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韋克沃克海軍少將(Frederic Wake-Walker)被挑中了。大家都知道五十二歲的韋克沃克具有強大的組織能力,也是一名優秀海員,他最後一次服役是在“復仇號”(Revenge)戰艦上,這無疑是對他的能力作了保證,因為皇家海軍只會把最有前途的軍官分派到這類戰艦上。此刻,他在海軍總部擔任參謀,隨時可以扛起這項臨時任務。

  五月二十九日,當韋克沃克吃完午餐回到辦公室,得知海軍副參謀長菲利普斯少將在找他。菲利普斯問他是否願意前往敦刻爾克,“想辦法讓登船行動稍微有點秩序”。韋克沃克表示“非常榮幸”,願意接受任命。有一點很重要,他絕不可露出強壓坦納特的意圖。上校仍然是岸上的海軍資深軍官,韋克沃克則負責海上的一切。

  一個小時後,他已經在前往多佛的車上。下午六點左右抵達之後,他立刻前往拉姆齊的碉堡聽取簡報。他在發電機室看到一幅描繪敦刻爾克東面海岸的地圖,三座海灘——瑪洛、布雷和拉帕訥——都標上樂觀的數字,每座海灘又各自分為三個區。英國遠征軍被分配到這些海灘,而瑪洛以西的幾個海灘則保留給法軍。

  隔天(五月三十日)清晨四點,韋克沃克搭乘“埃斯克號”(Esk)驅逐艦抵達布雷外海時,這張精心繪製的地圖並未讓他準備好面對眼前的混亂。轉搭乘“青春女神號”掃雷艦後,韋克沃克很快從暫代職務的布希上校口中得知“真實戰況”。破曉時分,韋克沃克親眼見到了海灘上黑壓壓的人群、蜿蜒入海的長龍、腰部以下全泡在水中的士兵……這些人全都無止境地等待著。

  “癥結在於船隻、船員以及接運過程。”將軍後來回顧。上午六點三十分,他透過無線電信號向多佛表示亟須小型船隻,七點三十分,他再度要求增派船艦,尤其強調小型船隻的需求。

  這句熟悉的請求,在過去幾小時內越喊越響。午夜十二點十分,戈特的參謀官利斯准將致電陸軍總部,加重語氣表示周邊防線快頂不住了,請儘快且儘可能多派遣船隻過來——而且要快。清晨四點,陸軍總部捎來了好消息,表示拉姆齊將軍會“儘速派遣他所能徵集到的許多小型船隻”。

  不過沒有船隻過來。四點十五分,停在瑪洛外海的“征服者號”驅逐艦發出無線電信號:“西面海灘迫切需要更多大小船艦。”六點四十分,“快活號”(Vivacious)驅逐艦提出相同請求:“亟須更多大小船艦。”

  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利斯准將再度撥了通電話,這次是打給帝國總參謀長迪爾將軍。他抱怨道,還是沒有船隻過來。拉帕訥外海上的韋克沃克將軍越來越著急。他派布希上校搭“青春女神號”回到多佛,親自說明派遣船隻和船員的必要性。

  到了下午三點,戈特本人也在努力。他首先致電龐德上將,然後打給迪爾將軍,指出仍然沒有船隻的蹤影。他再三強調,每一個鐘頭都至關緊要,分秒必爭。

  指揮部的人至少可以發牢騷,但在海灘上等候的部隊甚至無法享受這種滿足。皇家炮兵團的托德上尉在沙灘上蜷縮著,一夜無眠之後,他趁著第一道晨光凝望大海,只看到空蕩蕩一片。“看不到任何一艘船,”他在日記中寫道,“肯定出了什麼差錯。”

  在布賴迪訥,工兵柯爾斯“失望透頂”,無可奈何地勉強自己在沙丘上睡掉一整天。在瑪洛海灘,米克爾約翰牧師茫然不解。一整夜沒有空襲,卻也沒有任何人登船。他的腦海浮現一個可怕的想法:“難道海軍已經放棄我們了?”

  [1] 應指一戰期間風靡英國的進行曲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譯註同舟共濟

  在“麥爾坎號”驅逐艦上,海軍一級上尉伊恩·考克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海平面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黑點。“麥爾坎號”正載著整船士兵在返回多佛的路上,這是它的第三趟任務。這些黑點跟它逆向而行,正往敦刻爾克前進。那是五月三十日周四晚上。

  考克斯仔細端詳,黑點漸漸浮現出船隻的形狀。其中偶有幾艘體面的蒸汽船,例如往來朴次茅斯和懷特島之間的汽車渡輪,不過多半是各式各樣想像得到的小型船隻:海釣船、漂網漁船、觀光船……亮閃閃的白色遊艇、濺滿污泥的挖泥船、開放式馬達汽艇、拖曳著救生艇的拖船、掛著獨特棕色風帆的泰晤士河帆船、做工精緻的艙房遊艇、疏浚船、拖網漁船和鏽痕斑斑的平底船,還有朴次茅斯港口總監(Admiral Superintendent)那艘掛著流蘇、打著繩結的駁船。

  考克斯心裡霎時湧上一股驕傲。置身於此不再只是個任務,更是一份恩典與榮耀。他轉身面對被眼前景象嚇得一愣一愣的帆纜士官長,脫口吟誦出莎士比亞《亨利五世》劇中的聖克里斯賓節演說片段:而這會兒正躺在床上的英格蘭紳士,以後將埋怨命運,悔恨怎麼輪不到他上這兒來。

  小型船隻局和船務部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始於塔夫造船廠的小型船隻本來如涓滴細水,如今已匯聚成一股洪流。政府仍然沒有公開發布撤退消息,但是英格蘭是個小地方,風聲總有辦法傳入需要聽到消息的人耳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