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本一場各有所圖的鬧劇,最終演化成真正的士庶之爭,不上朝堂都是不可能的了。幡然醒悟的士族,知道若不再阻止的話,將會演變成為一場士族的災難,因此他們集體向朝廷施壓,這個勢力可是一個階級的勢力,那是龐大的,因為韓藝這麼一弄,幾乎把所有士族、貴族都給得罪了,這就不是說只是彈劾韓藝這麼簡單了,連謀反的帽子都給韓藝戴上了,這就是要韓藝的性命。

  其實在唐朝之前,最常提到的關鍵詞就是「清君側」,這其實就是權貴們發明的,每每君主要打壓士族諸侯時,士族諸侯們就用這一招,借著清君側之名,領兵殺入帝都,將那些想顛覆士族的大臣都給殺了,架空皇權,讓皇帝變成傀儡,只是如今時代變了,如今大權在皇帝手中,只能換一種辦法向皇帝施壓。

  但是李治作為君主,也不可能任性妄為,他還是得考慮大臣們的建議,這麼多大臣上奏彈劾韓藝,他雖然心如明鏡,但也只能照章辦事。

  ……

  太尉府。

  韓瑗如實將前面商議的過程告知了長孫無忌,又道:「韓藝這真是在玩火自焚呀,現在朝中多半大臣都對韓藝言論感到極為憤怒,如今陛下已經下命徹查此案,我看這一回,韓藝是凶多吉少了。」

  長孫無忌剛剛退位,本想清閒一段時間,徹底消除李治對他的恐懼,但是韓藝偏偏鬧得他不得安生,這事關韓藝,他又不得不為此動腦筋。

  但是長孫無忌聽完之後,微微搖頭道:「那倒也不一定。」

  來濟一愣,道:「太尉何出此言?」

  長孫無忌道:「這李勣說的是依法查辦,換而言之,倘若韓藝沒有犯法,那就得放了韓藝。」

  韓瑗道:「可是這犯沒犯法,還真說不清楚,就看李勣是如何審查的。」

  長孫無忌呵呵道:「你說得不錯,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李勣如果要治韓藝的罪,當時就順著許敬宗他們的話說就行了,他偏偏說一句依法查辦,這老狐狸說話,總是暗藏玄機啊。」

  來濟皺眉道:「可是現在朝中大臣皆是對韓藝非常不滿,不管是關中貴族,還是山東士族,而且從李勣以往的動作來看,他不太可能會參與其中。」

  韓瑗道:「而且李勣與山東士族也有聯姻,他豈會幫著韓藝?」

  長孫無忌道:「這李勣的出身與韓藝也差不了多少,同樣也是寒門出身,一直以來,也都受到貴族的排擠,老夫敢肯定,李勣這老匹夫支持的肯定是寒門,而且李勣這人一直以來都是只忠於君主,老夫認為陛下肯定是支持韓藝的,否則的,他韓藝憑什麼掀起這場風波,難道他真的就不怕死麼。」

  韓瑗皺眉道:「可是韓藝這麼做,顯然是在製造矛盾,分化百姓,陛下為何要支持他這麼做?」

  長孫無忌道:「士族相互聯姻,導致朝中士族勢力龐大且又錯綜複雜,這才是君主最為擔心的,要破這局,只能引入新的勢力進來,達到平衡。依老夫之見,陛下也並非是要對士族痛下殺手,只是想壓制住士族,不能讓他們的勢力再增強。」

  這其實都是他們遺留下來的問題,當初關隴集團弄得李治寢食不安,連龍椅都坐不穩了,這恐懼猶在心中呀。如今好不容易將關隴集團打敗了,李治當然不想再出一個關隴集團,而士族本身的勢力就非常龐大,尤其是山東士族,在民間名望極高,倘若在朝中的勢力再迅速增長的話,那對皇帝威脅就太大了,而且關隴集團的衰敗,導致朝中沒有勢力可以壓制住山東士族。根據歷史來看,士族的凝聚力比寒門的凝聚強多了,引入寒門,權衡士族,從隋文帝開始一直到如今,都是隋唐兩朝君主一直以來的中心策略,李治只不過是繼續將這步棋走下去。

  韓瑗搖搖頭道:「但是韓藝此舉觸犯了貴族的根本利益,貴族是不可能讓他得逞的,數百年來,也從未有人成功過,韓藝想要成功,可謂是難於上青天。而且即便陛下支持韓藝,那也是有顧慮的,不會一味的去支持韓藝,陛下指派袁公瑜和劉燕客輔助李勣審理此案,這分明就是給予貴族的支持,因為這二人絕對不會支持韓藝的,他們肯定會想辦法將韓藝定罪的。」

  袁公瑜?劉燕客?長孫無忌突然皺了下眉頭,眼中透著一絲疑惑,但就是一閃即過,笑呵呵道:「當初陛下要廢王立武時,老夫和登善也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可是結果如何?而這盤棋的關鍵,就在於它異常複雜,這不簡簡單單是士庶之爭,這其中幾乎包括了各層面的鬥爭,上到君王外戚,下至黎民百姓,也正是因為如此,各方勢力雖有強弱,但都要面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困境,這會抵消他們的優勢,因此在這盤棋中,下棋的人占有絕對的優勢。看上去,韓藝好像面臨著四面楚歌,但其實他是占有極大優勢的,所以,如果韓藝贏得了最後的勝利,老夫也不會感到任何驚訝。」

  韓瑗、來濟疑惑的瞧了眼長孫無忌,不太懂長孫無忌這話,這陣營劃分的這麼清楚,何來複雜一說,就是簡簡單單的士庶之爭啊!

  正當這時,一個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進來,道:「老爺,新的大唐日報出來了。」

  「哦?」

  長孫無忌一皺眉,道:「快拿來給我。」

  「是。」

  長孫無忌接過報紙來,打開一看,驚訝道:「賢者六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