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道家強,還是法家、儒家強,你們爭到死也爭不出一個答案來,因為它們都只是工具而已,你說上陣殺敵,是刀好,還是弓箭好?問這個問題的人,這腦袋一定有毛病,你們得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判斷用什麼工具,你們要爭那家思想好,你得先說明是什麼朝代,什麼年代,具體事例,你才能爭個明白。如何判斷選擇哪樣工具,用得就是數學思想,因為數學思想有著客觀、唯一、正確的特性,因此數學思想才是主宰一切思想的最高思想。」

  第1148章 全家出動

  韓藝這一番長篇大論下來,整個皇家圖書閣呈現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是鼓著赤紅的雙目,瞪著韓藝,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了,但是卻無一人開口,因為韓藝邏輯非常清晰,又舉了不少了例子,有理有據,他們找不出反駁的理由來,秦始皇就是依靠法家統一六國的,那法家是不是最厲害的呢?明顯不是的,你要張口就說儒家就是強,那不就是韓藝說得那種沒腦子的人。

  但是對於李淳風、閻立本、鄭善行、王玄道這種聰明人而言,只覺一下子豁然開朗,領悟了許多東西,只覺這一番言論,非常之精彩。

  韓藝等了片刻,見沒有人做聲,於是總結道:「你們要記住,數學不是規律的發現者,因為它不是歸納。數學也不是理論的締造者,因為它不是假說。但數學卻是規律和理論的裁判和主宰者,因為規律和假說都要向數學表明自己的主張,然後等待數學的裁判。如果沒有數學上的認可,則規律不能起作用,理論不能夠解釋。」

  這一句話就直接將數學提升到一個至高無上的境界,打破了很多人對於數學等於算術的傳統概念,數學是一種崇高的思想,是真理來的,任何思想都被數學主宰著,這簡直就是天與地。

  再聰明的人也沒有人想到韓藝能夠如此來詮釋數學,即便李淳風這等智者,他起初也是認為韓藝只是論證數學的作用,卻沒有想到韓藝直接將數學提升到諸家思想之上。

  「一派胡言!」

  忽然間,不少士子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韓藝指著這些人道:「我敢預言,像他們這種人將來一定沒有大出息,因為他們都是懦夫,而且還是愚昧不堪的懦夫。他們為什麼會拂袖而去,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我的言論顛覆了他們心中至高無上的信仰,但是他們找不出理論來反對我,可是他們又不願意接受,內心承受不了這打擊,故此才會拂袖而去,選擇逃避,這不是懦夫是什麼。

  他們從各家思想中就只學會了一點,就是主觀行事,我認為是對的就是對的,孔聖人都說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他們就選擇忽略,可見儒教思想就是工具,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拿來說上兩句,沒用的時候,就棄之一邊,權當沒有學過,他們簡直將數學思想運用到了一種超越數學地步,簡單來說,就是與數學思想完全相反的思想,在他們心裡,一加一是絕對可以等於三的,誰也奈不何。陛下要是用這種人做臣子,管理天下,那真是百姓的苦難啊!如果百姓沒有糧食吃,他們估計就會說,為什麼不拿肉給百姓吃,我天天吃肉不吃飯啊。」

  「噗!」

  不少人聽得笑出聲來。

  那些人都走到門口了,聽到韓藝這一番話,整個人都徹底崩潰了,幾乎是掩面含淚跑了出去,韓藝說得也沒錯,這種人心理非常脆弱。

  坐著的人幾乎都不敢動,你都這麼說了,我還敢走,除非我能夠爭贏你。

  韓藝輕咳一聲,道:「但這話說回來,我是在侮辱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嗎?當然不是呀,工具的定義是什麼?不就是為達到、完成或促進某一事物的手段。君主運用儒家思想治國,你利用儒家思想修身,這是不是工具?」

  多半人都點點頭。

  韓藝道:「而我只是想闡明一點,就是數學思想它的作用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數學思想可以教你們如何運用這些工具,說到底,你還是要用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為什麼這也會讓你們感到憤怒?我真的很費解,我一心為你們著想,傳授一些經驗給你們,如今的科舉都不分道家、儒家,只會給你們一些事例,至於是運用道家、儒家、還是法家,那得看這個題目講的是什麼?如果你一味只用儒家來解題,那就很糟糕了。」

  這輕描淡寫的一番話,又給繞回來了,而且說得有理有據,我只是在教你們如何應對這全新的科舉考試,這不就是主題嗎。

  大家聽得也是心悅誠服。

  韓藝又道:「沒有數學,我們無法看透思想的深度;沒有思想,人們也無法看透數學的深度;而沒有兩者,人們什麼也看不透。好好學習數學,它會讓你們受益無窮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本人,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這麼年輕就能夠當上四品大員,但是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們。」

  「哈哈!」

  眾人聞言當即笑出聲來。

  等他們笑罷,韓藝才道:「其實這跟我熱衷數學有著莫大的關係,因為我很年輕,缺乏經驗,我在官場中遇到的每個問題,我都沒有經歷過,也沒有教我,至於為什麼沒有人教我了,這個我就不多說了,所以我只能自己不斷的反覆推論,如果推論一百遍,還是要那麼去做,我就那麼去做。」

  這個例子絕對是讓人無從反駁的,活生生的就站在他們面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