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右舷前方有潛望鏡。”八十英尺長的“新威爾斯王子號”觀光蒸汽船的瞭望員大喊。結果原來是一艘沉船的桅杆突出海面十五英尺,上頭還裹著一塊布。

  接著,“新威爾斯王子號”被一艘驅逐艦誤當成德國S艇,差點被撞倒,幸好艦長班奈特中尉及時發出信號表明身份。又過了一會兒,它緩緩接近一艘停泊的法國貨船問路。“請問英國部隊在哪裡?”中尉高聲問道。對方的答覆是一聲槍響。這些日子以來,陌生人問問題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未校準的羅盤是麻煩的另一個來源。法國海岸並不難找,但要找到確切地點就是另一回事了。威廉斯中尉將他的駁船停在距離一片空曠海灘的幾百碼外,然後搭一艘划艇上岸。他往內陸走了四分之一英里,想找個能負責的人。遠方火光映照之下,他見到兩名士兵的輪廓,高聲喊住他們。

  “親愛的上帝啊!”他們其中一人叫道,然後開始朝中尉開火。威廉斯躲到沙丘後頭回擊。兩名德國大兵倒下,不過此時出現了其他聲音,威廉斯連忙沖回海灘。不到五分鐘時間,他就回到駁船上,以六海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開航。

  無論如何,絕大多數小型船隻最後都抵達了正確地點,展開救援任務。它們基本上負責接駁,把部隊接到或拖到停在外海的大型船艦上。事情有時候很順利,只要拖曳划艇或充氣筏即可,但有時候卻困難重重且充滿危險,尤其當他們得直接從海中拽起士兵。

  “幹得好,機動船,等等我。”當“崔頓號”側身停在驅逐艦旁接送另一批士兵時,一個聲音喊住了艾溫上尉。一名穿著小羊皮夾克的軍官跳上船。那是史蒂文森將軍(Gilbert Owen Stephenson),他是一名六十二歲的退役少將,此次奉召前來處理危機,負責拉帕訥的一切海上作業。他衣衫不整又渾身濕透,但是當他指示艾溫繼續行動時,似乎對自己的窘迫絲毫不以為意。他補充說道,他等會兒或許有“另外一兩件任務”要交給“崔頓號”。

  史蒂文森緊接著也親自投入救援工作。沒有什麼是他不屑去做的。他掌舵、拋纜繩、幫忙把疲憊不堪的士兵拉上船。與此同時,他不斷保持爽朗的閒聊。“來吧,阿兵哥!”他會這樣叫道。他也曾對快淹死的士兵說,“我以前在哪兒見過你?小伙子長得真精神,我肯定認識你。”

  傍晚,史蒂文森要求“崔頓號”送他到海灘的一個特定地點。他吩咐艾溫不要亂跑,並且說明他是要上岸去找戈特勳爵。如果他把將軍帶回來,艾溫就直接把將軍送回英國。就這樣,史蒂文森從船身跳入海中,涉水走回岸邊,海水往往淹到他的脖子。

  一小時後,他回來了,再度涉水上船,不過絲毫不見戈特勳爵的蹤影。史蒂文森沒有多加說明,艾溫也沒問。他們只是繼續回到救援工作,將軍依然衣衫不整、渾身濕透。除了向士兵加油打氣之外,他也對艾溫本人說了許多。上尉有時是個“好傢夥”,有時是“該死的笨蛋”。艾溫並不介意,他願意為這樣一位高階軍官赴湯蹈火。

  在西邊的布賴迪訥近海,“永恆仙女號”也在奮力行動。一開始,會計師船長貝索·史密斯只能找到法國部隊。他把法國士兵接到充當“母船”的“日德蘭號”斯固特。然後一名英國軍官游泳過來,表示更西邊還有一整師的英國遠征軍等待救援。史密斯稍微調整方向,開始接運這批部隊。

  這從來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除了種種問題之外,德軍如今進入射程範圍,開始朝海灘猛烈射擊。在拉帕訥以東,敵軍升上一個觀測氣球,在空中毫無攔阻地指揮火力方向。史密斯是少數幾個似乎不受影響的人士之一。他後來解釋,那是因為他耳朵聾了,而且手上有許多事情要做。

  在瑪洛沙灘外,“萊伊蓋特二號”的運氣比較差。它從拉姆斯蓋特出發,首先引擎發生故障,後來發現它吃水太深,無法靠近海灘,最後,它撞上船隻殘骸,堵塞了推進器。艦長薩特菲爾德中尉氣憤地把船隻綁到“霍斯特號”斯固特上,然後把船員分派到另外幾艘船上。

  把“萊伊蓋特二號”帶到泰晤士河下游的羅伯·希爾頓和泰德·蕭,被指派操作“霍斯特號”本身的救生艇。他們靠近岸邊時,還聽得到斯固特上的收音機傳來響亮的聲音,突兀地播放著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的《兒童時間》節目。

  希爾頓和蕭衝過碎浪之後,士兵立刻大量擁上,導致船隻翻覆。他們慢慢學會接駁的藝術。基本上,船隻必須夠接近海岸以便接運士兵,但是不可以靠得太近,以免士兵一擁而上。他們連續十七個小時並肩划槳,把部隊接駁上“霍斯特號”。

  小型船隻馬不停蹄地在海灘上工作,唯有當油料不足或船員太過疲累時才返回拉姆斯蓋特。這時,他們發現回家的路途同樣充滿艱險。“銀色女王號”汽艇沒有航海圖也沒有羅盤,不過船員覺得自己應該知道英國在哪裡,因此朝著那個方向出發。

  過了半途,他們找到一名士兵的羅盤,大大加強了信心。他們最後看見陸地和一個親切的港口。他們靠近防波堤,受到一陣機槍炮火的歡迎。船隻絕望地轉身離開,原來他們不小心闖入了加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