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錢鶳秀大叫一聲,栽倒馬下,不省人事。

  戰馬時而昂首悲嗚,似在為主人呼天;

  時而低頭長嘶,似在為主人呼地,然而地不應,天不語,惟有飛雪瑟瑟。一個農夫過來了。他不僅不救她,反而掏光了她身上的金銀寶鈔及首飾,剝去了她反穿的皮袍,拉走了不斷回頭悲鳴的駿馬,寶劍卻沒取走,他怕惹禍。這筆橫財使他成了個素封之家。

  一位赴京求學的書生過來了。他救起了她,因她譫語中反覆著“京城、丈夫、兒子”這幾個詞,他把她帶到南京。 京城從此多了個女瘋子,她滿身污垢地在街上亂轉,遇到英俊的中年官員便叫丈夫,看見標緻的垂髮少年便叫兒子,非要拉人家回家不可。她又氣力特大,不要說文人學士,便是赳赳武夫也掙脫不了。這時,只有一個道姑能讓她放人。人們認得這位道姑是孫春綺,卻無人認得那個女瘋子,問道姑,她只說“相逢何必曾相識”。

  欲知後事如何,請讀全書的最後一回。

  -------------------------------------------------------------------------

  血淋淋宦海實險惡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血淋淋宦海實險惡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卻說朱元璋以任全子、蔣譺和吳印為誘餌,用慢性毒藥石魚毒死了徐天治、銀花等義軍將士二百餘人,心中十分得意。原來這石魚屬於世界十大最毒毒物,卻又是慢性毒,人食後,半月後方才發作,故神仙難防。在兩個千戶率著慰問團抵京回報三個大使之死之後,朱元璋便故作大怒,倒打一耙,說是銀花等人毒死欽差,裝腔作勢要派兵前去陽高討滅反賊殘餘。

  正在這時,他接到郭忭從徐州送來的密報,說是不辱聖命,已將韓城行刺案查了個水落石出。因事體重大,他不敢寫在奏章中,恐驛送時泄密,壞了大事,須待他再辦完一兩件事後返京面奏。

  朱元璋大喜,派使者前去徐州至南京的路上等候郭忭,要他不再停留,連夜趕回京城。他忖度,既然驪山、韓城行刺事件業已查清,威脅皇太孫的隱患即將由他親手消除,就不需要留下馮勝來保護皇太孫了。然他又實在找不到殺馮的藉口,絞盡腦汁苦苦思索一天一夜之後,他突然記起了三國時

  魏武治死反對他當魏王的謀士荀彧的妙法,便立即仿效,派欽差去鳳陽,給馮勝送去一封御筆信。

  欽差於洪武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五日晨趕至鳳陽,來到馮府,向馮勝遞交了御筆信後便要立即回京復命,連杯水酒也沒敢喝。馮勝送走欽差後心下狐疑,忙焚香拆信,只見信封上寫著“大明洪武皇帝付,宋國公馮太師開閱。”馮勝忙開封取信,可是取出皇帝專用的明黃信箋一看,立刻驚得手腳無措,原來信箋是張白紙,上面竟沒有一個字!他立即明白了皇帝使用魏武治死荀彧的故技:空函的意思是“祿盡命絕”。 馮勝既感憤怒又感悲哀。這些年來皇帝濫殺朝臣,為了使朝廷的工作不受影響,為了使國家不致動亂,他嘔心嚦血、委曲求全。一方面得順著皇帝將不該死的人也送上斷頭台,並防止他們鋌而走險,發動叛亂;另一方面又儘量暗中保護被冤殺者的後裔,使他們不致斷了香火,絕了宗祧。在背叛、出買、誣陷成風的年代裡,在檢校、錦衣衛橫行無孔不入的歲月中,要做到後面

  這一點是多麼不容易啊!他不得不說了許多違心的話,辦了許多違心的事,把名譽和身家性命都押上去了,害得被害文武官員都罵他是老奸巨滑而膽小無義之人。

  今天,皇帝的屠刀終於揮舞到他的頭上來了,全然不顧他的忠心和苦心,全然不顧皇太孫將成孤家寡人、喪失最後一個可保他穩坐龍位的顧命大臣! 他深知在藍玉黨時皇帝就動過處死自己的念頭,因自己與藍玉是親戚,然而在最後時刻,皇帝改變了主意,因為他還要自己幫他穩住局面,控制軍隊。在賜死王弼、傅友德、李新、謝成時,皇上也必定動過處死自己的念頭,是自己的一封書信改變了皇帝的主意,因為驪山、韓城行刺還是懸案,皇帝還擔心皇太孫的繼承權受到威脅。

  今天,皇帝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意味著驪山、韓城案已經查清,皇太孫已沒了威脅。

  驪山、韓城案是怎麼查清的呢?郭忭不是還未回京嗎?

  面對那封同於賜死令的空信封,馮勝老淚縱橫:死嗎?

  實在不心甘;不

  死嗎?又怎能違抗帝命?

  皇帝用這種方式讓他死,也算是給他一點面子,給他的一種優待:他死後,皇上也許還會假惺惺地祭奠,叫體面地安埋他;甚至宣布他是病死,也許還會允許他的子孫襲承國公之爵。 當然嘍,皇上自己也免去了殺戮忠臣的惡名。

  不,他不願就這樣死去,他要裝呆,讓皇帝非得明白無誤地處死他不可,讓他小小地不舒服一次,讓後人知道他是如何冤枉,皇帝是如何殘忍!他寧願讓子孫當平頭百姓,也不讓皇帝這樣稱心如意。

  他估計欽差並未離開鳳陽,他要聽到馮府的哭喪聲後再回京奏聞復命。

  他如果今明日不死,欽差過兩日才會離開鳳陽,皇帝便會勃然大怒,另派使臣,帶來賜死的詔書。

  他想起了馮訓,他更相信兒子的失蹤其實是隱居。他出征前就送來意味深長的書信,勸父親早交兵權回歸田園,以防淮陰侯的慘禍。有馮訓這一支接續宗祧,他還擔心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