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慌張道:「陛下,這——這臣真不知從何說起啊?」

  李治道:「那朕問你,昨日新城縣公宇文僧尼可有去找過你。」

  「確實來找過微臣。」

  韓藝點點頭,又道:「但也是他羞辱臣,臣好歹也是陛下欽封的同中書門下三品,他在臣得家門前,一個勁嚷嚷著韓藝小兒滾出來,當時很多人都聽到了,臣真不知道是誰羞辱誰。」

  許敬宗立刻道:「這新城縣公與你毫無瓜葛,若非你先得罪了他,他如何回去找你麻煩,是非曲直,你心裡明白。」

  韓藝不想理這攪屎棍,畢竟武媚娘已經囑咐過他了,當做沒有聽見,朝著李治道:「陛下明鑑,他口口聲聲說他的佃農跑來我這做事,因此就要找我麻煩。可問題是,臣只是招人來幫臣做工,是他的佃農自己來的,這跟臣沒有關係啊。」

  「是嗎?」李治語氣非常平淡。

  李義府本也想站出來落井下石的,可一見李治這難以捉摸的態度,他覺得還是得看看再說。

  「此事千真萬確,臣又怎敢隱瞞陛下。」韓藝拱手道。

  李治點點頭,又道:「那仗勢欺人呢?他們可是說你這麼做是蓄意報復。」

  「這臣不敢否認,幾日之前,城北李家聯合十餘鄉紳想搞垮臣的金行,這事他們自己都承認了,很多人都知道,幸虧臣機靈,金行才躲過這一劫,那臣當然要給他們一點顏色,而且臣是光明正大,直接出錢去請他們的佃農來幫臣做工。難道他們欺負臣,就算是以禮相待,臣報復他們,便是仗勢欺人?」

  李治面無表情,伸出手指撓了幾下太陽穴,又朝著其他人道:「不知各位愛卿如何看待此事?」

  許敬宗道:「陛下,是非對錯,老臣倒也不想與特派使爭論,可是農乃國之根本,特派使這麼做,不就是在誘農行工麼。到時這農夫不耕地了,人人都去做工了,於江山社稷不利。況且,朝廷一直在勸農桑,特派使身居要職,卻與朝廷的政策背道而馳,辜負了陛下的一番苦心栽培,這有違為臣之道。」

  「陛下,臣到以為錯不在特派使。」

  韋思謙突然站出來,道:「陛下,因為此事鬧得滿城風雨,而且還涉及到朝廷三品大員,因此臣對於此事的來龍去脈也較為清楚。特派使並無任何有違朝廷的規章制度,也沒有做出什麼失德之舉。這民心所向,才是國家之根本,特派使只是承諾一月兩百文錢,那些佃農就立刻紛紛逃離莊園,有些佃農甚至寧可賠償退佃之錢,也要去鳳飛樓,此事應該值得朝廷重視才是。

  我大唐勸農桑,是為百姓著想,但絕非是勸百姓接受地主的剝削,若將二者合為一談,實乃是對朝廷的羞辱,對百姓的蔑視。陛下,如今那些地主、功勳之後不斷的兼併土地,然後再將兼併的土地租給土地原本的主人,這對於我朝的均田制可是有著極大的破壞,倘若長久下去,均田制必將不復存在。」

  哎喲!這人不錯呀!韓藝還是第一回跟韋思謙打交道,他以前對於韋思謙的了解,僅限於韋思謙彈劾褚遂良,但是這還不能說明韋思謙就是魏徵那樣的直臣,因為韋思謙乃是出身京兆韋氏,本身就是貴族出身,是不是他和褚遂良是政敵,這就不清楚,但是今日一看,確實是一位直臣,他這一番話非常公道,但是按理來說,他應該偏向貴族,可是他還是就事論事。

  李義府站出來道:「可是韓藝這麼做,引起許多王公貴族和功勳大臣的不滿,破壞現有的和諧,若不及時限制,可能會引起動盪。」

  李治點點頭,但眼中也沒有什麼波動,就偷偷看了眼李勣,見李勣雙目微合,心想,不會又睡著了吧。輕聲喊道:「司空!」

  李勣頷首道:「陛下。」

  李治非常溫和地問道:「不知司空對此有何看法?」

  李勣茫然眨了眨眼,過的片刻,才道:「陛下,這買賣上的事,老臣是真不清楚。」頓了頓,他又道:「不過要是因為幾個佃農,就會引發國家動盪,那——那臣真該引咎致仕。」

  李義府瞧了眼李勣,好生尷尬,大家同殿為臣,用不著說得這麼直接吧。

  李治眼中閃過一抹喜色,李勣說話總是那麼的中聽,嘴上卻嘆了口氣,道:「司空言之有理呀,幾個佃農就鬧到朕的兩儀殿來了,方才張德勝聽到朕要請幾位愛卿來商議此事,都還笑話了朕,但是他哪裡知道朕的苦衷,他們那些人都是功勳之後,皇親國戚,朕又不能置若罔聞,放置不顧,朕也真是頭疼啊。」

  杜正倫突然站出來道:「功勳之後又如何,功勳之後難道就可以顛倒黑白,枉顧法度,辱罵樞要大臣,陛下你貴為天子,又怎能忌憚他們這些功勳之後。這才幾個佃農,他們就吵到皇宮裡面來了,要是朝廷哪天問他們多征幾石糧食,他們不還得造反啊。」

  哇!這位仁兄真夠勇猛的啊!韓藝偷偷瞥了眼杜正倫。

  李治瞧了眼杜正倫,沒有做聲,又向高履行道:「高愛卿,你身為戶部尚書,難道對此事就沒有任何看法?」

  高履行很是為難道:「陛下,臣執掌戶部,管理的是天下財政,這——這等事,臣實在是沒有經驗,也不知如何是好。」

  言下之意,就是這等小事,我從未處理過。

  李治道:「可是韓藝是你戶部的人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