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如馮諶、馮諄二子,有不如無!
他想起了馮文敏。自己死後,她肯定會不顧家族名聲而嫁給郭忭。不,她不能讓她敗壞門風,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乃程朱理學的精髓。他要死後有個好名聲,就是讓女兒也跟著他去,而不能讓她於他死後留下惡諡,以此來證明他馮勝行事點點滴滴俱合乎禮義,絕不會謀反犯罪,從而反襯出他死得冤枉。 他於是派出貼身衛士,要他備五匹駿馬,晝夜兼程前去南京,把大小姐與義女秀梅姑娘接來,要她們也晝夜兼程。
因欽差剛走,衛士意識到馮勝可能在安排後事,自王弼、傅友德死,朝臣無不擔心馮勝會遭同樣命運。馮府上上下下雖不敢明說,暗地裡也為馮勝捏著冷汗。今天欽差的到來,決非佳讖福音。
二月初二日早晨,馮文敏與秀梅便懷著驚恐之心進入馮府。向馮勝行過了禮,他們便忙問欽差來此何干。馮勝故作輕鬆地回答,皇帝讓他於月中去塞北築城屯田,聽已帶兵去那裡的晉王、周王節制。二人方才放心,退回繡房更衣,與內眷敘闊。
馮勝目送女兒走
後,想起她一生的不如意,也不禁黯然神傷,決定把藥毒推遲到晚上,讓她多活幾個時辰。
剛用過早飯,他正在書房閉目獨坐遐想,忽報郭忭求見。他心中一驚,暗想,郭忭這一來,他必須招待,這毒就投不成了,而奉旨來取他性命的欽差,不是明日便是後日趕到。再則,即便他投了毒,以郭忭的醫術,也許會救活女兒,從而在自己死後娶她,敗壞馮家門風,叫世人罵他馮勝家規不嚴,教女無方。 他讓郭忭去書房見他,決定先與他談談,再相機行事。
寒暄落座後郭忭便道:“下官聽說定遠侯與潁國公見誅,心中為老太師捏了把汗,查明驪山、韓城案真相後,便於徐州密奏皇上,只言事體重大,必須面奏,叫皇上知皇太孫的對頭非等閒之輩,使皇上不加害太師。”
馮勝這才證實皇帝為何要取自己的老命了:驪山、韓城案果然水落石出,皇太孫的對頭將遭刑憲,皇太孫沒了威脅,不需自己保駕了。他推算出郭忭密報到京之日便是送空函的欽差離京之日,心中苦
笑道:“你對皇上到底沒有看透,欲救我反而害了我,一封密報便送了我的性命。”然而,他只笑笑,既沒感謝郭忭的好心,也沒有點破他的好心引出的惡果。
“聽說前幾日欽差來過,涓滴未沾便走,卻是何事?” 郭忭見馮勝雖然面容平和,但兩眸後面隱隱有憂鬱凝結不散,雙眉間也有一股青光閃爍不定,便不安地問。
“皇上要我去塞北屯墾築城。”馮勝淡淡地說,不露聲色。
“太師休要滿我,適才太師衛士也如是說,下官卻不敢相信。太師既要進京,又為何將大小姐連夜從京中接來?”
馮勝的腦海中閃電掠過一個念頭:既然皇帝不相信我,不肯放過我,我也要皇帝知道我的厲害,讓他因殺我而使皇太孫遭到革鼎之變!於是,他笑著反問道:
“賢契自身難保,還欲保全他人?”
郭忭驚問道:“太師何出此言?下官何以自身難保?”
馮勝大笑道:“賢契欺我。你莫非就沒想到,你面君詳奏驪山、韓城案始末日,便是你自取
殺身之禍時。此案必定涉及親王,皇上會讓你將家醜外傳嗎?”
“皇上當留一、二心腹大臣以保皇太孫啊!” “賢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隱患既除,何用留人?若此案永遠是謎,你我反倒無事;而今嘛,你我都無多少日可活了。實不相滿,天使專程來此,送的只是皇上親封空函。”
郭忭大驚失色:“此乃魏武逼死荀彧故技。太師沒有奉詔自裁,不懼皇上將太師交付刀筆之吏?”
