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自後方響起,謝朗回首,是薛蘅與呂青。薛蘅披了鎧甲,手持一桿長槍,呂青則握了一根白木大棒。
謝朗看著薛蘅,百感交集。然而此時此刻,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二人對望著微笑了一下,又轉過頭,神情肅然地凝視著前方。
這是一場精銳對抗精銳的戰鬥。
丹王的先鋒軍,多年來縱橫糙原大漠,所向披靡,令各遊牧民族聞風喪膽。
謝朗的虎翼營,則是自四年前的殷丹之戰後迅速崛起的生力軍,以熱血少年的無畏勇氣屢立戰功,令聞者膽寒、見者生怯。
丹軍先鋒軍一入視線,謝朗便不假思索地催動坐騎,手持長槍衝殺過去。由於驍衛軍迎戰的地方恰好選在距大道拐彎處數十步的地方,丹軍來不及彀弓搭箭,驍衛軍已然殺近。喊殺聲四起,一萬餘人開始了近身的肉搏戰。
謝朗在中,薛蘅在左,呂青在右。三人以掣電奔雷的速度,直奔丹軍大將結骨。謝朗馳得極快,手中長槍如龍出海,威力無儔,每一槍攻出,均有丹兵應聲倒地。
距結骨只十餘步時,謝朗如平地乍起一聲轟雷似地大喝一聲,“著!”挺槍直刺結骨胸前。薛蘅與呂青則左挑右擊,替他擋住紛涌而來的丹兵。
結骨久經沙場、弓馬嫻熟,他毫不慌亂,雙手揚起,“蓬!”狼牙棒架住謝朗的長槍,二人身形同時微微搖晃。
謝朗先一步調順真氣,長槍收回,再刺結骨腹肋。結骨後仰,身軀緊貼著馬背,避過謝朗攻勢,右手狼牙棒順勢往上一撩,盪開謝朗長槍。
雙方再過十餘招,謝朗招招奪命,結骨左擋右絀,略顯被動。結骨手下將領看出謝朗有薛呂二人相護,招式只攻不守,便紛紛策馬殺來,纏住薛呂二人。
薛呂二人各被數十名丹兵纏住,謝朗槍法開始有攻有守,但仍銳不可擋,結骨被他殺得步步後退。
小武子和小柱子率領著親兵,緊隨謝朗,這數百人矯若游龍,“謝”字大旗揮舞到哪裡,丹兵便往兩邊潰散。
這日天氣晴朗,空中沒有一絲浮雲。晌午盛烈的陽光照著戰場上遍起的塵埃,滿天灰塵間,喊殺聲如同陣陣風雷。
結骨擋不住謝朗如下山猛虎般的鋒芒,狼牙棒急舞幾招,拉馬急遽後退,大聲喝令。丹兵便開始以五十騎為一組,來回沖踏,企圖將虎翼營分割開來。
謝朗回頭向握著帥旗的小武子喝道:“跟住我!”
小武子卻滿面痛苦之色,謝朗低頭一看,才見他的靴筒中不停有血湧出來,原來是他的小腿肚子中了一刀。
薛蘅手中槍芒大盛,逼退圍攻之人,凌空掠來。她抓起小武子,扔到小柱子馬上,自己躍上小武子的座騎,擎過帥旗,道:“我來!”
謝朗只覺全身毛孔都充滿了鬥志,大笑道:“好!”
薛蘅左手高擎帥旗,右手長槍挑開來襲丹兵,跟在謝朗身後左右衝擊。分散的殷軍將士開始向帥旗聚攏,一陣搏殺後,會合的士兵越來越多,好似無數股小溪漸漸匯聚成河流,跟在薛謝二人馬後,衝鋒陷陣,銳不可擋。
這樣一來,丹兵陷入了被動,等到謝朗身邊匯聚了上千人,丹兵的“分割”戰術已告失敗。
結骨見勢不妙,命部下吹響後撤的號角,丹兵開始後退。謝朗知丹軍大軍正往南來,不敢再追,於是也命鳴金收兵。
這番阻擊戰,虎翼營略占上風。更重要的是,他們爭取了將近一個時辰的時間,等他們撤回左家堡前,防禦工事已砌了大半人高,弓弩手也各自就位,掩在防禦工事之後。
謝朗根據經驗判斷,丹王主力將於半個時辰後到達。他命虎翼營的將士稍作歇整,將同樣也疲憊了的戰馬牽去左家堡南面的河灘處飲水。
他親自將平王的紫色王旗插在左家堡的碉樓上,回過頭來,薛蘅靜靜地遞上一個水囊。
謝朗廝殺這麼久,喉嚨正渴得象要冒出青煙。他接過水囊,“咕咚”灌入喉中,薛蘅看著他滾動的喉結,還有肌膚上豆大的汗珠,終忍不住輕聲道:“慢點喝,別一下子喝急了。”
謝朗放下水囊,抹去嘴邊水珠,看著薛蘅,眼神炙熱滾燙,如同頭頂的烈日一般。
薛蘅沒有避開他的目光,溫柔地看著他。
謝朗心中歡喜,恨不得迎風大叫,他跳到碉樓前的土垛上坐下,薛蘅靜靜地坐在他身邊。
二人遠眺北面,丹軍先鋒軍也正在歇整,以二人的目力,隱約可見北面地平線上,正揚起鋪天蓋地的塵埃。
“蘅姐。”
“嗯。”
“你說丹王一到,是馬上發動進攻,還是會紮營觀望?”
