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聽得是頻頻點頭,這後半句就是說給他聽的,他要超過李世民的豐功偉績,就必須精益求精,因為大的框架李世民已經定下來了,唯有將大唐提升到一個貞觀盛世都無法企及的地步,方有可能超越李世民。漢朝為什麼武帝要比高祖還更要加令人津津樂道。就是因為武帝是歷史上第一個幾乎可以說是消滅北方遊牧民族的皇帝,光這一點,也足夠吹上一千年了。

  李義府哪裡不知道韓藝打著什麼鬼主意,道:「你別混淆視聽,我只是問你,工匠不認字,他如何考試?」

  韓藝笑道:「奏章上面已經寫得非常清楚,這證件是分等級的,中級以下的,我們可以採取實踐考試,就是測試他們的動手能力,而作為頂級設計師,就不但要懂得認字,還要懂得畫圖。」

  李義府笑道:「那你何不等到工匠識字後再提出來。」

  韓藝道:「李中書還是未明白我的意思,我提出這一點不是等到工匠來考試,而是為了讓更多有這方面天賦的人去當工匠,我前面不是說了麼,高級工匠已經擁有極高的待遇,這將會吸引不少本就識文斷字的有才之士改行。而且賢者六院的工學院,就是為了培訓頂級工匠的,呃……我們賢者六院已經將頂級工匠改稱為工程師。」

  工程師,聽著都牛啊!

  他們爭論時,許敬宗他們已經都一一看過了。

  李治問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盧承慶道:「以考試來區分人才,自古有之,而且宮廷裡面的御醫不也要經過層層篩選麼,只是還從未應用於民間,而且也未覆蓋這麼多的職業,臣認為這麼做,只會變得更好,而不會變得更差。」言下之意,再失敗,也就那樣,何不試試看了。

  許圉師、杜正倫他們也是紛紛點頭,這不就是將各方面的人才區分三六九等,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許敬宗也沒有意見,他就不信那些書生、才子回去當工匠。

  李治點頭道:「那好,此事朕就准奏了,至於這賢者六院幫助戶部培訓人才一事,朕也覺得合情合理。如今事實已經說明,韓藝的新式算法,較以往的算法更快且更加準確,而戶部主管財政,在計算麻煩可是疏忽不得,韓藝說戶部需求數學人才,也是合情合理的。」李治顯然對於韓藝的提議非常滿意。

  畢竟他親睞的考生都在賢者六院,這麼一來的話,也可以順理成章讓這些人進入朝中的決策部門。

  許敬宗見韓藝還是上了這一道奏章,也知道武媚娘是默許了,但是他還是要盡力阻止,考證這事,也就是多了一個證,跟權力鬥爭沒啥關係,但這事的性質可就大不相同了,因為這制科本就掌握在賢者六院手中,關鍵沒有人能夠搶得去,要是還能將賢者六院的九品院士推向權力部門,賢那者六院直接從閒賦的官署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權力部門,這如何能行,道:「陛下,就算戶部需求這種新式數學的人才,可以讓戶部官員來賢者六院學習,犯不著為此破壞朝綱制度。」

  韓藝道:「許侍中此言差矣,其實戶部官員早就在學習這新式數學了,但同時戶部也缺乏人手。這道理很簡單,我們大唐開疆擴土太快,這西北一下子多出這麼大一塊地,這人口、土地、稅賦,這可都是我戶部的事,我戶部擴招人才,那也是應該的。」

  許敬宗道:「即便你們缺人,你不知道跟吏部說麼,就算你再有道理,可是朝廷有朝廷的明文制度,如果只因你戶部缺乏人才,你可以不顧朝廷制度,那其他的官署是不是同樣也可以。」

  李治笑道:「許愛卿,你勿要激動,韓藝的奏章上已經明說,還是由吏部主持這選拔考試,這就不算是破壞朝綱制度。」

  李義府趕緊接力,道:「陛下,這吏部官員哪裡懂得數學、工學,朝堂之上,唯有賢者六院才能夠出題,而韓侍郎又是戶部侍郎,非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是這麼做的話,韓侍郎這邊負責培訓,那邊又代表戶部負責招納,試卷還是由他來出,那是不是吏部來主持考試,這並不重要了。」

  韓藝笑道:「那不知李中書有何妙策?反正戶部目前的的確確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如果吏部能夠調派這種人才給我戶部,那我可以收回那一道奏章。」

  李義府微微皺眉,道:「這可以由吏部調任官員去賢者六院學習,學成之後,再去戶部上任。」

  韓藝道:「這樣也行,首先你得讓那些官員參與制科大考,考成之後,才有資格入賢者六院學習,要是連一點基礎都沒有,那乾脆由三省培訓得了,我賢者六院可沒有那麼多功夫。」

  李義府聽罷,恨不得噴韓藝一臉,人家好不容易當了官,你又讓人家去參加科考,鬼願意去啊!

  李治瞧了他們一眼,笑道:「二位愛卿之意,朕心裡明白,都很有道理,但是目前而言,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只有韓藝最為了解賢者六學,待日後朝中有足夠的人才,那韓藝自然就不會擔當這麼多,暫時先就這樣決定吧。朕也相信韓藝會秉公處理的,不管是當初的皇家訓練營和如今的大唐軍事學院,韓藝都做得非常出色,也非常公平。」

  李義府、許敬宗瞧李治是鐵了心站在韓藝那邊,而且他們也找不出更好的辦法來,關鍵還是沒有人懂這賢者六院,也只能作罷。

  第1272章 一波又一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