“老夫其所以抗旨苟活,全為等候賢契信息。想聽聽驪山、韓城主謀之人是否乃周王,馮府會不會有族滅之禍,老夫的外孫會不會遭致貶廢。賢契知道,老夫就這麼一個外孫。”
“太師盡可放心,周王與此案雖有牽連,卻乃上當受騙,並非主使。”
“莫非真是燕王所為?”馮勝極輕聲地問道。
郭忭默默地點了點頭。
馮勝起身去門外看了一眼,見書童就在院中,便叫書童去院門外看著,無論何人,均不准入內,然後回書齋里對郭忭說道:
“願聞其詳,也許老夫能從中找出你我保全家小之計。” 郭忭既為皇家對馮勝的無情寡恩所激怒,也為自己無術搭救鬚鬍皆白的老人而痛苦,況且他兩人同調相投、同病相憐,便一五一十地把他查訪結果向馮勝敘述了一遍。
原來郭忭經馮勝點醒,便將調查重點放在周、燕二王身上。他先去開封,遍訪道觀、酒肆、客棧,得知天眼尊者果於皇太子尋視秦晉前夕到過開封,與周王密談過,便去查找天眼尊者下落,乃去到北平,先在道觀酒肆中訪聽,卻毫無結果。他忽然想到天眼尊者與怪傑道衍的特殊關係,便去道衍所在的寺院潛聽,卻不但沒有結果,反而險些被道衍識破警覺,不敢再去監視道衍,便去張玉家潛聽,方知天眼尊者在山東逢萊。他趕至逢萊,卻不見天眼尊者蹤影,遍訪道觀也無結果。後去驪山行刺被他所殺的三魂一劍之姊夏婆莊上打聽,方知夏家還不知三魂一劍死於何地及何人之手,正在各地查訪,並在莊中練武,準備復仇。無意間,他聽得雲南大理段氏來的
他想起了馮文敏。自己死後,她肯定會不顧家族名聲而嫁給郭忭。不,她不能讓她敗壞門風,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乃程朱理學的精髓。他要死後有個好名聲,就是讓女兒也跟著他去,而不能讓她於他死後留下惡諡,以此來證明他馮勝行事點點滴滴俱合乎禮義,絕不會謀反犯罪,從而反襯出他死得冤枉。 他於是派出貼身衛士,要他備五匹駿馬,晝夜兼程前去南京,把大小姐與義女秀梅姑娘接來,要她們也晝夜兼程。
因欽差剛走,衛士意識到馮勝可能在安排後事,自王弼、傅友德死,朝臣無不擔心馮勝會遭同樣命運。馮府上上下下雖不敢明說,暗地裡也為馮勝捏著冷汗。今天欽差的到來,決非佳讖福音。
二月初二日早晨,馮文敏與秀梅便懷著驚恐之心進入馮府。向馮勝行過了禮,他們便忙問欽差來此何干。馮勝故作輕鬆地回答,皇帝讓他於月中去塞北築城屯田,聽已帶兵去那裡的晉王、周王節制。二人方才放心,退回繡房更衣,與內眷敘闊。
馮勝目送女兒走
後,想起她一生的不如意,也不禁黯然神傷,決定把藥毒推遲到晚上,讓她多活幾個時辰。
剛用過早飯,他正在書房閉目獨坐遐想,忽報郭忭求見。他心中一驚,暗想,郭忭這一來,他必須招待,這毒就投不成了,而奉旨來取他性命的欽差,不是明日便是後日趕到。再則,即便他投了毒,以郭忭的醫術,也許會救活女兒,從而在自己死後娶她,敗壞馮家門風,叫世人罵他馮勝家規不嚴,教女無方。 他讓郭忭去書房見他,決定先與他談談,再相機行事。
寒暄落座後郭忭便道:“下官聽說定遠侯與潁國公見誅,心中為老太師捏了把汗,查明驪山、韓城案真相後,便於徐州密奏皇上,只言事體重大,必須面奏,叫皇上知皇太孫的對頭非等閒之輩,使皇上不加害太師。”
馮勝這才證實皇帝為何要取自己的老命了:驪山、韓城案果然水落石出,皇太孫的對頭將遭刑憲,皇太孫沒了威脅,不需自己保駕了。他推算出郭忭密報到京之日便是送空函的欽差離京之日,心中苦
笑道:“你對皇上到底沒有看透,欲救我反而害了我,一封密報便送了我的性命。”然而,他只笑笑,既沒感謝郭忭的好心,也沒有點破他的好心引出的惡果。
“聽說前幾日欽差來過,涓滴未沾便走,卻是何事?” 郭忭見馮勝雖然面容平和,但兩眸後面隱隱有憂鬱凝結不散,雙眉間也有一股青光閃爍不定,便不安地問。
“皇上要我去塞北屯墾築城。”馮勝淡淡地說,不露聲色。
“太師休要滿我,適才太師衛士也如是說,下官卻不敢相信。太師既要進京,又為何將大小姐連夜從京中接來?”
