時候,即便不費一兵一卒,亦可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李治聽得目光急閃,依靠這廢木頭製造紙張,去將他國的財富都給換來,這買賣真是太爽了,哈哈笑道:「好一個重農抑商!」

  話音剛落,他立刻感覺無數道目光射來,一目掃去,方才發覺,這裡全都是商人。

  錢大方他們雖然站得比較遠,聽不到李治他們在說什麼,可是李治作為皇帝哪裡懂得低聲說話,一高興就嚷嚷出來了,這些商人聽得皇帝這麼開心的說要重農抑商,臉的都嚇得慘白,你這是什麼節奏啊。

  第1304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

  李治也覺有些尷尬,不禁看向韓藝。

  韓藝道:「臣待會會跟他們解釋的。」

  李治稍一沉吟,笑道:「沒有必要。」

  韓藝忙道:「是,臣知道了。」

  皇帝說句話,還得跑去跟商人解釋,還真將自己當回事了吧。

  李義府眼珠突然溜溜一轉,道:「陛下,臣以為韓侍郎前面所言不無道理,如今長安的商業發展的恁地迅速,朝廷也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商業上面。」

  李治點點頭,的確,這一幕令他意想不到,這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朝廷沒有太注意商業的發展。

  李義府又道:「但要說增收商稅,只怕還是不能夠的,畢竟也只是長安商人比較突出,其它地方上的商人還是如以前一般,並無什麼進步。」當初他曾提議增收商稅,結果被韓藝倒打一耙,弄得得不償失,如今他是吸取教訓,又聽他說道:「但是朝廷可以試著徵收一點關稅,臣以為有能力南下的商人,自然也不會在乎這一點稅收,而且這也能規範河道運輸,避免將來來往船隻進一步增多,造成混亂。」

  李治、盧承慶他們聽得也是稍稍點頭。

  韓藝哪裡不知道李義府在打什麼主意,他如今是宰相,稅收種類越多,他就能撈得越多,一語雙關道:「李中書真是未雨綢繆,韓藝佩服佩服。」

  「豈敢,豈敢,我這都是跟韓侍郎學的。」李義府同樣也是一語雙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