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正規部隊進入海灘之後,紀律出現驚人的提升。在布賴迪訥,科爾和理察遜中校首次度過一個輕鬆的夜晚。正如科爾稍嫌刻薄的解釋,他們終於是在跟“真正的軍人”打交道。
傳統的力量在此昭然若揭。當衛斯托洛普上校命令國王直屬皇家兵團第八營往海灘上的防波堤行進時,他首先召集旗下軍官。他提醒軍官,他們身上的勳章象徵著歷史最悠久的軍團之一。“因此,我們今天下午踏上海灘時,代表的是整個軍團,絕對不可以丟臉。我們必須為海灘上的烏合之眾樹立典範。”
部隊踏出完美的步伐,手臂揮舞整齊劃一,步槍上肩的姿勢標準無誤,軍官和軍士的數組井然有序。“海灘上的烏合之眾”果然深受震撼。
十九歲的勞森少尉隸屬於皇家炮兵團,他知道儀表非常重要,但是覺得自己現在很有理由蓬頭垢面。他的炮兵部隊在代爾和阿拉斯兩度遭到重創,差一點無法退回周邊防線——他們歷經了兩周的艱辛,而且幾乎從來不曾停下腳步。
現在終於抵達拉帕訥,該輪到海軍擔心了。他在海灘上閒晃,突然瞥見一張熟悉的臉孔。那是他的父親——暫時擔任亞當將軍參謀的勞森准將。小勞森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親也在法國北部。他衝上前去,立定敬禮。
“你這副模樣是什麼意思!你讓家族蒙羞!”老勞森大聲斥責,“立刻去把頭髮剪了,把鬍子颳了!”
兒子表示這個時候根本辦不到。老勞森不予理會,只說他的勤務兵——戰前就在他們家工作的僕人——可以打點一切。於是他就在敦刻爾克的沙灘上剪髮修面。
防波堤上的克勞斯頓中校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他看見一名岸勤隊員的頭髮長得不像話,命令他去剪頭髮。
“理髮院都關門了,長官。”對方從容不迫地回答。克勞斯頓仍舊堅持。終於,那名水兵拿出刺刀,割下一撮頭髮。“您現在希望我怎麼做,”他問道,“放進紀念盒裡?”
在中校堅定的領導下,防波堤在五月三十日一整天持續運作。絡繹不絕的驅逐艦、掃雷艇、蒸汽船和拖網船停到防波堤旁接運士兵後返航。曾有長達兩個鐘頭時間,克勞斯頓指示士兵在步道上用小跑步行進。當天下午及晚上,總共有超過兩萬四千名士兵登船。
由於多佛逆轉了一項重大決策,克勞斯頓的努力得到大力支持。下午稍早,拉姆齊將軍致電倫敦的龐德上將,堅持讓現代化的驅逐艦重返執行任務。如果要及時撤回所有部隊,這些驅逐艦必不可缺。雙方經過一番激烈爭執,龐德終於讓步了。下午三點三十分,命令出爐,驅逐艦返回法國。
德軍的炮台如今從格拉沃利訥向敦刻爾克港口發射,不過防波堤恰好落在射程範圍之外。德國軍機偶爾對船隻展開打了就跑的襲擊,不過凱瑟林將軍龐大的轟炸機艦隊仍然滯留地面。今天的氣氛既輕鬆又愉快,跟昨天的恐懼與困惑有如天壤之別。“麥爾坎號”接運喀麥隆高地兵團時,領航員梅里斯上尉在前甲板吹奏著風笛。當皇家龍騎兵衛隊的士兵往前行進時,一名高大的陸戰隊員站在走道上分發熱湯。龍騎兵團的一位軍官沒有湯杯,不過他掏出不知從哪兒撿到的雞尾酒高腳杯。陸戰隊員往杯子裡盛滿濃湯,然後鄭重其事地詢問:“上頭要放櫻桃嗎,長官?”
