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點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但是目前而言,還是得先查清此案。」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不過,朕想將此案交給民安局審理。」

  褚遂良、韓瑗聽得一驚。唯獨長孫無忌還是痴痴呆呆的,仿佛沒有聽見似得。

  「民——民安局。」

  韓瑗說話都有些顫抖,要是李治不說,他都快把民安局給忘記了,道:「陛下,這——這如何能行,如此重大的案件,按規矩理應交由刑部和大理寺會審。」

  褚遂良激動道:「陛下,這不合規矩呀,民安局都還沒有正式成立,而且民安局也缺乏經驗,怎能交由民安局來審理,這——這可不行。」

  李治微微張嘴,突然心中一驚,我這舅舅還真是狡猾!

  他突然明白,為什麼長孫無忌方才要那般痛苦的請罪了,實際上就是為了堵住他的嘴,其實當初是褚遂良推薦張銘上位的,長孫無忌反倒沒有說什麼,一般來說,任何事他都是借別人口說,他自己很少說話的。所以李治就打算用這當做藉口,堵住褚遂良的嘴,你薦人不當,你還好意思在這裡說,但是他剛剛還那般說,不能怪長孫無忌,現在又說褚遂良薦人不當,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後面的韓藝也明白過來,心中狂為長孫無忌點讚,這真的是算得太精了。

  他前面也還只是以為長孫無忌是想撇清關係,此時心裡隱隱有些擔憂,李治一個人面對三隻老狐狸,能否堅持的住,如果交由刑部和大理寺會審,那麼會朝著長孫無忌有利的方向進行,因為都是他的人。

  李治當然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這案子不管怎麼樣,他都不會交出去的,微一沉吟,道:「二位愛卿說得不錯,此案事關重大,要不這樣,乾脆就交給三位愛卿共同審理。」

  王玄道聽著,瞧了韓藝一眼。

  韓藝抿了抿唇,暗笑,好一招以退為進。

  長孫無忌心中一嘆,道:「這怎麼行,這案給誰審都行,決計不能交給老臣,張銘是老臣推薦的,怎能讓老臣去審,還是陛下收回成命。」

  褚遂良、韓瑗聽後,也趕緊附言,他們才是張銘主要的推薦人。

  李治嘆道:「朕其實也是擔憂這一點,才想將此案交給民安局的韓藝來審理,主要還是因為張銘在朝中多年,與朝中許多官員或多或少都有些交情,而蔣獻、霍元德、丁卯、羅文等人,他們家中同樣也有不少人在朝中為官,這瓜田李下,交給誰審,怕是都會落人口舌,而民安局的官員多半都是剛剛提拔上來的,尤其是韓藝,他是揚州來的,亦非貴族出身,與朝中官員多半都沒有關係,由他來審,相信沒有人會說三道四了。」

  這話又給繞了回來,這瓜田李下,不就是在暗指他們幾個人嗎。

  長孫無忌心裡明白的很,低眉不語。

  褚遂良這傢伙臉皮也夠厚的,也確實不懂味,道:「韓藝怎麼能行,首先,他本是御史台官員,按律法來說,他應當要避嫌才是,其次,他年紀尚輕,又沒有審案經驗,這麼重大的案件,如何能夠交給他來審理,不行,不行。」

  李治聽著就不爽了,既然你都不要臉了,那我也不要臉,前面說過的話,都當沒說,道:「韓藝是御史台官員不假,但他同時也是民安局的皇家特派使,而且他在御史台上任不久,都沒有去過御史台幾回,一直在忙著民安局的事,至於你說他沒有審案的經驗,這也不是,他在揚州曾經幫助揚州刺史找回被盜取的金菩薩,後又識破了陳碩真的詭計,設計將城內的叛賊一網打盡,他還是有經驗的。」

  說到這裡,他微微一笑,道:「褚愛卿,記得當初推薦張銘出任御史大夫時,你可是不止一次跟朕說過,這張銘廉潔公正、立朝剛毅,是朝中的不二人選。」

  褚遂良一聽這話,就跟吃了大便似得,臉上是一陣青,一陣紅,一陣白,哆嗦著嘴皮子,就是說不出話來。

  人家薦人,你也薦人,你倒好,都是反著說。

  其實李治剛才就打算這麼說了,堵住他們的嘴,可是被長孫無忌那麼一哭,這話又說不出口了,只能暗示,但是褚遂良不知好歹,還在這裡叫嚷著,那就點破哦,繼續吵下去,那也是你們幾個理虧。

  長孫無忌沒有辦法,這事最該避嫌的就是他們,忙道:「老臣贊成陛下的想法。」

  褚遂良心中著急呀,讓韓藝去審,這會審成什麼結果出來,但是他還沒臉開口了。

  韓瑗心念一動,道:「聽陛下這麼一說,微臣倒也覺得韓藝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但是韓藝為官不久,沒有經驗,不懂我朝審案的章程,到時難免會出錯漏,微臣建議從大理寺或者刑部調派一人前去協助韓藝。」

  褚遂良聽得心中一寬。

  都是聰明人呀,腦筋動的比誰還快一些。

  李治聽得眉頭稍稍一皺,暗想,如果僅僅是讓韓藝他們去審理的話,就算能夠堵住他們的嘴,朝中大臣恐怕也都會不服,而且這也確實不合規矩,到時定會有人站出來說三道四,反正這案子,對於張銘極其不利了,只要讓韓藝來主導的話,那麼應該沒有問題,這思前想後,權衡再三,他最終決定道:「好吧,就讓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從旁協助韓藝審理此案。」

  這樣一來,就符合規矩了,等於還是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再加上現在的民安局,四方會審,只不過是由韓藝主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