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是官場,這錢往我家門前過,總得留下一點什麼,只是多與少的區別,唐朝還算是不錯的,關鍵撥錢的地方也少,大家都是自給自足,一般都是用於戰爭。

  李義府一看韓藝準備死磕了,這吵下去,他也撈不到什麼好處,還會把人給得罪了,這真查的話,萬一查出個什麼來,人家只會怪李義府,沒事招惹好韓藝幹嘛,關鍵在財政方面,他不是韓藝的對手,這如何爭得過韓藝。

  李治見韓藝一句雁過拔毛就讓群臣無語,心裡反而更加堅定的支持韓藝,當即拍板道:「行了!光說沒有用,這只不過是朝廷的一次嘗試,等結果出來再說吧。」

  「陛下聖明!」

  群臣只能齊聲喊道。

  韓藝突然道:「陛下,微臣有本上奏。」

  李治道:「說。」

  「微臣建議將官員月俸改制。」

  群臣一聽,面露驚懼之色,這月俸關係著每一個官員,這方面改制,好得還好,不好的話,那簡直要了親命,根據韓藝以往的表現,估計沒啥好事。

  「月俸?」

  李治自己都愣了下,這個事先可沒有商量的,道:「為何要改制月俸?」

  韓藝道:「陛下,請容臣呈上幾樣證物。」

  「還有證物?」李治錯愕道。

  「是的,微臣喜歡用事實說話。」

  「好一個用事實說話。」

  李治只覺有趣,道:「那就快將證物呈上吧。」

  只見四五個小太監端著盤子就上來了,人手兩個,上面放著一些肉魚、果菜、澡豆、筆墨紙硯。

  韓藝道:「相信各位對這些都比較熟悉吧。不錯,這就是月俸。」

  許敬宗納悶道:「這有何不妥?」

  韓藝道:「許大學士真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呀,光這裡就有十樣,也就是說每個月戶部都得耗費不少人力發這些東西,其實發一樣就可以了。」

  群臣一聽,果不其然,這小子打算減我們俸祿了,十樣變一樣,這太容易算了。

  李治驚愕道:「發一樣?」

  他倒也想,問題大臣們肯定不會答應的。

  韓藝點頭道:「不錯!就是發錢。」

  群臣眼中一亮。

  韓藝道:「陛下,微臣也是官員,就拿微臣來說吧,筆墨紙硯,微臣家都有,朝廷發這些給我,我都不知道放在哪裡,但是我喜歡果菜,或許對於文臣而言,他更加喜歡筆墨紙硯,而非果菜,這就造成了一種浪費的現象,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用錢買到的,如果我們將這些東西折合成錢發給官員,官員就可以拿著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每回領俸祿的時候,都是喜憂參半,這點點東西,多又不多,少有不少,難以去交換。」

  這真是太好了!

  大臣們激動呀,韓藝不但沒有坑他們,反而為了他們著想起來,這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李治倒不是很清楚這芝麻綠豆的小事,畢竟他生來就是王子,但是這月俸的話,他倒是覺得無關緊要,於是朝著大臣問道:「不知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幾乎所有大臣都贊成,銅錢肯定是最好的,因為給予了他們很大的自由。

  李治一看大家都贊成,於是點頭道:「既然愛卿們都贊成,准奏吧。」

  許敬宗突然道:「陛下,此事雖好,可是折合算起來,多少錢,這還得先說明,不然的話,下面的官員會心生恐慌的。」

  韓藝立刻拿出一份奏章呈上。

  上面寫明了各個級別官員的月俸,一品官11貫錢,二品官9貫錢,三品官6貫錢,四品官4.2貫錢,五品官3.6貫錢,六品官2.4貫錢,七品官2.1貫錢,八品官1.85貫錢,九品官1.5貫錢。因為這月俸不分從、正的,因為月俸是福利來的,官員的主要收入來自於職田和祿米,那方面差一級就差很多。

  李治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價,就給大臣們看。

  大臣們一看,暗罵一句,你丫算得忒也清楚了。真是不偏不倚,剛剛好,估計一品還少了那麼一點點,但九品又多了那麼一點點,反正差不多,你看從四品官開始,就是沒有整數了,可見算得多麼細緻,他們也沒有話說,反正不少就行了,都表示沒有意見。

  李治點點頭道:「那好吧,就按這數發。」

  韓藝立刻道:「陛下,這些東西原本都是由工部生產的,如今既然不需要發這些了,那麼工部理應用不著到這麼多人,而我們戶部也不需要太多人來發這些東西,正好目前商人急需用人,而且給予的工薪都非常高,工部和戶部何不裁人,一來可以減少朝廷的支出,二來,還能刺激工商發展,一舉兩得。」

  工部尚書閻立本立刻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老臣也以為韓侍郎說得極有道理,近年來我大唐征戰較少,百姓富足,四海昇平,工部早已經不需要那麼多工匠了,而外面工匠的工薪日益增加,老臣也認為可以適當的讓一些工匠回去自力更生,因為工匠在工部是不需要繳納稅收的,如果讓他們回去自由經營的話,還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

  唐朝官營的工匠,只有小部分是良人工匠服役,府兵制根本就在於服役,只要少部分職業士兵,但是現在工匠行情的見漲,這些工匠多半都是繳納布帛代征,也就是工匠向朝廷交納一些錢,我不來服役,這是可以的。但大多數都是雜戶,也是低等賤民,比奴婢又要高那麼點點,通常都是俘虜和罪犯來的,唐朝打了這麼多年仗,俘虜很多,因此官營業是非常龐大的機構。可惜的是,他們製造的東西,都是供皇室和官衙消費的,沒有為百姓和國家產生任何利潤,不少官員都從中撈一點,反正不是自家的,而且他們不要交稅的,現在官衙不需要這麼多消費品了,當然可以放他們回去,還能多個人的稅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