薛蘅想了想,道:“丹王定會派出主力試探一番,再作決定。”
“那就是今天還會有一場惡戰了?”
薛蘅正要說話,忽聽空中傳來熟悉的雕鳴,謝朗抬頭,正是大白。他不由罵了聲,“臭小子,讓你找蘅姐,你比我還慢!”
大白向下俯衝,謝朗看清與它並肩撲下的黑影,笑罵道:“原來你是去找小黑了!算你有出息!”
薛蘅與小黑分開多日,此刻重逢,小黑撲入她胸前,不停大叫。
二人各自與大白小黑嘻弄,享受著這激戰來臨之前片刻的寧靜。待遙見丹軍主力已與其先鋒軍會合,謝朗站起身來,嘴角微微揚起:“蘅姐,你在這裡休息,我去去就回。”
薛蘅沒有答話,手卻握上了長槍。謝朗嘻嘻一笑,作了個手勢。
“薛女俠,請!”
一零八、陣列七星
黃昏時分,丹軍試探性的攻擊終告結束,驍衛軍也退回防禦工事之後。
在下午這場激烈的戰鬥之中,驍衛軍一部分士兵換上神武軍與寧朔軍的軍服,他們在謝朗和薛蘅的帶領下,以陣形應戰,攻守有章,進退有據,丹軍雖以數倍兵力衝擊,卻始終無法突到左家堡前。
雙方將士都疲憊不堪時,丹軍終於吹響收兵的號角。
謝朗看過傷兵的傷勢,才登上堡頂。薛蘅正沐著金色的夕陽,遠遠眺望丹軍營地。
聽到謝朗走近,她並不回頭,道:“三天之後,可能會刮西北風。”
謝朗一驚,道:“他們打算火攻?”
“嗯。”薛蘅道:“他們正調來推車、干荻、麥稈,這是可以看得見的,其餘一些用布覆蓋著的,當是硫磺等易燃之物。”
謝朗心中一沉,正竭力想著對策,目光投在薛蘅沉靜的側面,忽地心中一動,笑道:“薛女俠定有法子的,是不是?”
薛蘅瞪了他一眼,謝朗被她這一眼瞪得渾身舒坦,長身一揖,“驍衛軍謝朗,求薛女俠賜下良策!”
薛蘅扭身就走,謝朗連忙跟上,二人下到左家堡一層存放兵器弓弩的房間,薛蘅從雜亂的屋角拾起一樣東西,遞給謝朗。
謝朗看了半天,疑道:“流星弩?”
“是。”
“這種弩雖然威力強大,射程極遠,但換箭時間過長,且需十來個人同時施射,反而不利於騎兵作戰,加上製作又麻煩,不是早就棄用了嗎?”
薛蘅側頭看著他,道:“我們眼下就取它‘射程極遠’這一個優點。”見謝朗還不明白,她輕聲提醒,“這堡內不是還存有桐油嗎?”
謝朗明白過來,喜道:“是是是,丹軍想以火攻,我們就讓他們引火燒身!”
二人從房間出來,忽見外面跪著一百餘人,不由一愣。薛蘅看向為首的尚族長,道:“族長,你們怎麼還沒走?”
尚族長道:“謝將軍,請您收下他們吧。”
謝朗忙道:“族長,你們還是趕緊往南走,只要走到漁州以南,就會安全。他們沒有經過訓練,我不會收的。”
“謝將軍,薛閣主,我這就要帶著其他的族人南下。可這些孩子,他們都有親人死在丹賊手中,都想報仇雪恨,還請謝將軍收下他們。”
尚族長身後的少年仰起頭來,大聲道:“將軍,我早就想從軍殺敵了。我們受盡了戰爭之苦,若不把丹軍徹底擊敗,赤水原的百姓永無寧日,還請將軍收下我們!”說著呯呯叩頭。
謝朗看著他面上的渴切之情,仿佛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道:“可一旦從軍,隨時都有陣亡的危險,你想清楚了嗎?”
