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儒生聽得心裡樂開花了,沒有辦法天賦如此。

  一個稍微年長的儒生就擺擺手道:「韓小哥這話倒也過謙了,若非韓小哥無意發現引力,我們也不會想到太陽月亮上面去。」

  「過獎,過獎。」

  韓藝拱拱手,心裡卻想,天下儒生都這麼不要臉麼?又道:「不過各位的問題令在下也非常好奇,也想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是在下天賦有限,這麼難得問題,在下恐怕是解決不了了,這重擔怕是要落在各位身上了。還希望各位能夠遵從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實事求是的去尋求真理,為世人去揭開這一個有一個的迷霧。」

  這些儒生聽得更是心花怒放,激動不已,仿佛自己就要去拯救蒼生了一般。

  其實在中國古代有不少了不起的發明,但是一直不受重視,韓藝雖然知道很多領先幾千年的知識,但是這沒有什麼用,好像熊飛犁、晶晶織布機,這雖然已經普及了,但是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即便是香水、紙墨,那也是引起利益上的重視,沒有人因此受到啟發,去發明更多的好東西。

  韓藝心裡對此很是失望,在當今的技術下,他能發明多少東西,這又不是他的專長,在他看來,引領科學思想,勝過發明一切,華夏民族並不愚蠢,缺乏的不是科學,而是科學思想。發明飛機大炮有用嗎?有,但問題是這治標不治本,一千年後還是用著唐朝的飛機大炮,結果便宜了崇尚發明創造西方國家,這有意思嗎?好比說,清朝的火器跟明朝也沒差多少。

  因此他更多的是想辦法引到大家對於科學的興趣,而不是拿著引力去裝逼,他其實可以跟這些解釋他們的種種現象,但是這在他看來,這沒有任何意義,你得感興趣,你感興趣就自己會去探究,一代一代總會找出原因來。韓藝相信,只要科學氛圍起來了,飛機大炮不在話下。

  而他的辦法就是托古改制,選中的是儒學,因為儒生天賦最高,科學是需要天賦的。

  忽聽得外面響起一個不太和諧的聲音,「在下還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韓小哥,還望韓小哥不吝賜教。」

  眾人轉目看去,只見一群穿著亮麗的公子哥走了過來,為首一人正是裴清風。

  真是陰魂不散呀!其實崔戢刃這樣的對手挺好的。韓藝拱拱手,苦笑道:「裴公子真是會開玩笑,這我可承當不起。」

  裴清風微微笑道:「韓小哥謙虛,所謂各有所長,如果我去做買賣的話,我肯定會向韓小哥請教的。」

  看似恭維,實則暗藏貶低之意。

  顧傾城有句話說的非常好,這就是一個十足的偽君子。韓藝也已經習慣了,呵呵道:「我相信以裴公子的天賦,要是來做買賣,那我可能就得挪窩。」說著他目光一掃,道:「其實在下能有今日,多半都是因為天下的聰明人不願意做買賣,若非如此,我韓藝恐怕再奮鬥個五十年,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績。」

  韋季笑道:「算你還有自知之明。」

  裴清風瞥了眼韋季,帶有一絲不滿之意,此乃真小人的作風,可不是偽君子該做的事。隨即又向韓藝道:「韓小哥,在下那日也看過你的少年孔子,覺得其中有些不妥,哦,若是在下說的有不當之處,還望韓小哥海涵。」

  一看就是來踢場的。

  其餘儒生一聽,知道有好戲看了。

  韓藝道:「哪裡,哪裡,世上哪有完美的東西,我的話劇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若是裴公子能夠指出來,我還要感激裴公子才是。」

  「既然韓小哥都這般說了,那在下就直說了。」

  「裴公子請說。」

  裴清風道:「聖人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而少年孔子中孔聖人卻反對老師的理論,當然,僅從故事而言,孔聖人並未做錯,在下想說的是,這個情節的安排不合乎我儒學思想,實乃不妥。」

  這就是聰明人說的話,我針對的可不是孔子,而是韓藝,分得非常清楚。

  那些儒生也暗自點頭,覺得這確實有些不妥。

  我還當你有什麼高招,如今看來,也不過爾爾嗎。韓藝笑道:「我認為這並無不妥之處,我反而覺得這個情節恰好迎合了這一句話。」

  裴清風皺眉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首先,我認為裴公子對於這一句話的理解稍有偏差,如果按照裴公子之言的話,那麼孔聖人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老子生於前,孔子生於後,這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說道家思想在前,儒家思想在後,可這兩種思想有像似之處,也有矛盾之處,孔子既然信而好古的話,那他就不應該提出與道家思想矛盾之處,也就是說孔子有不認同老子思想的地方。所以若是以這句話來評論對於錯的話,那孔子豈不是錯了,那今後儒家子弟遇到道家子弟,恐怕都會抬不起頭來。而道家子弟可以一句話全盤否定儒家思想。」

  儒生們聽得一生冷汗,這真是太嚇人了。

  裴清風也是嚇得一怔,暗罵韓藝太狡詐了,動不動就挑起儒道之爭。

  韋季見罷,急忙站出來道:「裴兄說得是話劇,你扯到道家上去作甚。」

  「抱歉!抱歉!我只是想借道家解釋一下。」韓藝一笑,又道:「我只是想說明孔聖人這句話並不是說我們按照遠古的知識辦事就行了,不需要再進步,這不可能,我唐朝的制度與春秋時候的制度就大不一樣。我認為孔聖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描述事實,不妄加價值評論,不動輒進行道德審判,不添油加醋,也不斷章取義,才能準確理解原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