但是最大的改變出現在海灘上。紀律持續改善,等待的隊伍安靜而有秩序,不斷壯大的小船船隊有條不紊地把部隊接駁到外海的大型船艦上。當馬歇爾上尉的十二人維安小隊耐心等候登船時,一名上校跑來,他顯然擔心這支小隊沒事情做,於是命令他們“稍微收拾海灘”。
馬歇爾起初覺得上校肯定在開玩笑;但他錯了,上校嚴肅得很。他解釋道,他們收拾得越整齊,越不容易讓德國佬覺得英國遠征軍是倉皇潰逃;這樣能挫挫敵軍的勝利感,有助於他們的戰情。
馬歇爾的人馬終於相信上校是認真的,開始悶悶不樂地打掃——把被丟棄的外套疊好、空箱子堆好、零散的繩子捆好。他們持續工作,直到看不見上校的人影。
整體而言,五月三十日的成果輝煌。感謝嚴明的紀律、軍車碼頭,以及最重要的、激增的小型船隻,海灘上接運的士兵人數從二十九日的一萬三千七百五十二人,提高到三十日的兩萬九千五百一十二人。在這灰濛濛的一天,總共撤離了五萬三千八百二十三人——絕對是迄今最高的單日人數。
幸運的是,盟軍傷亡很輕。拜厚重雲層所賜,救援艦隊得以不受斯圖卡與亨克爾威脅,川流不息地橫越海峽。當天的第一起事故,是往敦刻爾克前進的法國驅逐艦“暴風號”(Bourrasque)撞上了水雷。除了被附近船隻救起的一百五十人外,其餘士兵命喪海底。
後來,在五月三十日到三十一日間的半夜,另一艘法國驅逐艦“熱風號”(Sicoro),被潛伏在克溫特浮標附近的S艇魚雷擊中。有一陣子,艦長土魯斯-羅特列克(名畫家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的表親)以為他有辦法拯救他的船,但是船身發出濃濃煙霧,吸引了德軍巡邏轟炸機的注意。一枚炸彈擊碎船尾,點燃船上現成的彈藥。火柱直衝雲霄,“熱風號”已無可挽救。
傳統的力量在此昭然若揭。當衛斯托洛普上校命令國王直屬皇家兵團第八營往海灘上的防波堤行進時,他首先召集旗下軍官。他提醒軍官,他們身上的勳章象徵著歷史最悠久的軍團之一。“因此,我們今天下午踏上海灘時,代表的是整個軍團,絕對不可以丟臉。我們必須為海灘上的烏合之眾樹立典範。”
部隊踏出完美的步伐,手臂揮舞整齊劃一,步槍上肩的姿勢標準無誤,軍官和軍士的數組井然有序。“海灘上的烏合之眾”果然深受震撼。
十九歲的勞森少尉隸屬於皇家炮兵團,他知道儀表非常重要,但是覺得自己現在很有理由蓬頭垢面。他的炮兵部隊在代爾和阿拉斯兩度遭到重創,差一點無法退回周邊防線——他們歷經了兩周的艱辛,而且幾乎從來不曾停下腳步。
現在終於抵達拉帕訥,該輪到海軍擔心了。他在海灘上閒晃,突然瞥見一張熟悉的臉孔。那是他的父親——暫時擔任亞當將軍參謀的勞森准將。小勞森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親也在法國北部。他衝上前去,立定敬禮。
“你這副模樣是什麼意思!你讓家族蒙羞!”老勞森大聲斥責,“立刻去把頭髮剪了,把鬍子颳了!”
兒子表示這個時候根本辦不到。老勞森不予理會,只說他的勤務兵——戰前就在他們家工作的僕人——可以打點一切。於是他就在敦刻爾克的沙灘上剪髮修面。
防波堤上的克勞斯頓中校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他看見一名岸勤隊員的頭髮長得不像話,命令他去剪頭髮。
“理髮院都關門了,長官。”對方從容不迫地回答。克勞斯頓仍舊堅持。終於,那名水兵拿出刺刀,割下一撮頭髮。“您現在希望我怎麼做,”他問道,“放進紀念盒裡?”
