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孫無忌他們立刻看向張銘,私通只是小事,這才是關鍵所在。

  張銘愣了下,急忙道:「陛下,冤枉啊!冤枉啊!這微臣真是冤枉的啊!是霍元德、丁卯、羅文他們以此要挾微臣,讓微臣提拔他們為御史中丞,微臣一直都沒有答應。」

  長孫無忌一聽,微微皺眉,道:「你說他們以此事要挾你?」

  「是啊!是啊!」

  張銘立刻將這事的始末說了出來。

  就跟韓藝預料的一半,自從張銘當上御史大夫之後,霍元德他們就開始各種暗示張銘,提拔自己當御史中丞,否則的話,他們就要將張銘的醜事給抖出去,但是問題是御史中丞只有一個。

  李治道:「所以你就讓蔣獻帶人去殺人滅口?而且還準備殺蔣獻滅口。」

  張銘先是眨了眨眼,喃喃道:「蔣獻!蔣獻!」突然猛地一怔,道:「陛下,微臣明白了,是蔣獻故意陷害我,是蔣獻他故意陷害我。」

  長孫無忌怒道:「事到如今,你還敢狡辯,蔣獻如今都身負重傷,性命堪憂,他怎麼會陷害你。」

  李治微微不悅的瞧了眼長孫無忌,他這一吼,節奏全亂了,而且長孫無忌還將一些信息透露給了張銘。但是李治也無可奈何。

  張銘聽得腦子也在飛快的轉動,忙道:「是真的,前日蔣獻找到我,說這事如果被人知道的話,我與他的名聲都會毀於一旦,還說什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殺他們滅口,這樣才能以絕後患,我當時還訓斥了他幾句,太尉你要相信我啊!」

  屏風後面的韓藝、王玄道、鄭善行聽得面面相覷,目光中夾帶一絲疑惑之色。

  李治問道:「你說蔣獻陷害你,那我問你,徐良、徐暢兩兄弟可是你的人?」

  張銘顫聲道:「是——他們是我的人。」

  李治道:「那為何他們會在兇案現場?」

  張銘立刻道:「是微臣事先得知蔣獻可能要謀害霍元德等人,於是派他們兩個前去阻止,微臣方才一直在等他們的消息。」

  李治猛地一拍桌案,道:「放肆!爾竟敢欺瞞朕,此等大事,你竟然只派兩個人前去阻止,而且還不上報朝廷,你以為朕會相信嗎。」

  「冤枉!」張銘伏地大叫一聲,又道:「微臣——微臣只是擔心微臣的醜事被太多人知道,因此只是派了他們兩個心腹前去,微臣真的沒有指使人去殺霍元德他們,微臣再糊塗,也不敢做著大逆不道之事,陛下,你要相信微臣啊,微臣是冤枉的啊!」說著,他突然一個激靈,又道:「陛下,人是蔣獻殺的,是蔣獻要陷害微臣,一定是蔣獻乾的。」

  長孫無忌聽得微微皺眉,偷偷跟韓瑗使了個眼色。韓瑗立刻站出來道:「陛下,此案撲所迷離,可能另有隱情,而且此案事關重大,涉及朝中數名官員,微臣建議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共同審查。」

  李治微一沉吟,餘光瞥了眼長孫無忌他們,突然道:「來人啊!」

  兩名侍衛立刻走了進來。

  李治道:「先將張銘押下去,嚴密看管,沒有朕的命令,誰也不能見,倘若有任何疏忽,你們就提著腦袋來見朕。」

  「遵命。」

  第565章 各退一步

  因為就唐朝的制度而言,皇帝是不能親自審案的,否則難以服眾,不管是李承乾的案子,還是李恪的案子,都不是皇帝親自審查的,必須得交給相關機構。

  而一般這種重大刑事案件,都是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方會審,要是謀反的大案,就是皇帝親自指派大臣去審,但是因為張銘是御史大夫,因此韓瑗沒有說御史台,御史台必須要避嫌,再者說張銘也沒有承認殺人滅口之罪,李治也沒有審案的經驗,關鍵是有長孫無忌他們在這裡搗亂,他還是有些心虛,而且,他心裡也不想這案子這麼快就結束了。

  這張銘被帶下去之後,李治目光一掃,道:「不知三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長孫無忌突然跪地道:「陛下,老臣老目昏花,勿信小人,識人不當,還請陛下賜罪。」

  李治見罷,急忙起身,走了過去,將長孫無忌扶起來,道:「太尉何許自責,太尉為朝廷舉才無數,豈能做到萬無一失,所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且這事怎麼怪,也怪不到太尉頭上,是張銘他自己不爭氣,辜負了太尉,也辜負了朕,太尉切勿自責,身體要緊啊!」

  長孫無忌寬袍掩面,哽咽道:「陛下若不懲罰老臣,老臣實在是無顏再在朝堂上待下去,老臣真是愧對陛下,愧對先皇啊!」

  李治心如明鏡,但是他也知道,這事扯不到長孫無忌頭上,因為事發的動機,只是因為張銘私人作風問題,最多也就是怪他一個薦人不當,現在他這麼一哭,連這小罪都怪不到他頭上去了。道:「這怎麼能行,這事本就與太尉無關,怎能強行怪罪到太尉頭上,倘若朝中有人不滿,你叫我來跟朕說。」

  說著,他又向韓瑗和褚遂良道:「你們快扶太尉坐下。」

  「是!」

  二人趕緊上前,攙扶著長孫無忌坐下,好生安慰了幾句。

  但是長孫無忌含著淚,搖頭不語,看著還真是讓人心疼啊!

  褚遂良就立刻道:「不管人是不是張銘殺的,他始終與蔣獻之妻私通了,試問這等無德之人,又怎能位居要職,老臣建議立刻革除他御史大夫一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