少年神情堅決地說道:“想清楚了。承薛閣主和謝將軍的大恩,我們才有了活路,這條命是我們賺回來的。現在族人能活命,我們也再無牽掛,願以這條性命,殺盡丹賊,為死去的親人報仇!”
謝朗看著這一張張熱切的面容,慨然道:“好!我今天就收下你們,日後再到兵部報備!若立下戰功,定讓你們親自將親人接回赤水原!”
眾人大喜,尚族長又上來給薛蘅跪下。薛蘅忙將他扶起,尚族長抹淚道:“閣主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只能日夜祈禱,求菩薩保佑閣主平平安安……”
這夜,風涼如水。謝朗與薛蘅坐在左家堡的堡頂,才終於有時間將別後的事情向她一一講述。
薛蘅這才知道,當日謝朗與平王等人會合後,陸元貞定下“間中間”的計策,其中一條假風聲便是平王正在金野一帶作戰,薛蘅與柔嘉都是聽到了這樣的假風聲,才往金野一行,這才落入摩罕之手。
薛蘅也終於明白了燕雲關“失守”的真相,謝朗還告訴她,平王聽了柔嘉轉述的話後,已緊急派出裴無忌,與庫莫奚人進行接觸。現在平王正率主力往西行進,而他留給謝朗的,便只是這三萬人馬以及僅夠他們支撐七天的口糧。
聽到陸元貞陣亡,薛蘅默然良久,低低地嘆了一聲,喃喃念道:“他日痛飲得勝酒,遙舉金杯少一人……”
謝朗心中一酸,輕聲道:“蘅姐。”
“嗯。”
“為了不讓小陸子飲恨九泉,我們就是死,也要在這裡堅守七天。”
薛蘅點頭,卻只有簡單的一個字,“好。”
夜風徐來,驍衛軍將士正低聲唱著一首戰歌。
“燕山大漠,烽火未休。
將軍百戰,寶刀何求?
生當作歡,死亦無懼,
看我男兒,斬盡胡虜,
鐵馬歸來,飲金樽酒!”
二人並肩坐在土垛上,靜靜地聽著這歌聲,望著滿天星斗。謝朗始終沒有問薛蘅,她為什麼會來到邊疆。
謝朗看著薛蘅,百感交集。然而此時此刻,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二人對望著微笑了一下,又轉過頭,神情肅然地凝視著前方。
這是一場精銳對抗精銳的戰鬥。
丹王的先鋒軍,多年來縱橫糙原大漠,所向披靡,令各遊牧民族聞風喪膽。
謝朗的虎翼營,則是自四年前的殷丹之戰後迅速崛起的生力軍,以熱血少年的無畏勇氣屢立戰功,令聞者膽寒、見者生怯。
丹軍先鋒軍一入視線,謝朗便不假思索地催動坐騎,手持長槍衝殺過去。由於驍衛軍迎戰的地方恰好選在距大道拐彎處數十步的地方,丹軍來不及彀弓搭箭,驍衛軍已然殺近。喊殺聲四起,一萬餘人開始了近身的肉搏戰。
謝朗在中,薛蘅在左,呂青在右。三人以掣電奔雷的速度,直奔丹軍大將結骨。謝朗馳得極快,手中長槍如龍出海,威力無儔,每一槍攻出,均有丹兵應聲倒地。
距結骨只十餘步時,謝朗如平地乍起一聲轟雷似地大喝一聲,“著!”挺槍直刺結骨胸前。薛蘅與呂青則左挑右擊,替他擋住紛涌而來的丹兵。
結骨久經沙場、弓馬嫻熟,他毫不慌亂,雙手揚起,“蓬!”狼牙棒架住謝朗的長槍,二人身形同時微微搖晃。
謝朗先一步調順真氣,長槍收回,再刺結骨腹肋。結骨後仰,身軀緊貼著馬背,避過謝朗攻勢,右手狼牙棒順勢往上一撩,盪開謝朗長槍。
雙方再過十餘招,謝朗招招奪命,結骨左擋右絀,略顯被動。結骨手下將領看出謝朗有薛呂二人相護,招式只攻不守,便紛紛策馬殺來,纏住薛呂二人。
薛呂二人各被數十名丹兵纏住,謝朗槍法開始有攻有守,但仍銳不可擋,結骨被他殺得步步後退。
小武子和小柱子率領著親兵,緊隨謝朗,這數百人矯若游龍,“謝”字大旗揮舞到哪裡,丹兵便往兩邊潰散。
這日天氣晴朗,空中沒有一絲浮雲。晌午盛烈的陽光照著戰場上遍起的塵埃,滿天灰塵間,喊殺聲如同陣陣風雷。
結骨擋不住謝朗如下山猛虎般的鋒芒,狼牙棒急舞幾招,拉馬急遽後退,大聲喝令。丹兵便開始以五十騎為一組,來回沖踏,企圖將虎翼營分割開來。
謝朗回頭向握著帥旗的小武子喝道:“跟住我!”
