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桑棉種植,也有極大發展。又派國子監生數百人去各地檢查督修各種水利設施,防備旱澇災害。到二十八年,全國總計開堰塘四萬九千八十七處,河道
四千一百六十二處,陂渠堤岸五千四十八處。
對全國民間的賞賜,數額也是巨大的,布、鈔數百萬,米百多萬石,至於蠲免租稅數量,雖無確切記載,但估計總數在數千萬石左右。 因此,雖然洪武一朝大案迭起,無一日無過之臣,無幾時不變之法,是歷史上殺戮官員最多的時期,是打擊富民豪強最嚴厲的時期,是懲辦貪官污吏最有力的時期,然而社會基本穩定,生產長足發展,經濟欣欣向榮,因為朱元璋矛頭所向只是統治集團內部而不是普通百姓,因而數百年後,人們提到洪武爺,雖然也批評他不分皂白亂殺功臣,然而還認為他是個有作為念民苦的好皇帝。
朱元璋自太子死後,自覺精力一日不如一日,雖說開國武臣已殺了十分之九,湯和已交回兵權退休,馮勝等幾個倖存公侯已被他嚴密監視鳳陽,他到底怕潁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在他死後支持晉王、楚王造反,洪武二十七年,還是尋個罪名,將傅友德、王弼賜死,還連帶殺了崇山侯李新、永平侯謝成。
傅、王之死和明為休養實為軟禁的生涯,使馮勝意識到自己的危險,見老一輩公侯幾乎只剩下自己與武定侯郭英(郭惠妃兄)、永定侯張銓了,兔死狐悲老淚縱橫之餘,他上書朱元璋,其中寫道: “陛下當留一二能征慣戰之將以保皇太孫。”
朱元璋讀了,覺得確有這個必要,便放棄了處死馮勝的念頭。
這天朱元璋出去私訪,來到一間破寺,裡面黭無人跡,但在照壁上卻畫著一布袋和尚,旁邊題詩道: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
畢竟有收還有放,放寬些子又何妨!”
朱元璋心中大怒,見墨跡猶新,有的筆劃收尾處還流著墨汁,斷定作畫題詩之人是見自己走向破寺後方留詩為諫的,他忙叫隨從侍衛四處搜索,自己又登高眺望四周,但見四周收割的稻田白水茫茫,哪有題詩人的影子?侍衛追了好遠,卻只見距離很大的足跡。朱元璋暗想,此人定有速行之法,方才在轉眼間跑得沒了蹤影。此人會是誰呢?
他突然懷疑起遠在塞北的銀花一夥來。 回到宮中,他親自備下兩百瓶御酒,召來吳印、蔣譺和任全子,對他們說道:
“銀花、彭普貴諸人,自招安以後,久住苦寒塞外,多次擊退元兵,捍我邊陲。朕念其勞苦功多,特著爾等三人,押送御酒兩百瓶,黃金三千兩,白銀二萬兩,宮錦五千匹,前去犒勞。爾等務必於除夕之前趕到,與他們同過新正後回來復旨,與朕詳奏所見所聞!”
朱元璋又明確了三人的臨時職務:任全子為正使,錦衣衛指揮蔣譺與都督同知吳印為副使,隨引軍士五百,明日便要啟程。
任全子等三人領了旨,點齊五百士卒,去戶部庫使那兒點取了一應犒勞物資,三個頭商量了一下,決定輪流回家告別,晚上回來集中宿歇,以免物資發生意外。
卻說任全子回家向錢鶳秀道明任務,錢鶳秀驚疑不已道:
“聖上緣何對銀花一黨仁慈起來,這不像聖上貫常行事之態?得無其中藏有深意?”
任全子笑道:“聖人行事,自來往
往出人意表。犒勞自然是真心,偵視他們動靜也是不言而喻的,夫人何用驚疑?”
