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道:「你方才也說了崔盧鄭王有著數百年的底蘊,焉能一語擊破,這是一場持久戰,跟南進計劃一樣,如果要形容我與四大家族的關係,我認為可以用夫妻關係來形容。」

  「夫妻關係?」

  元牡丹微微一愣。

  韓藝笑道:「因為我們誰也無法離開誰。」

  元牡丹越聽越困惑了。

  韓藝也沒有細說,因為他也說不清楚,高深一笑道:「到時你就知道了。」

  然而,元牡丹不知道的是,其實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了,想要阻止也為時已晚,後悔都來不及了。

  光從那什麼拒絕的權力,就已經觸犯到了士族的逆鱗。

  因為士族是非常注重禮法的,禮法要求的是順從,是教化,韓藝提出來的主張是拒絕,是自由,這完全就是與儒家思想截然相反的一種主張。還是那句話,「信而好古」,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延續數百年的思想,已經是客觀存在的東西,是士族,甚至天下人都非常推崇的,韓藝現在是要打破這個規矩,這等於是在挖士族的根,士族當然不會答應。

  另外,韓藝提出的尚賢思想,雖是儒家精神,但要真是這樣做的話,就破壞了尚姓的傳統,不管你姓崔,還是姓吹,只要你德才兼備,為國家做出貢獻,那你就值得人尊敬,反之,就沒啥好值得尊敬的,這同樣也是在挖士族的根。

  必須組織,因此各大士族已經開始活動起來,並且以一種驚人的速度達成了「抗韓同盟」,幾乎長安大姓人家都加入此同盟,當然,大姓人家指的是姓氏尊貴,多半沒有在朝中擔任官員,其實官員也沒有幾個參與進來,像許敬宗、李義府他們都沒有參加,顯然大家都在避免將此事演變成朝堂上的鬥爭,因為一旦將李治拉下水,那除了李治外,誰也無法控制了,而韓藝又是李治的心腹。

  這令人很驚訝,縱使韓藝又萬般不是,但韓藝只是一個田舍兒出身的五品小官,名望也就那樣,不至於讓這麼多大士族聯合起來對付他一個人,這真是太誇張了,甚至於不少人都主動加入進來。

  但事實就是如此。

  只有少數那麼幾個人看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崔盧鄭王帶頭,因為他們是最大的受害者,韓藝針對也是他們。

  崔盧鄭王一些大學問家紛紛出山,召集弟子,開始開場論道,弄的跟傳銷似得,抨擊韓藝,出身貧寒,還不自愛,妄談禮法,若仍由他這麼下去的,禮樂必將崩壞,到時天下必將大亂。

  反正說得好像若是不趕緊阻止韓藝,大唐就要步周朝的後塵,這韓藝就是男版的褒姒,簡直就是禍國殃民,應該拖出去凌遲處死。

  然後,鄭伯隅、崔偲、盧秋子等人又站出來,說深受韓藝矇騙,以為他是要幫助儒家,其實是為了貪圖利益,總之,就是推翻自己前面說過一切,大肆抨擊韓藝主張的格物致知精神,韓藝那些玩意,都是一些假學說。

  又說韓藝既是商人,又是官員,有違朝廷制度,應該革除韓藝的官職。還有就是說韓藝囤積紙墨,為求私利,不顧國家大利,乃大大奸商一個,無德無能,憑什麼做官。還有什麼當初韓藝利用歌妓裝瘋賣傻搶奪北巷地盤,這是沒有證據的,但是這些士大夫們說話一般都是閉著眼睛說的。

  更加搞笑的說法,就是說韓藝之所以提出拒絕的權力,主要是因為幫熊弟想娶崔瑩瑩。

  但凡能夠攻擊韓藝的,甭管有沒有證據,先嚷出來再說。

  除此之外,各大士族聯手排斥蘭陵蕭氏,抨擊蘭陵蕭氏與下賤的田舍兒通婚,血脈不再尊貴,自甘墮落,不再是士族。這在當代而言,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劉禹錫的一句詩就很好的闡述了這一個現象,「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說,貴族與庶族聯姻就不再尊貴了。

  他們還拿起了許敬宗的觀點,只是稍作改變,說蕭家內部本不答應這門婚事,只是為求自保,才應允了這門婚事。

  因為韓藝田舍兒一個,朝中沒有任何黨羽,而且都是敵人,又是五品小官,已經是非常寒酸的,但又有皇帝保他,動又動不了他,唯一跟他有關係的就只有蘭陵蕭氏了,不找蘭陵蕭氏找誰。

  蘭陵蕭氏也是倒霉倒到家,這一年之內,就沒有過過好日子,前面蕭淑妃,後又有韓藝,挺無辜的一群人,只能說這人生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

  很快,蕭鉅就率先英勇就義了,雖說沒有人上奏去彈劾他,但總是排擠他,背地裡說他的壞話,不跟他說話,這如何還待得下去,於是就跟李治請了個長假,回家休養去了。

  蕭鈞他們也是如此。

  蘭陵蕭氏的勢力仿佛一夜之間就變得蕩然無存。

  這比當初許敬宗抨擊他們還要嚴重一些。

  真是全方面圍殲韓藝,攻勢如排山倒海一般。

  但是唯獨沒有人攻擊北巷,沒有再將此事扯到買賣上去了,讓大家別去北巷買東西,一來這些士族不屑於談買賣。二來以前也有人這麼做過,結果到頭來都是弄得自己灰頭土臉,他們覺得拿著商業去對付韓藝,無異於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乾脆就不提這一方面。

  第869章 富貴險中求

  皇宮!

  「呼——!」

  李治拖著疲憊的身子來到寢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