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這是拍馬屁嗎?

  這當然是。

  但是妙在王玄道下面立刻引出精益求精的治國思想,從國家各種發展來論證精益求精,結合的非常好。

  而且這恰恰又是李治最為需要的,他接過來的就是盛世,他也經常在考慮,如何做得更好。

  李治看到如此對胃口的文章竟然落選了,心裡如何能不生氣,難道守成之君就不能強於開國之君嗎?

  你們這些傢伙是誰的臣子。

  但是武媚娘知道,這都是王玄道故意為之。

  王玄道心裡能不知道李義府、許敬宗肯定不會讓他及第的,單憑他是太原王氏出身,而且他當時沒有選擇站在李治這邊,因此他得寫一篇李治無法拒絕的文章。

  武媚娘看到一半,基本上就沒有怎麼看了,但還是故意裝成看得是非常入神,看罷,她將考卷一放,道:「陛下,這張試卷一定是前三名,而且臣妾知道一定李義府他們從中作梗。」

  不等李治開口,她話鋒一轉道:「但是情有可原。」

  李治慍色道:「這還情有可原?」

  武媚娘道:「陛下,你可還記得,當初王玄道曾憑門蔭入得御史台,但又是誰讓王玄道走出御史台的?」

  李治皺了皺眉頭。

  武媚娘道:「以李義府的才華,他如何看不出這篇文章的價值所在,可是,他敢呈上來給陛下看麼?這王玄道畢竟是陛下趕出官場的,倘若陛下不願王玄道再入官場,那李義府將文章呈上來,只會讓陛下左右為難,因此臣妾認為李義府這麼做,完全是出自忠心。」

  李治沉默半晌,臉色稍稍緩和了幾分,嘆道:「難道你也認為朕乃心胸狹隘之輩嗎?」

  王皇后的慘死,讓他非常愧疚,他哪裡還會遷怒於王玄道,早就沒有在意這事了。

  武媚娘道:「既然陛下沒有這般想法,那就將王玄道列為前三名,李義府知道了聖意,我看他也決計不敢亂來的,陛下犯不著為此生氣。」

  李治道:「這倒還只是其次,你可知道到遞到李義府手中的試卷,高門大姓子弟的名額才兩成左右,這可是從未有過的,而且文章也都很一般,其中緣由,朕就不多說了,你應該明白。可朕為何要大興科舉,不就是希望能夠招納一些賢士來輔助朕,他李義府清楚的很,可他還敢亂來,可見他根本沒有將朕放在眼裡。」

  武媚娘笑道:「臣妾倒是覺得李義府這般做,是為科舉著想,是為了迎合陛下的政策。」

  李治聽得很是納悶了,「你這話又從何說起?」

  武媚娘道:「科舉自隋朝創建之後,一直未有斷過,但也未得重視,這不就是因為以前的主考官都是以高門大姓優先為原則麼?導致寒門子弟對於科舉心灰意冷,許多人都不願意來參加科考,更願意借科考之名去投靠朝中大臣,想當初馬周也未參加科考,是在常何家做門客,這才被太宗聖上給發現了。

  而這一回陛下大興科舉,意在為朝廷招納更多的賢才,那麼首先,要有更多的賢才前來參加科舉。如果這一回陛下給予寒門子弟更多的名額,天下寒門子弟才會相信陛下是真的求賢若渴,那麼等到下回科考,就會有更多賢才前來參加科考,如此科舉才能得以重視,陛下的目的才能達到。」

  枕邊風也得吹得有理可循,武媚娘的口才那也是一等一的。

  李治耳根子又軟,點點頭道:「你說得也不無道理。」說著他又嘆了口氣道:「只可惜……罷了,罷了。」

  武媚娘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笑意。

  第1259章 本無公平

  二更時分,在靜悄悄的街道上,一輛紫色的豪華緩緩行駛著,行得一炷香功夫,馬車在李府門前停了下來。

  只見一位風韻猶存的婦人從馬車上下來,正是武媚娘的生母,魏國夫人楊氏。

  她一下車,這李府的門就打開了,李義府領著妻子站在門內迎接,「夫人來了,快快請進。」

  楊氏笑著點點頭,她對李義府的印象一直都很不錯,因為李義府這人非常乖巧,楊氏又有極強的虛榮心,這挨了大半輩子,終於翻了身,內心肯定是非常膨脹的,李義府的馬屁拍的她是非常受用。

  來到屋內,李義府夫妻親自幫楊氏斟茶遞水,伺候的是無微不至。

  楊氏非常享受,笑道:「李中書,皇后讓我來給你傳話,不要受到影響,除王玄道以外,其餘的照做就是了。」

  李義府聞言,登時大喜過望,忙道:「勞煩夫人轉告皇后,李義府決計不會令皇后失望的。」

  楊氏點點頭。

  ……

  ……

  經過考官們日以繼夜的仔細「閱卷」,終於審閱完所有的試卷。

  但是在這期間,朝中重臣一直對此爭論不休,哪怕到了放榜的前一刻,許多大臣還是不服。

  閱卷室。

  「陛下,縱使將王玄道列入三甲之中,臣覺得還是不公平,臣以為應改派一些人重新閱卷。」

  杜正倫站在李治面前是激動的口沫橫飛。

  李義府道:「不公平?你憑什麼說不公平?」

  杜正倫拿起一份試卷道:「就憑這個,這等文章憑什麼能夠及第,還是因為這人是李中書你的門生。」

  李義府怒道:「杜正倫,你這話什麼意思。」

  杜正倫道:「我什麼意思,你自己心裡明白,這古語說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