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憑什麼他們一句鬼神之說,就能夠收攏眾人的心,什麼法術、仙丹人人都能編,換我我也編的出,我還編的更好一些。我為我儒教感到非常的不公啊,我們的聖人耗費心血,竟然敵不過一句上天入地,長生不老,但是誰能夠長生不老,誰能夠上天入地,我就常在想,我們也應該將儒家的推廣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好比將格物致知具體化為一種對真理的實驗,然後作為自己推廣手段,讓儒家思想變得吸引人。」

  「說得好!」

  鄭伯隅眼中一亮,激動道:「你這話說的真是太對了,老子提倡的乃是修身養性之術,可是卻演變成長生不老之術,而歷代君王都想長生不老,故此才都推崇道教,這對於我儒家太不公平了,哪位君主治國不是依靠我們儒家思想。」

  韓藝道:「就是啊!我不知道各位前輩是如何看的,反正我認為很委屈,有本事真刀真槍較量一番,搞那些有的沒的,簡直就是勝之不武。」

  崔偲點點頭道:「不錯,不錯,上有君主、大臣追求長生不老,下有愚昧百姓求神保佑,這長久下去,對於我們儒家而言可不是好事,正如韓藝所言,我們儒家也應該反省,讓咱們儒家精神深入百姓,我認為這格物致知的思想就非常好,我們應該極力推崇這種思想。」

  儒教一直不能成為國教,發揚光大,主要就是因為儒教不知前世後事,而君王和百姓偏偏對這方面有極大的需求,可以說是儒家有些不接地氣,百姓不認字,看不懂論語,但是百姓會燒香拜佛,道教、佛教門檻低。如今儒家面對佛教、道教、玄學三面夾擊,也是內外交困,那麼尋求改變是理所當然的。

  幾百年後的程朱理學那也是順應潮流在改變。

  其餘大儒目光急閃,頻頻點著頭。

  韓藝見了,心中暗笑,你們倒也不蠢。

  盧秋子道:「可是這引力是否是正確的?」

  韓藝立刻保證道:「前輩大可放心,若非正確,晚輩怎敢用於孔聖人身上,晚輩為了這一出話劇,做過無數次實驗,晚輩可以用性命擔保。」心想,這要能讓你們推翻,那後世的科學家都自殺去得了,我也去。

  第753章 雙喜臨門

  在崔戢刃、盧師卦他們看來,韓藝這一番動作,是想將他們四大家族綁架,逼迫他們無奈的支持自己。

  但他們還是小看了韓藝,韓藝作為一個騙子,目光怎麼可能就這麼點點遠,韓藝這一系列動作的目的是要得到四大家族的鼎力支持,而不是無奈的沉默。

  而這個騙局的關鍵,就在於儒道佛三教之爭。

  最初韓藝打動他們支持少年孔子的原因,是因為三教之爭,現在同樣也是如此。

  其實格物致知的精神在儒家內部都有爭論,而且不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那麼一句話而已,儒家也是偏理論主義,不是實踐主義,他們為什麼會支持韓藝的這個觀點了?

  很簡單,因為佛教和道教都是具有強烈的神話主義,那麼格物致知就剛好是神話主義的克星。

  如果人人都是求實踐,那麼佛教和道教的神話就是不攻自破,佛教你拿什麼證明前世今生,這是證明不了的,恰好儒家沒有這東西。

  正是因為這一點打動了四大家族,因為儒家在如今還不是一枝獨秀,而且他們經歷過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此他們心裡對於其他教派的威脅是非常敏感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韓藝獲得了四大家族對于格物致知思想的支持,也就是對於引力這個實驗的支持。

  這才是韓藝最渴望得到的。

  少年孔子是中午演完的,但在下午就已經傳得全城皆知,儒生的傳播能力那可是非常強的。

  這個故事的確是讓人看得大呼過癮,但是問題同樣存在,引力與儒家思想有些不搭邊,因此有些比較古板的儒生覺得這是在掛羊頭賣狗肉,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支持這一出話劇,兩邊也是爭論不休,那麼只有去找那些大儒求個明白。

  鄭伯隅他們就直接拿出韓藝的那一番話來,你們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思想是深層次的,每個細節都體現出了我們儒家精神,這哪裡違和了。

  這個論點一出,好評滾滾而來,儒生們用儒家的各種理論來說明每個細節,結果少年孔子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儒家精神,有些點韓藝自己都不知道,原來我安排的這個細節還有這麼一層意思。

  但這也是他為什麼如此耗盡心血的去謀求崔盧鄭王四大家族的支持。

  社會情況就是如此,他們的話就是好使一些。

  同時四大家族統一定義了格物致知,也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還加上了實踐出真理的思想,並且開始推崇這種思想,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衝著佛教、道教去的,但暫時當然不會有人發覺,這是長遠的布局。

  但不管怎麼說,高塔引力實驗,也就名正言順的受到了儒學的支持。

  格物致知。

  孔聖人發現引力,這完全就是我們儒家的精神啊!

  少年孔子火了!

  漸漸成為儒生信仰的話劇。

  在大興善寺內的一座高塔旁邊,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他塔上。

  只見一個儒生手握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然後同時放手。

  過得片刻,相差無幾的聽得砰砰兩聲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