在中校堅定的領導下,防波堤在五月三十日一整天持續運作。絡繹不絕的驅逐艦、掃雷艇、蒸汽船和拖網船停到防波堤旁接運士兵後返航。曾有長達兩個鐘頭時間,克勞斯頓指示士兵在步道上用小跑步行進。當天下午及晚上,總共有超過兩萬四千名士兵登船。
由於多佛逆轉了一項重大決策,克勞斯頓的努力得到大力支持。下午稍早,拉姆齊將軍致電倫敦的龐德上將,堅持讓現代化的驅逐艦重返執行任務。如果要及時撤回所有部隊,這些驅逐艦必不可缺。雙方經過一番激烈爭執,龐德終於讓步了。下午三點三十分,命令出爐,驅逐艦返回法國。
德軍的炮台如今從格拉沃利訥向敦刻爾克港口發射,不過防波堤恰好落在射程範圍之外。德國軍機偶爾對船隻展開打了就跑的襲擊,不過凱瑟林將軍龐大的轟炸機艦隊仍然滯留地面。今天的氣氛既輕鬆又愉快,跟昨天的恐懼與困惑有如天壤之別。“麥爾坎號”接運喀麥隆高地兵團時,領航員梅里斯上尉在前甲板吹奏著風笛。當皇家龍騎兵衛隊的士兵往前行進時,一名高大的陸戰隊員站在走道上分發熱湯。龍騎兵團的一位軍官沒有湯杯,不過他掏出不知從哪兒撿到的雞尾酒高腳杯。陸戰隊員往杯子裡盛滿濃湯,然後鄭重其事地詢問:“上頭要放櫻桃嗎,長官?”
但是最大的改變出現在海灘上。紀律持續改善,等待的隊伍安靜而有秩序,不斷壯大的小船船隊有條不紊地把部隊接駁到外海的大型船艦上。當馬歇爾上尉的十二人維安小隊耐心等候登船時,一名上校跑來,他顯然擔心這支小隊沒事情做,於是命令他們“稍微收拾海灘”。
馬歇爾起初覺得上校肯定在開玩笑;但他錯了,上校嚴肅得很。他解釋道,他們收拾得越整齊,越不容易讓德國佬覺得英國遠征軍是倉皇潰逃;這樣能挫挫敵軍的勝利感,有助於他們的戰情。
馬歇爾的人馬終於相信上校是認真的,開始悶悶不樂地打掃——把被丟棄的外套疊好、空箱子堆好、零散的繩子捆好。他們持續工作,直到看不見上校的人影。
整體而言,五月三十日的成果輝煌。感謝嚴明的紀律、軍車碼頭,以及最重要的、激增的小型船隻,海灘上接運的士兵人數從二十九日的一萬三千七百五十二人,提高到三十日的兩萬九千五百一十二人。在這灰濛濛的一天,總共撤離了五萬三千八百二十三人——絕對是迄今最高的單日人數。
幸運的是,盟軍傷亡很輕。拜厚重雲層所賜,救援艦隊得以不受斯圖卡與亨克爾威脅,川流不息地橫越海峽。當天的第一起事故,是往敦刻爾克前進的法國驅逐艦“暴風號”(Bourrasque)撞上了水雷。除了被附近船隻救起的一百五十人外,其餘士兵命喪海底。
後來,在五月三十日到三十一日間的半夜,另一艘法國驅逐艦“熱風號”(Sicoro),被潛伏在克溫特浮標附近的S艇魚雷擊中。有一陣子,艦長土魯斯-羅特列克(名畫家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的表親)以為他有辦法拯救他的船,但是船身發出濃濃煙霧,吸引了德軍巡邏轟炸機的注意。一枚炸彈擊碎船尾,點燃船上現成的彈藥。火柱直衝雲霄,“熱風號”已無可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