馮勝的腦海中閃電掠過一個念頭:既然皇帝不相信我,不肯放過我,我也要皇帝知道我的厲害,讓他因殺我而使皇太孫遭到革鼎之變!於是,他笑著反問道:
“賢契自身難保,還欲保全他人?”
郭忭驚問道:“太師何出此言?下官何以自身難保?”
馮勝大笑道:“賢契欺我。你莫非就沒想到,你面君詳奏驪山、韓城案始末日,便是你自取
殺身之禍時。此案必定涉及親王,皇上會讓你將家醜外傳嗎?”
“皇上當留一、二心腹大臣以保皇太孫啊!” “賢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隱患既除,何用留人?若此案永遠是謎,你我反倒無事;而今嘛,你我都無多少日可活了。實不相滿,天使專程來此,送的只是皇上親封空函。”
郭忭大驚失色:“此乃魏武逼死荀彧故技。太師沒有奉詔自裁,不懼皇上將太師交付刀筆之吏?”
“老夫其所以抗旨苟活,全為等候賢契信息。想聽聽驪山、韓城主謀之人是否乃周王,馮府會不會有族滅之禍,老夫的外孫會不會遭致貶廢。賢契知道,老夫就這麼一個外孫。”
“太師盡可放心,周王與此案雖有牽連,卻乃上當受騙,並非主使。”
“莫非真是燕王所為?”馮勝極輕聲地問道。
郭忭默默地點了點頭。
馮勝起身去門外看了一眼,見書童就在院中,便叫書童去院門外看著,無論何人,均不准入內,然後回書齋里對郭忭說道:
“願聞其詳,也許老夫能從中找出你我保全家小之計。” 郭忭既為皇家對馮勝的無情寡恩所激怒,也為自己無術搭救鬚鬍皆白的老人而痛苦,況且他兩人同調相投、同病相憐,便一五一十地把他查訪結果向馮勝敘述了一遍。
原來郭忭經馮勝點醒,便將調查重點放在周、燕二王身上。他先去開封,遍訪道觀、酒肆、客棧,得知天眼尊者果於皇太子尋視秦晉前夕到過開封,與周王密談過,便去查找天眼尊者下落,乃去到北平,先在道觀酒肆中訪聽,卻毫無結果。他忽然想到天眼尊者與怪傑道衍的特殊關係,便去道衍所在的寺院潛聽,卻不但沒有結果,反而險些被道衍識破警覺,不敢再去監視道衍,便去張玉家潛聽,方知天眼尊者在山東逢萊。他趕至逢萊,卻不見天眼尊者蹤影,遍訪道觀也無結果。後去驪山行刺被他所殺的三魂一劍之姊夏婆莊上打聽,方知夏家還不知三魂一劍死於何地及何人之手,正在各地查訪,並在莊中練武,準備復仇。無意間,他聽得雲南大理段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