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任全子明白,不讓她去她在家也會憂慮、驚懼出病來,便應允了。
第二天任全子上路後,雖知錢氏在暗中跟隨保護,還是不敢大意,處處小心提防
,讓兩個衛士寸步不離地跟著自己,連上廁所也不例外。俟到打尖吃飯時,任全子怕蔣譺在酒飯中做了手腳,舉著筷端著杯久久不動,只等蔣譺、吳印先動。蔣譺、吳印見狀,卻也疑任全子受有密令,在酒飯中放了毒,也要等任全子占先。三人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敢下筷。推來讓去終不是辦法,吳印便喚來兩個千戶,讓他們先嘗。見他們吃了無事,方才狼吞虎咽起來。
就這樣,三人一路上你疑我,我疑你,誰也不敢相信誰,誰也不敢與誰說幾句心裡話,互相提防著來到了銀花郡主與徐天治管轄的地界山西陽高縣。 其時已是洪武二十六年臘月下旬,北國早已冰封雪凍,目力所極之處,儘是銀鑄江山,瓊雕世界。任全子一行五百多人來到路上的哨卡前,見有人站崗,問清是銀花的部曲,便說明來意。哨兵聽了,忙報告在土堡里避寒的十夫長,十夫長早從洞口中看見書有“奉旨犒軍”的大明旗幟,忙讓來人稍候,便飛馬去腹地報告首領。
正圍坐在火爐旁閒談的徐天治
、彭普勝、周必成與高季興諸人聽了十夫長的報告,心下很是狐疑,因自招安以後,他們多次擊退元兵襲擾,向朝廷報捷,朝廷從沒犒賞表示,逢年過節也未派員慰問,這次朱元璋為何興師動眾,千里來犒?四人對視了一下,都從對方眼中看出疑慮,徐天治便讓傳請銀花、王琳諸頭領計議。銀花聽罷,當即表態說道: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我看不要接受犒勞為好。” 周必成道:“我們為朝廷保得一方安全,受之無愧,只是那御酒嘛,不喝就是。”
徐天治反問道:“欽差讓喝,如何好推辭不飲?你好說疑心投了毒?”
高季興笑道:“我們先敬欽差,他們先喝了我們再喝。”
眾人都道高季興的主意很好,只銀花冷笑道:
“朱洪武是何等殘忍之人,既然他捨得殺掉燒死數十萬開國武臣並其家小,如何會捨不得三個無足輕重之輩?以三個人換我們數十人的性命,豈不是大賺錢的買賣?”
眾人都不得不承認銀花的看法乃真知灼見。沉默了
一會兒,周必成道:“不受犒勞說不過去,犒勞品中只御酒是食物,我們先來個偷梁換柱,讓馬嘗嘗御酒,若三天後無事,我們可放心大膽地喝。”
包括銀花在內,都稱讚周必成是足智多謀。 於是決定都去迎接天使,並隆重款待。
銀花突然又提出得防朱元璋明里犒勞暗裡趁新春發起偷襲的建議,徐天治一想也是,當下派高季興之從弟高福興、彭貴德之子彭地保,與新到的田九成,率著王琳之子王金剛奴及郭忭之子郭宗愨,各帶領數十名兵丁,去東西南三方遠遠監視,若發現南來兵馬,即放狼煙報警。這時郭宗愨方才九歲,雖然武功已不錯了,擔當這樣的重任卻未免太嫩,但因他面貌極肖其父,又已知自己的父親是誰,徐天治擔心他口裡沒遮攔泄漏出身,這才把他支開。而他與銀花等吳印的老相識卻不能缺席。
然後,他們鳴號集合起兩百多名部下,舉旗列隊上馬,疾馳到南邊哨卡,將犒軍使者迎進腹地大本營,而將五百士兵安置在距大本營十里的一個村鎮。
任全子宣讀了詔書。詔書稱銀花為郡主,稱徐天治等為義士,高度褒獎了他們禦敵捍邊的功勞,重申了招安時的盟約,讓他們永住這裡,永不交稅服役,為朝廷捍邊,與國同休。 讀完詔書,任全子便分發皇帝賞賜之物:寶鈔、宮錦、黃金、白銀。御酒當然是不能分的,要留待新春宴會時用。