“老爺還是仔細些好。”愛晶插話了,“適才夫人午寢,忽然哭醒過來,小婢忙問,原來夫人做了個惡夢,見你鮮血滿面,連呼還我頭來,小婢正與夫人議論,怕你上朝出事。 湊巧你領了這件差事,恐非佳兆。”
任全子沉吟了一下,又笑道:
“夫人之夢,乃是吉兆,夢書上不是說見紅有喜嗎?夫人夢見我滿面鮮血,乃是好夢。”
“賤妾夢醒後總覺心驚肉跳,神志不寧。妾乃習武之人,若無大凶兆當不致如是。老爺,胡、藍兩案起時你均在法司主審,其中冤魂怨鬼豈不怨你?其中奧秘,你多少窺知一些。毛驤何以被誅?黃琛何以遭戮?雖瞞得他人,卻瞞不過你!妾疑心蔣譺另奉有密令,將途中危害於你,或借銀花之手除你。”
說到這裡,錢鶳秀已是淚光熒熒。
任全子不得不深思了,胡、藍兩案謀反罪的鑄成,全是黃琛、毛驤與蔣譺於中做了手腳的緣故
,自己也略知一二。
毛驤、黃琛被殺,自然是為了滅口。而今,知情者第一個便是蔣譺,第二個便是自己,皇上會不會也要滅口?若要滅口,於皇帝也是易如反掌的,何須用這種方式? 想到這裡,他搖了搖頭,安慰妻子道:
“不會如此,蔣譺首告其義父藍玉,比我更為知情,不也沒事嗎?若要滅口,該他首當其衝。算了,不談這些了,分別在即,說點高興的事。兩個兒子如何不見?”
原來任全子已有二子,老大乃妾愛晶所生,老二乃錢氏所生,錢氏誕育時因年紀大了,險些難產而死,以此他對老二特別疼愛。回家之後,必抱在懷裡,或學貓叫或學驢鳴以娛之。
“大兒上學未歸,二兒由乳娘帶著看雜耍去了。”錢鶳秀又轉到了丈夫北行事,“妾身總是放心不下。為防萬一,妾暗中潛隨。”
四千一百六十二處,陂渠堤岸五千四十八處。
對全國民間的賞賜,數額也是巨大的,布、鈔數百萬,米百多萬石,至於蠲免租稅數量,雖無確切記載,但估計總數在數千萬石左右。 因此,雖然洪武一朝大案迭起,無一日無過之臣,無幾時不變之法,是歷史上殺戮官員最多的時期,是打擊富民豪強最嚴厲的時期,是懲辦貪官污吏最有力的時期,然而社會基本穩定,生產長足發展,經濟欣欣向榮,因為朱元璋矛頭所向只是統治集團內部而不是普通百姓,因而數百年後,人們提到洪武爺,雖然也批評他不分皂白亂殺功臣,然而還認為他是個有作為念民苦的好皇帝。
朱元璋自太子死後,自覺精力一日不如一日,雖說開國武臣已殺了十分之九,湯和已交回兵權退休,馮勝等幾個倖存公侯已被他嚴密監視鳳陽,他到底怕潁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在他死後支持晉王、楚王造反,洪武二十七年,還是尋個罪名,將傅友德、王弼賜死,還連帶殺了崇山侯李新、永平侯謝成。
傅、王之死和明為休養實為軟禁的生涯,使馮勝意識到自己的危險,見老一輩公侯幾乎只剩下自己與武定侯郭英(郭惠妃兄)、永定侯張銓了,兔死狐悲老淚縱橫之餘,他上書朱元璋,其中寫道: “陛下當留一二能征慣戰之將以保皇太孫。”
朱元璋讀了,覺得確有這個必要,便放棄了處死馮勝的念頭。
這天朱元璋出去私訪,來到一間破寺,裡面黭無人跡,但在照壁上卻畫著一布袋和尚,旁邊題詩道: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
畢竟有收還有放,放寬些子又何妨!”
