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忽聞邊上響起一個笑聲,「這等好事我倒是也有興趣。」

  只見又有一個胡人走了過來,此人名叫契苾明,官至左鷹揚衛大將軍,襲爵涼國公,是契苾何力和臨洮公主的長子。

  這下不得了了,越來越多的胡人將領圍聚在韓藝身邊,他們身份特殊,而且入朝為官的只是小部分,李治哪會動他們的,他們也沒有彈劾韓藝,他們跟韓藝是無仇無怨,而且胡人天生就是商人,他們沒有農耕文明,本生就是流動的,只能採取交換的方式,他們對於這個方案非常感興趣。

  一些漢人官員也湊過去,他們不是上一回肅清朝堂的受害者,如今韓藝掌控著財政,這打好關係總歸不是壞事。

  蕭銳、蕭鉅、楊思訥等人見了,心中大鬆一口氣,真是白為這小子擔心了,又是一番感嘆,這錢真是好東西。

  而許敬宗、李義府他們看了,心裡別提多嫉妒了,他們已經預計到韓藝的地位會有所增高,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高履行會將大權都交給韓藝,現在戶部都是韓藝說了算,再加上那五十萬貫,實在是如虎添翼啊!李義府哭死了,要是戶部落在他手裡,這五十萬貫下來,弄個十分之一都足夠。

  聊了半晌,朝會終於開始了,官員們依次入得大殿。

  高呼萬歲過後,李治有氣無力地說道:「朕這兩日收到不少大臣的奏章,都表示朝廷不應該北庭、安西四鎮的工程交給商人去做,這會增加財政的負擔,對於江山社稷不利。」

  這事李治是繞過殿議,由樞要大臣直接決定的,大臣們當然不滿,這麼大的事,你竟然都不殿議,上奏是無可厚非的。

  「韓藝。」

  「臣在。」

  「你跟朕的愛卿們說說。」

  「遵命!」

  韓藝站在大殿中間,胸有成竹道:「各位說的不錯,商人肯定會從中盈利的,但是這會否導致增加財政負擔?我認為不會。想當初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時,就是朝廷撥得款,可是朝廷十萬貫出來,這雁過拔毛,到達工程所在地時,要能夠剩一半,那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施工的官員沒有辦法,只能壓迫百姓,剝削百姓,這就導致隋朝大亂。

  我這是痛定思痛,才建議陛下交給商人去做,聰明的商人會計算出一份合理報價書,那麼朝廷可以擇優取之,而且商人不代表朝廷,他們只能用僱傭制去請人,就不存在剝削的事,大家是你情我願,換做朝廷親力親為的話,要麼引起百姓暴動,要麼天天嚷著錢不夠。我個人是非常了解那些人為何上奏,因為這麼安排的話,這錢就跟他們就沒有一點關係了,不過我們戶部只為財政著想,與各位的關係也僅限於俸祿,其餘的你們就別多想了。」

  「噗!」

  「噗噗!」

  不少大臣都底下了頭,這小子太狠了,這麼一說,誰還敢反對啊!

  就連韋思謙都不禁莞爾。

  但這是事實,由朝廷去做的話,這五十萬貫下去,沿路州縣肯定會剋扣的。

  李治不打算做聲,這需要韓藝去說服群臣。

  許敬宗站出來道:「韓侍郎,你可不要忘記,你自己也是官員,你會這樣想別人,別人也會這樣來看你,如今這錢就只在你一個人的手裡,誰也不知道這錢用到哪裡了。」

  韓藝笑道:「因此我採取的投標制度,光明正大,朝廷可以隨時去查,白紙黑字,哪個方案更好,更合理,多少錢,這錢用到哪裡,是怎麼用的,一目了然。」說著他朝著李治道:「陛下,雖說我朝歷來就不贊成大興土木,但是有些工程是在所難免的,可是工程又容易滋生腐敗,尤其是地方的,朝廷是難以控制,根本不知道這錢究竟有沒有用到實處,而且地方常常以各種理由要求朝廷撥款,微臣建議採用與商人合作的方式,這樣就可以避免滋生腐敗,而且可以減少財政的負擔。」

  李治點點頭道:「言之有理,如果錢與人都是長安出的話,朝廷就能清清楚楚,也可以防止地方州縣從中貪污。」

  韓藝的這個建議,非常符合李治的利益,因為這可以加強中央對於地方上的掌控,集權制就是喜歡什麼都從中央出發。

  李義府心想,要是這麼做的話,戶部的權力那會空前的膨脹,地方州縣都得有求於戶部,急忙站出來道:「陛下,倘若朝廷要撥款給江南等州縣,那麼商人必須從長安帶著錢跑去江南,狡詐的商人肯定會將這一部分錢也計算在內的。」

  韓藝呵呵道:「李侍郎此言差矣,未必朝廷撥錢,就不要派人去送錢了麼?而且據我所知,朝廷撥錢下去,除非是戰事,否則的話,這一個月的路程都得走兩個月路程,因為每到一個州縣,都得面臨著雁過拔毛,但是我們給予商人的路費,肯定是按我們計算的去給,算下來,還是給商人比較划算一些。」

  李義府皺眉道:「你屢屢提到這雁過拔毛,但這只是你想像中的事,並沒有發生,你憑什麼這麼說,這對於州縣官員非常不公平。」

  韓藝笑道:「這很簡單呀,我戶部有歷年來的撥款記錄,一查便知,如果李侍郎不信的話,我戶部現在就可以出示記錄,你隨便指出一條來,我都能提供更加節省的方案。」戶部的記錄實在是太多道道了,韓藝可以各種舉例。

  不少大臣眼中閃過一抹慌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