其實就是分了也沒法喝,因為御酒都凍在木箱裡了,雖然任全子曾採取防凍措施,然而仍無濟於事。因為塞北夜裡冷至零下二十度左右。只有將木箱搬進屋裡慢慢加溫,使酒瓶間填塞的鋸末解了凍,方能取出瓶酒。任全子將裝著兩百瓶御酒的木箱悉數交給義軍首領。
任全子知道錢鶳秀愧進銀花郡主的大本營,不能再暗中保護自己,便借起身入廁的機會,向王琳陳述了他的疑心,要求他們的保護。王琳將此事向銀花與徐天治作了稟告,二人認為事關重大,不管是正使還是副使死在這裡,都將成為朱元璋派兵討伐的藉口。他們當然不怕廝殺,可是他們都厭惡戰爭,想過正常人的安
定日子了,何況銀花年近五十了。
銀花想到更深更遠的一層:假如朱元璋不安好心,在酒上做文章的可能性雖有,卻不很大,朱元璋會估計到義軍們信不過,會檢驗酒里是否有毒,而叫蔣譺或吳印趁人不防殺掉正使或一個副使,就會使朝廷兵出有名。 於是,他們對三個欽差採取了秘密而周全的保衛措施。
當然,銀花對御酒仍進行了檢驗,以防萬一。儘管徐天治在閒談中似乎無意地問及御酒產於何地,從哪裡領來,欽差們回答說是四川的五糧液與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宮中又用古井貢酒、湯溝大麯重新進行了勾對,比原來的五糧液和汾酒都更醇更香,一直由內庫保管,平時御宴飲的便是這兩種酒,他們走的前一天才從內庫提出,從而使得徐天治放心,認為再檢驗是多此一舉。然而銀花郡主只怕萬一出了差錯,便在除夕前三天親去開了封,用銀勺從每一瓶中舀出兩勺,分別餵了兩百頭羊。她心想,一般砷毒,銀器都能試出,就算皇帝使的是銀器試不出來的毒,抗毒力弱的
第二天任全子上路後,雖知錢氏在暗中跟隨保護,還是不敢大意,處處小心提防
,讓兩個衛士寸步不離地跟著自己,連上廁所也不例外。俟到打尖吃飯時,任全子怕蔣譺在酒飯中做了手腳,舉著筷端著杯久久不動,只等蔣譺、吳印先動。蔣譺、吳印見狀,卻也疑任全子受有密令,在酒飯中放了毒,也要等任全子占先。三人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敢下筷。推來讓去終不是辦法,吳印便喚來兩個千戶,讓他們先嘗。見他們吃了無事,方才狼吞虎咽起來。
就這樣,三人一路上你疑我,我疑你,誰也不敢相信誰,誰也不敢與誰說幾句心裡話,互相提防著來到了銀花郡主與徐天治管轄的地界山西陽高縣。 其時已是洪武二十六年臘月下旬,北國早已冰封雪凍,目力所極之處,儘是銀鑄江山,瓊雕世界。任全子一行五百多人來到路上的哨卡前,見有人站崗,問清是銀花的部曲,便說明來意。哨兵聽了,忙報告在土堡里避寒的十夫長,十夫長早從洞口中看見書有“奉旨犒軍”的大明旗幟,忙讓來人稍候,便飛馬去腹地報告首領。
正圍坐在火爐旁閒談的徐天治
、彭普勝、周必成與高季興諸人聽了十夫長的報告,心下很是狐疑,因自招安以後,他們多次擊退元兵襲擾,向朝廷報捷,朝廷從沒犒賞表示,逢年過節也未派員慰問,這次朱元璋為何興師動眾,千里來犒?四人對視了一下,都從對方眼中看出疑慮,徐天治便讓傳請銀花、王琳諸頭領計議。銀花聽罷,當即表態說道: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我看不要接受犒勞為好。” 周必成道:“我們為朝廷保得一方安全,受之無愧,只是那御酒嘛,不喝就是。”
徐天治反問道:“欽差讓喝,如何好推辭不飲?你好說疑心投了毒?”