小武子卻滿面痛苦之色,謝朗低頭一看,才見他的靴筒中不停有血湧出來,原來是他的小腿肚子中了一刀。
薛蘅手中槍芒大盛,逼退圍攻之人,凌空掠來。她抓起小武子,扔到小柱子馬上,自己躍上小武子的座騎,擎過帥旗,道:“我來!”
謝朗只覺全身毛孔都充滿了鬥志,大笑道:“好!”
薛蘅左手高擎帥旗,右手長槍挑開來襲丹兵,跟在謝朗身後左右衝擊。分散的殷軍將士開始向帥旗聚攏,一陣搏殺後,會合的士兵越來越多,好似無數股小溪漸漸匯聚成河流,跟在薛謝二人馬後,衝鋒陷陣,銳不可擋。
這樣一來,丹兵陷入了被動,等到謝朗身邊匯聚了上千人,丹兵的“分割”戰術已告失敗。
結骨見勢不妙,命部下吹響後撤的號角,丹兵開始後退。謝朗知丹軍大軍正往南來,不敢再追,於是也命鳴金收兵。
這番阻擊戰,虎翼營略占上風。更重要的是,他們爭取了將近一個時辰的時間,等他們撤回左家堡前,防禦工事已砌了大半人高,弓弩手也各自就位,掩在防禦工事之後。
謝朗根據經驗判斷,丹王主力將於半個時辰後到達。他命虎翼營的將士稍作歇整,將同樣也疲憊了的戰馬牽去左家堡南面的河灘處飲水。
他親自將平王的紫色王旗插在左家堡的碉樓上,回過頭來,薛蘅靜靜地遞上一個水囊。
謝朗廝殺這麼久,喉嚨正渴得象要冒出青煙。他接過水囊,“咕咚”灌入喉中,薛蘅看著他滾動的喉結,還有肌膚上豆大的汗珠,終忍不住輕聲道:“慢點喝,別一下子喝急了。”
謝朗放下水囊,抹去嘴邊水珠,看著薛蘅,眼神炙熱滾燙,如同頭頂的烈日一般。
薛蘅沒有避開他的目光,溫柔地看著他。
謝朗心中歡喜,恨不得迎風大叫,他跳到碉樓前的土垛上坐下,薛蘅靜靜地坐在他身邊。
二人遠眺北面,丹軍先鋒軍也正在歇整,以二人的目力,隱約可見北面地平線上,正揚起鋪天蓋地的塵埃。
“蘅姐。”
“嗯。”
“你說丹王一到,是馬上發動進攻,還是會紮營觀望?”
薛蘅想了想,道:“丹王定會派出主力試探一番,再作決定。”
“那就是今天還會有一場惡戰了?”
薛蘅正要說話,忽聽空中傳來熟悉的雕鳴,謝朗抬頭,正是大白。他不由罵了聲,“臭小子,讓你找蘅姐,你比我還慢!”
大白向下俯衝,謝朗看清與它並肩撲下的黑影,笑罵道:“原來你是去找小黑了!算你有出息!”
薛蘅與小黑分開多日,此刻重逢,小黑撲入她胸前,不停大叫。
二人各自與大白小黑嘻弄,享受著這激戰來臨之前片刻的寧靜。待遙見丹軍主力已與其先鋒軍會合,謝朗站起身來,嘴角微微揚起:“蘅姐,你在這裡休息,我去去就回。”
薛蘅沒有答話,手卻握上了長槍。謝朗嘻嘻一笑,作了個手勢。
“薛女俠,請!”
一零八、陣列七星
黃昏時分,丹軍試探性的攻擊終告結束,驍衛軍也退回防禦工事之後。
在下午這場激烈的戰鬥之中,驍衛軍一部分士兵換上神武軍與寧朔軍的軍服,他們在謝朗和薛蘅的帶領下,以陣形應戰,攻守有章,進退有據,丹軍雖以數倍兵力衝擊,卻始終無法突到左家堡前。
雙方將士都疲憊不堪時,丹軍終於吹響收兵的號角。
謝朗看過傷兵的傷勢,才登上堡頂。薛蘅正沐著金色的夕陽,遠遠眺望丹軍營地。
聽到謝朗走近,她並不回頭,道:“三天之後,可能會刮西北風。”
謝朗一驚,道:“他們打算火攻?”