朱元璋心中大怒,見墨跡猶新,有的筆劃收尾處還流著墨汁,斷定作畫題詩之人是見自己走向破寺後方留詩為諫的,他忙叫隨從侍衛四處搜索,自己又登高眺望四周,但見四周收割的稻田白水茫茫,哪有題詩人的影子?侍衛追了好遠,卻只見距離很大的足跡。朱元璋暗想,此人定有速行之法,方才在轉眼間跑得沒了蹤影。此人會是誰呢?
他突然懷疑起遠在塞北的銀花一夥來。 回到宮中,他親自備下兩百瓶御酒,召來吳印、蔣譺和任全子,對他們說道:
“銀花、彭普貴諸人,自招安以後,久住苦寒塞外,多次擊退元兵,捍我邊陲。朕念其勞苦功多,特著爾等三人,押送御酒兩百瓶,黃金三千兩,白銀二萬兩,宮錦五千匹,前去犒勞。爾等務必於除夕之前趕到,與他們同過新正後回來復旨,與朕詳奏所見所聞!”
朱元璋又明確了三人的臨時職務:任全子為正使,錦衣衛指揮蔣譺與都督同知吳印為副使,隨引軍士五百,明日便要啟程。
任全子等三人領了旨,點齊五百士卒,去戶部庫使那兒點取了一應犒勞物資,三個頭商量了一下,決定輪流回家告別,晚上回來集中宿歇,以免物資發生意外。
卻說任全子回家向錢鶳秀道明任務,錢鶳秀驚疑不已道:
“聖上緣何對銀花一黨仁慈起來,這不像聖上貫常行事之態?得無其中藏有深意?”
任全子笑道:“聖人行事,自來往
往出人意表。犒勞自然是真心,偵視他們動靜也是不言而喻的,夫人何用驚疑?”
“老爺還是仔細些好。”愛晶插話了,“適才夫人午寢,忽然哭醒過來,小婢忙問,原來夫人做了個惡夢,見你鮮血滿面,連呼還我頭來,小婢正與夫人議論,怕你上朝出事。 湊巧你領了這件差事,恐非佳兆。”
任全子沉吟了一下,又笑道:
“夫人之夢,乃是吉兆,夢書上不是說見紅有喜嗎?夫人夢見我滿面鮮血,乃是好夢。”
“賤妾夢醒後總覺心驚肉跳,神志不寧。妾乃習武之人,若無大凶兆當不致如是。老爺,胡、藍兩案起時你均在法司主審,其中冤魂怨鬼豈不怨你?其中奧秘,你多少窺知一些。毛驤何以被誅?黃琛何以遭戮?雖瞞得他人,卻瞞不過你!妾疑心蔣譺另奉有密令,將途中危害於你,或借銀花之手除你。”
說到這裡,錢鶳秀已是淚光熒熒。
任全子不得不深思了,胡、藍兩案謀反罪的鑄成,全是黃琛、毛驤與蔣譺於中做了手腳的緣故
,自己也略知一二。
毛驤、黃琛被殺,自然是為了滅口。而今,知情者第一個便是蔣譺,第二個便是自己,皇上會不會也要滅口?若要滅口,於皇帝也是易如反掌的,何須用這種方式? 想到這裡,他搖了搖頭,安慰妻子道:
“不會如此,蔣譺首告其義父藍玉,比我更為知情,不也沒事嗎?若要滅口,該他首當其衝。算了,不談這些了,分別在即,說點高興的事。兩個兒子如何不見?”
原來任全子已有二子,老大乃妾愛晶所生,老二乃錢氏所生,錢氏誕育時因年紀大了,險些難產而死,以此他對老二特別疼愛。回家之後,必抱在懷裡,或學貓叫或學驢鳴以娛之。
“大兒上學未歸,二兒由乳娘帶著看雜耍去了。”錢鶳秀又轉到了丈夫北行事,“妾身總是放心不下。為防萬一,妾暗中潛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