高季興笑道:“我們先敬欽差,他們先喝了我們再喝。”
眾人都道高季興的主意很好,只銀花冷笑道:
“朱洪武是何等殘忍之人,既然他捨得殺掉燒死數十萬開國武臣並其家小,如何會捨不得三個無足輕重之輩?以三個人換我們數十人的性命,豈不是大賺錢的買賣?”
眾人都不得不承認銀花的看法乃真知灼見。沉默了
一會兒,周必成道:“不受犒勞說不過去,犒勞品中只御酒是食物,我們先來個偷梁換柱,讓馬嘗嘗御酒,若三天後無事,我們可放心大膽地喝。”
包括銀花在內,都稱讚周必成是足智多謀。 於是決定都去迎接天使,並隆重款待。
銀花突然又提出得防朱元璋明里犒勞暗裡趁新春發起偷襲的建議,徐天治一想也是,當下派高季興之從弟高福興、彭貴德之子彭地保,與新到的田九成,率著王琳之子王金剛奴及郭忭之子郭宗愨,各帶領數十名兵丁,去東西南三方遠遠監視,若發現南來兵馬,即放狼煙報警。這時郭宗愨方才九歲,雖然武功已不錯了,擔當這樣的重任卻未免太嫩,但因他面貌極肖其父,又已知自己的父親是誰,徐天治擔心他口裡沒遮攔泄漏出身,這才把他支開。而他與銀花等吳印的老相識卻不能缺席。
然後,他們鳴號集合起兩百多名部下,舉旗列隊上馬,疾馳到南邊哨卡,將犒軍使者迎進腹地大本營,而將五百士兵安置在距大本營十里的一個村鎮。
任全子宣讀了詔書。詔書稱銀花為郡主,稱徐天治等為義士,高度褒獎了他們禦敵捍邊的功勞,重申了招安時的盟約,讓他們永住這裡,永不交稅服役,為朝廷捍邊,與國同休。 讀完詔書,任全子便分發皇帝賞賜之物:寶鈔、宮錦、黃金、白銀。御酒當然是不能分的,要留待新春宴會時用。
其實就是分了也沒法喝,因為御酒都凍在木箱裡了,雖然任全子曾採取防凍措施,然而仍無濟於事。因為塞北夜裡冷至零下二十度左右。只有將木箱搬進屋裡慢慢加溫,使酒瓶間填塞的鋸末解了凍,方能取出瓶酒。任全子將裝著兩百瓶御酒的木箱悉數交給義軍首領。
任全子知道錢鶳秀愧進銀花郡主的大本營,不能再暗中保護自己,便借起身入廁的機會,向王琳陳述了他的疑心,要求他們的保護。王琳將此事向銀花與徐天治作了稟告,二人認為事關重大,不管是正使還是副使死在這裡,都將成為朱元璋派兵討伐的藉口。他們當然不怕廝殺,可是他們都厭惡戰爭,想過正常人的安
定日子了,何況銀花年近五十了。
銀花想到更深更遠的一層:假如朱元璋不安好心,在酒上做文章的可能性雖有,卻不很大,朱元璋會估計到義軍們信不過,會檢驗酒里是否有毒,而叫蔣譺或吳印趁人不防殺掉正使或一個副使,就會使朝廷兵出有名。 於是,他們對三個欽差採取了秘密而周全的保衛措施。
當然,銀花對御酒仍進行了檢驗,以防萬一。儘管徐天治在閒談中似乎無意地問及御酒產於何地,從哪裡領來,欽差們回答說是四川的五糧液與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宮中又用古井貢酒、湯溝大麯重新進行了勾對,比原來的五糧液和汾酒都更醇更香,一直由內庫保管,平時御宴飲的便是這兩種酒,他們走的前一天才從內庫提出,從而使得徐天治放心,認為再檢驗是多此一舉。然而銀花郡主只怕萬一出了差錯,便在除夕前三天親去開了封,用銀勺從每一瓶中舀出兩勺,分別餵了兩百頭羊。她心想,一般砷毒,銀器都能試出,就算皇帝使的是銀器試不出來的毒,抗毒力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