“嗯。”薛蘅道:“他們正調來推車、干荻、麥稈,這是可以看得見的,其餘一些用布覆蓋著的,當是硫磺等易燃之物。”
謝朗心中一沉,正竭力想著對策,目光投在薛蘅沉靜的側面,忽地心中一動,笑道:“薛女俠定有法子的,是不是?”
薛蘅瞪了他一眼,謝朗被她這一眼瞪得渾身舒坦,長身一揖,“驍衛軍謝朗,求薛女俠賜下良策!”
薛蘅扭身就走,謝朗連忙跟上,二人下到左家堡一層存放兵器弓弩的房間,薛蘅從雜亂的屋角拾起一樣東西,遞給謝朗。
謝朗看了半天,疑道:“流星弩?”
“是。”
“這種弩雖然威力強大,射程極遠,但換箭時間過長,且需十來個人同時施射,反而不利於騎兵作戰,加上製作又麻煩,不是早就棄用了嗎?”
薛蘅側頭看著他,道:“我們眼下就取它‘射程極遠’這一個優點。”見謝朗還不明白,她輕聲提醒,“這堡內不是還存有桐油嗎?”
謝朗明白過來,喜道:“是是是,丹軍想以火攻,我們就讓他們引火燒身!”
二人從房間出來,忽見外面跪著一百餘人,不由一愣。薛蘅看向為首的尚族長,道:“族長,你們怎麼還沒走?”
尚族長道:“謝將軍,請您收下他們吧。”
謝朗忙道:“族長,你們還是趕緊往南走,只要走到漁州以南,就會安全。他們沒有經過訓練,我不會收的。”
“謝將軍,薛閣主,我這就要帶著其他的族人南下。可這些孩子,他們都有親人死在丹賊手中,都想報仇雪恨,還請謝將軍收下他們。”
尚族長身後的少年仰起頭來,大聲道:“將軍,我早就想從軍殺敵了。我們受盡了戰爭之苦,若不把丹軍徹底擊敗,赤水原的百姓永無寧日,還請將軍收下我們!”說著呯呯叩頭。
謝朗看著他面上的渴切之情,仿佛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道:“可一旦從軍,隨時都有陣亡的危險,你想清楚了嗎?”
少年神情堅決地說道:“想清楚了。承薛閣主和謝將軍的大恩,我們才有了活路,這條命是我們賺回來的。現在族人能活命,我們也再無牽掛,願以這條性命,殺盡丹賊,為死去的親人報仇!”
謝朗看著這一張張熱切的面容,慨然道:“好!我今天就收下你們,日後再到兵部報備!若立下戰功,定讓你們親自將親人接回赤水原!”
眾人大喜,尚族長又上來給薛蘅跪下。薛蘅忙將他扶起,尚族長抹淚道:“閣主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只能日夜祈禱,求菩薩保佑閣主平平安安……”
這夜,風涼如水。謝朗與薛蘅坐在左家堡的堡頂,才終於有時間將別後的事情向她一一講述。
薛蘅這才知道,當日謝朗與平王等人會合後,陸元貞定下“間中間”的計策,其中一條假風聲便是平王正在金野一帶作戰,薛蘅與柔嘉都是聽到了這樣的假風聲,才往金野一行,這才落入摩罕之手。
薛蘅也終於明白了燕雲關“失守”的真相,謝朗還告訴她,平王聽了柔嘉轉述的話後,已緊急派出裴無忌,與庫莫奚人進行接觸。現在平王正率主力往西行進,而他留給謝朗的,便只是這三萬人馬以及僅夠他們支撐七天的口糧。
聽到陸元貞陣亡,薛蘅默然良久,低低地嘆了一聲,喃喃念道:“他日痛飲得勝酒,遙舉金杯少一人……”
謝朗心中一酸,輕聲道:“蘅姐。”
“嗯。”
“為了不讓小陸子飲恨九泉,我們就是死,也要在這裡堅守七天。”
薛蘅點頭,卻只有簡單的一個字,“好。”
夜風徐來,驍衛軍將士正低聲唱著一首戰歌。
“燕山大漠,烽火未休。
將軍百戰,寶刀何求?
生當作歡,死亦無懼,
看我男兒,斬盡胡虜,
鐵馬歸來,飲金樽酒!”
二人並肩坐在土垛上,靜靜地聽著這歌聲,望著滿天星斗。謝朗始終沒有問薛蘅,她為什麼會來到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