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寥寥數語,非常好的讓崔石了解情況。

  崔石喉嚨「咕嚕嚕」的涌痰,上上不來、下下不去,艱澀的含糊問道:「楊玄感出兵偃師了?」

  樊子蓋點頭道:「昨天的事兒。楊玄感親統五萬大軍往偃師。河南郡太守裴弘策……」,他蹙著眉頭,道:「吳守正的信上是說,裴弘策狂妄的力主作戰,卻反為楊玄感大敗,被他按軍法斬了。」

  崔石難受的輕輕側身,嘆了口氣,道:「露出獠牙啦!」

  誠然。

  吳凡防備崔石、衛玄、樊子蓋,這三者何嘗不防備他呢?

  要知道比起崔石、衛玄、樊子蓋三人。若吳凡生出不軌之心,破壞力遠遠大過他們多矣。

  此前吳凡要離開洛陽去偃師,過分的朝衛玄帶來的兵馬伸手,一拿就是珍貴的一萬騎兵。衛玄輕易的答應下來,為什麼?還不是吳凡領軍離開,等同把家小全留在洛陽當人質!

  衛玄開口道:「吳守正不僅手握司隸州虎符。能調動司隸州境內所有軍隊,更有洛陽留守的官職。節制全部帝都周邊的官員,可謂軍政兩系皆無可辯駁的最高者。」

  衛玄的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吳凡有權利殺裴弘策,咱們干預不了,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另外一個是吳凡有權利命樊子蓋出擊,樊子蓋沒有權利拒絕。

  樊子蓋思忖了下,道:「楊玄感與吳守正對峙的五萬兵馬,精銳無疑。眼下他的本部大營不能說空虛,起碼留守的十萬兵馬戰鬥力不強……如果能擊潰他們,且燒毀他們賴以為生存的糧草,無亞於釜底抽薪,楊玄感叛軍必將全面崩毀。」

  崔石仰頭道:「十萬之眾,何其多也?攻打他們,定要抽調大半洛陽守備,一旦陷入泥潭,後果不堪設想啊!」

  樊子蓋道:「楊玄感部眾發展過快,人數過多,這也會造成他從黎陽等地掠奪來的、散盡家財弄來的兵甲、兵刃等遠遠不夠裝備。十萬數目聽起來很嚇人,但不過紙糊的老虎。」

  崔石看了眼樊子蓋,道:「萬一吳守正不能牽制住楊玄感呢?」

  樊子蓋篤信道:「不!從吳守正殺裴弘策的手段看,他要增加自己的兵權,那麼……他從衛公手下調遣走的,原屬於裴征西帳下的一萬騎兵,也會在他的垂涎範圍。他一定會驅使他們,不遺餘力的與楊玄感血拼,借楊玄感的手排除異己。」

  衛玄幫腔兒道:「襲擊楊玄感本部大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會增強我們的底氣,意義非同尋常。」

  崔石閉眼,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說道:「罷罷罷!文升、華宗,按你們說的辦吧!」

  ……

  兵力上的逐漸對等,叫楊玄感的優勢蕩然無存,同樣讓吳凡不再急於先發制人,他安安穩穩的屁股坐住,一點點兒的精心勾勒未來藍圖。

  相對的。

  楊玄感火燒眉毛了。

  聞樊子蓋率軍吳凡,兵出洛陽,直撲平陰老巢,楊玄感著急的招來李密商談,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建議楊玄感打偃師的是李密,可還沒有取得有效的戰果,後院兒出了大事兒,楊玄感怎能心平氣和?

  李密一邊心裡感慨楊玄感非人主,一邊嘴上說道:「明公,我們不能撤!」

  楊玄感氣哼哼的道:「平陰是我們的根基!」

  李密盯著楊玄感,道:「吳守正會眼睜睜的看著明公撤走回援嗎?不可能!再者,吳守正軍多輕騎快馬,我們貿然的撤走,只會被他尾隨擊潰!」

  楊玄感大聲道:「那你說怎麼辦?」

  李密抿抿嘴唇兒,道:「佯裝撤退,誘吳守正追擊,半路設伏,不計一切代價,一舉打垮吳守正、夷平偃師縣!好處有兩個,一,吳守正號稱無敵,名氣很大,堪跟靠山王並駕,擊敗他,我軍士氣會顯著提升。二,偃師是眼中釘、肉中刺,就算吳守正任由我們走,但樊子蓋那邊兒獲悉我軍歸返,難道他不會回洛陽?然後呢?重新形成我們礙於吳守正駐守偃師的掣肘,不敢去攻打洛陽,怕他在身後襲擊的固有局面。隨著時間的流逝,大軍受困,士氣低迷,糧草耗盡……身死族滅。」

  李密深沉的說道:「明公,我們已經被動了!不置之死地的一鼓作氣,破局而出,越往後越難!時間利朝廷,不利我們!」

  楊玄感猶猶豫豫,終究是信了李密。

  第六百四十二章 搓手指

  ……

  洛陽距離滎陽不遠,快馬加鞭三兩個時辰的光景就能到。

  郭嘉昨晚就到了滎陽郡城,不過他沒有進去,遠遠的轉悠徘徊,忍著秋日的風寒,露宿於荒郊野外,直到早晨才大張旗鼓的往城內行。

  滎陽太守鄭學得知吳凡麾下參軍踩到自己的地盤兒上,心裡琢磨不明白所來為何,倒也不怠慢的親自相應。

  說起來,光陰荏苒,世事無常。

  歸元年號的時候。

  吳凡擱滎陽郡任職鷹揚衛百戶所百戶,一上場就把愣頭青的本質展現的淋漓盡致,直接血腥的將滎陽的一個世家士族抄家滅族,威風不要太大。

  那會兒鄭學名義上掛著太守的名兒,實際上傀儡一隻,大權旁落當時的郡丞黃野手中。

  後來靠山王北伐燕國,以滎陽為糧草輜重囤積點,燕國細作聯合彌勒教殘黨放了把火兒,意圖阻止。

  結果鄭學聯絡、賄賂吳凡,把矛頭對準了黃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