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盧師卦道:「既然我們都能想到,我們的長輩沒有道理想不到這一點。」

  王玄道搖搖頭道:「我們之所以想得到,那是因為我們非常了解韓藝,而我們的長輩可是一點都不了解韓藝,在他們眼中韓藝不過就是一個卑賤的商人,難免會大意。而且我們也只是猜測而已,可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我們的話。」

  鄭善行突然問道:「那麼我們是支持還是反對?」

  此話一出,幾人都顯得有些沉默,畢竟家族為重呀,韓藝這麼利用他們的家族,要是都坐視不理,那也太不像話了。

  盧師卦突然一笑,道:「我想我們還應該實事求是,倘若韓藝說的是對的,那我們為何要反對,我們又憑什麼去反對,若是錯的,那自然應該反對。」

  王玄道微微皺眉道:「盧兄的意思不是想找一座高塔扔兩個鐵球下來吧。」

  盧師卦哈哈道:「知我者玄道也。」

  崔戢刃苦笑道:「我想這就是韓藝的目的。」

  第752章 格物致知

  在話劇結束之後,大家都在後台慶祝演出成功,因此鳳飛樓的後院是一片靜悄悄的,唯有韓藝一人坐在院中手拿《禮記?大學》,挺費勁的研讀著,但更多的是在等待著什麼。

  「韓藝!韓藝!」

  伴隨著一陣叫嚷,只見一群老者闖了進來,正是鄭伯隅等一些大儒們。

  韓藝目光一掃,還好,我老丈人沒有來,這樣我就可以放開手腳的去忽悠了。急忙起身,拱手一禮,又滿懷期待地問道:「不知幾位前輩覺得晚輩這一出少年孔子如何?」

  鄭伯隅一臉困惑道:「你——你弄的這都是些什麼東西,什麼引力,這跟我們儒家有什麼關係?」

  他們一直認為這一出話劇肯定是關於仁愛、求學、勵志的故事,哪知道出來一個引力,這太出乎意料了。

  韓藝一愣,隨即趕忙解釋道:「關於引力這方面,主要因為故事而存在,但並不是這一出話劇的主要思想呀,我這一出話劇完全是推崇儒家思想啊!」

  崔偲道:「這我等怎麼一點也沒有看出來。」

  另一個老者道:「這事你可得解釋清楚。」

  雖然語氣中充滿了不滿,但還算是比較溫和的。

  韓藝驚愕道:「難道——難道各位都——都沒有看出來?」

  難道裡面另有玄機?鄭伯隅仔細一想,好像又有那麼些意思,但是劇中的力學,還是非常特別,絕對與儒家思想沒有任何關係,但是他不好意思說自己一點都沒有看出來,萬一韓藝說出一個一二三來,那他不是丟臉丟大發了,於是道:「老夫就是問你,這引力究竟是怎麼回事,孔聖人何時有過這個故事?」

  「當然沒有,這完全是我虛構的,因為關於孔聖人年少時的故事,我知道的不是很清楚,只能自己去虛構。」

  韓藝搖搖頭,又道:「其實關鍵不在於引力的本身,而是在於孔聖人發現引力的過程。」說到這裡他將手中的書籍一揚,「我這個思路完全是來自於《禮記,大學》中的一句話,『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不正是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嗎?」

  「格物致知?」

  鄭伯隅等人微微一愣,似乎並未想到這一點。

  韓藝見他們被忽悠住了,趕緊伸手道:「各位前輩先請坐。」

  鄭伯隅等人雖然不滿,但也沒有辦法,現在撕破臉那對大家都不好,於是坐了下來。

  韓藝也沒有太囂張,表現的還是非常恭敬,因為這一步棋對他而言,是至關重要,他必須要想獲得崔盧鄭王這些大家族的支持,只是站在廳中。

  盧秋子問道:「你說的雖不無道理,但是格物致知只是《禮記,大學》其中的一句,並非是我們儒家的主要思想,我們儒家的思想是仁治,禮治,德治。」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偏題了。

  「盧前輩說的是,但是格物致知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並非是全部,少年孔子這一出話劇主要還是想突出孔聖人的人格魅力。」

  韓藝繼續道:「其實在我構思整出話劇時,也曾非常糾結,究竟是以儒家思想為主,還是以孔聖人為主。基於話劇娛樂的特性,肯定還是要以人物為主,而且孔聖人是儒家的始祖,增加孔聖人的影響力,就是增加儒家影響力。因此我就翻閱了不少關於孔聖人的故事,但是這些故事都發生在孔聖人已經揚名立萬時,如果我再演這些,那跟書上講的沒啥差別,那麼就不能增加孔聖人的魅力,無法達到推廣的效果。

  於是我就在想,孔聖人也不是一出生就是聖人,他也是一步步走向神壇的,這個成為聖人的過程,雖然記載的不是很詳細,但是我認為這恰恰是孔聖人最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失敗乃成功之母,而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孔聖人肯定也是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才成功的,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會引發共鳴,這才咱們儒家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還能鼓勵眾多儒生。

  因此我選擇了少年孔子,我想展現的是一種孔子精神,是一種儒家的精神,而不是一些孔子說過的話,這些話誰都知道,但都是一些獨立的,我想將這些話匯聚成一種精神。」

  鄭伯隅聽得似懂非懂,他們認為應該以儒家思想為主,但是韓藝卻認為應該以孔子為主,他們當然也不會反對以孔子為主,這是很好的,點點頭,道:「你說得倒是有些道理,但是老夫還是不太明白,這故事的內容與孔子精神有何聯繫?即便是格物致知也非孔聖人提出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