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言罷,他一掌將密信重重地拍在邊上桌上。

  其實韓藝從李勣家中出來之後,第一個通知的不是李治,而是長孫無忌,他還是謹守自己的原則,兩邊都幫。

  過了一會兒,長孫無忌臉上那憤怒之色,又變得異常掙扎,雙手握拳,一把老骨頭難得作響一回,這在已入化境的長孫無忌臉上,是極難見到的。

  ……

  ……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李治在當晚就召見了李勣,他並不覺得還有拖下去的必要,並且親自來到兩儀殿外等候。

  當初李靖北伐歸來,李世民同樣也是領著滿朝文武出城迎接,那一場戰爭不但洗脫了李世民的恥辱,也將大唐王朝從危機中拯救出來,正式宣告貞觀之治的來臨。而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於李治的意義,並不比那一場戰爭小多少。

  過得好一會兒,火光飄忽間,一道長長的身影照到李治跟前。

  李治大喜,舉目望去。

  只見李勣精神抖擻的走上前來,在李治身旁的張德勝見罷,不免暗想,這個大司空還真是會騙人。

  李勣也沒有料到李治竟然來到門口等候,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待仔細一看,發現真是李治,急忙快步上前來,正欲行禮。

  李治突然上前扶住他,意味深長道:「這裡沒有外人,這些繁文縟節能免則免。」

  這句話對於李勣而言非常重要,這裡沒有外人,言下之意,就是你才是自己人。

  李治又與李勣攜手並肩入得殿內,這可是極高的待遇啊。

  來到殿內,二人坐了下來,一番寒暄,談的都是往事,對於李勣的病情,二人都是隻字不提。

  這寒暄過後,李治就直截了當地說道:「朕今欲立武昭儀為皇后,然而,褚遂良卻堅決反對,而他又是託孤大臣,朕該當如何和?」

  這話看似簡單,但其實可也是大有內涵呀!李治的口氣是在徵求意見,但是他自己的態度是明確的,問李勣的是,要不要屈服於褚遂良?

  因為李治現在知道李勣是害怕他的意志不堅定,他必須要在李勣面前表現出非常堅定的意志來,等於就是給予李勣一個承諾。

  李勣面無表情,眼瞼低垂,淡淡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第817章 權力VS道德

  很多人都說政客都是一個德行,這話有些不妥。

  因為每種職業都有它的特性,哪怕是工廠的流水線也不例外,政治當然也有它的特性。然而政治其實還是充滿個性化的,同一件事,同一個意思,但是由不同的政客說出來,感覺完全是不一樣的,有些政客張狂,他會將他的張狂代入到政治中,有些內斂,他的政治生涯中,也就充滿了內斂的特性。而不是因為政治去改變他們的個性,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這就是李勣式的回答。

  你的家事,你跑來問我,你是在搞笑嗎?

  非常中立。

  沒有比這更加中立的了。

  李治聽得也是一愣,說好支持我的,怎麼又變得這麼中立。瞧了李勣一眼,李勣還是古井不波,顯得非常無趣,仿佛真的跟他沒有關係似得。

  奇怪了!李治皺眉沉吟片刻,突然恍然大悟。

  李勣這話非常耐人尋味,這第一層的意思是,你皇帝要立皇后,這是皇帝自己的事,不應該問我,因為我是個外人啊。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李勣何不直接說「我」,為何要說「外人」。由此可以推論出第二層意思,就是不僅是我,別人也是外人,也不應該問,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了。那麼由此可以得出,那褚遂良當然也是外人,沒有必要徵得他的同意。

  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你是個皇帝,你自己做主就是了。

  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李勣不想愧對李世民,他心裡是不贊成立武昭儀為後的,但是目前的局勢不允許他這麼說,他這一句話就很巧妙的避開了這一點,今後去到下面見到李世民,他就可以說,我沒有支持,是你兒子自己拿的注意,跟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我只是盡忠而已。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可以說是體現出李勣畢生的智慧。

  但不管怎麼樣,這就是對李治最大的支持。

  李治要的是什麼,不是誰當皇后,這他其實無所謂的,他是要掌權,他要自己做主。

  你問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反對,你問我,我答應。不管是答應還是反對,那都不是你自己在做主,只是換了一個人,換了一個意見而已。

  不管是立是廢,你自己拍板決定就是了。

  許敬宗等人也建議過李治立武媚娘為後,但是因為性格的不同,他們那種就是很張狂的建議,沒有李勣的內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家的意境也不在一個層面上,為什麼李勣這麼牛,許敬宗這麼鬱郁不得志,總的來說,還是思想和能力上差了很多,這是無法逾越的。

  短短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

  李治心中疾呼,這才是真正的忠臣啊!

  李勣這一句話,讓李治下定了決心,不管誰反對,他都要立武媚娘為皇后。

  二人的交流也就到此為止,因為李勣這一句已經是終結,這事你別來問我,那李治當然不會問了,不問了,那就沒啥可說的了。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