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憶君不是為她自己,她是為羅大嬸和子君傳一句話,“臨來時,阿娘囑咐過,務必請你和表兄回涼州一趟。不管怎麼說,她和馮姨媽一母同胞,相依為命長大。過去的事她全忘了,也請阿姐和表兄不要放在心上。”
青蘿扶著廊柱佇立,肩頭微抖,擠出一句知道了,人已經走遠。
順著青蘿遠去的方向,迎春花盛開的地方有一處小院,柳嫣然自被接回尚府就靜養在那裡,聽說她堅持要為老國公守孝三年,靜安長公主也便依了。
憶君漫無目地在府里閒逛大半天,等世子夫人理清雜事派人請回她,見面頭一句嗔怪她就知道躲清閒。
“我呀,既不會說,又辦不來事,沒有阿嫂這麼能幹,只好當個廢人。”憶君自嘲道。
世子夫人莞爾,“別人想要你這份清閒還不能夠,得了便宜還要賣乖。再說你又不是真的當閒人,軍中那批機弩是何人的功勞還要我再夸一句。”
憶君喝著茶,問起袁七娘的事。
事情過去好久,兒子也平安生下,世子夫人說起來仍是恨得牙癢,譏諷袁家窩裡鬥。
“你是不知道,七娘的心眼多得像馬蜂窩,袁六娘沒出閣時著了她的道,嫁到裕王府一年多也沒傳出喜信,她死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一輩子都沒法生育,更不知道堂妹同謀裕王,時時刻刻要廢了她。正好夏皇后也嫌袁家沒落,他們打算等裕王登大位後再換一個名門貴女做皇后,誰還管袁六娘的死活。”
憶君垂眸搖一搖頭,世子夫人輕拍她的手背安慰道:“你也不必心傷,咱們心慈手軟,別人就會欺到頭上。我的珍娘、歡郎,你的雀奴長大後不會像他們這樣爭鬥就成了。”
她要跟著尚坤遠走涼州,將來孩子們也會在那裡紮根,憶君是這樣想的。
☆、第138章
憶君從國公府回來,先去見過晉陽大長公主,對著老人一五一十說出那邊府里發生的事。就在早上的功夫,族裡派人清點出尚培幾人的私產,連夜將他們趕出京城,派往嶺南偏僻之地,一應家小全都要跟著去。袁七娘該要自求多福,盼著路上世子夫人對她網開一面。
晉陽大長公主守在熟睡的曾孫女身邊,握著雀奴的小手,不時點點頭,“家裡有這麼一個害群之馬,日夜存著謀害人的心思,挑唆串話無所不能,早點了結了才好。你和泰寧要做幾十年的妯娌,論長序尊卑,應以她為先,可你心裡要有主意,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讓人牽著鼻子走,替平安奴守好後宅,也替雀奴……”
老人微笑著低頭看一眼雀奴,接著說:“也要用心教導自個的孩子,以後不止雀奴一個,你們膝下理應多添幾個兒女。”
憶君點頭,“我明白,想趁著在京里的機會,多討教學習,免得再出去時慌手慌腳,應付不來外面那些官家夫人。”
晉陽大長公主聽了,喚進雲尚儀,命帶著憶君先打點府里的中饋雜務。大宅門的中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到應付各個場面上的人,小到應對家中奴僕,單靠機靈可不行,還要有眼力勁,處事要把握好分寸,做到張馳有度。
如此一來,憶君更沒多少閒功夫,帶著一摞帳冊子先回聆風院,問起侍婢們,都說郎君一直沒回來。
阿宣捧上新沏的茶,偷偷耳語,“郎君剛才叫阿苒姐姐過去,聽說是十六郎今天在府里。”
尚顯?大概尚坤要撮合兩人的婚事,可聽說尚顯憑藉去年救駕的功勞,已在太子身邊得著重用,想娶一個中等人家的女兒不成問題,回過頭又來求娶阿苒,以前也沒見他對阿苒有多上心。
憶君有絲困惑,晚上去白起堂里接雀奴,正好尚坤也忙完正事,在那裡逗女兒發笑,晉陽大長公主歪在迎枕上,似睡非睡聽孫兒、曾孫女的笑聲,嘴角也噙著一絲笑意。
“臭丫頭,瞧你娘親來了。”尚坤抱起女兒,抓起她的小手指指向門口的憶君,背後挨祖母一記拳頭。
“雀奴每天洗澡,身上哪裡有半點臭味,倒是你,越長越邋遢,鬍子拉碴叫人看不下去。”晉陽大長公主護短,有了雀奴,頭一回嫌棄起尚坤。
尚坤確實頂著一臉的鬍子,孝期不足百天,不能剃鬚剪髮,他也不想,也是沒法子。
憶君竊笑,伸手抱過雀奴,孩子每天在長,她總有種抱不動的感覺。
又說了幾句頑笑話,看著晉陽大長公主睡意沉沉,尚坤這才帶著她們母女兩人出來,照例是先把人送回聆風院看著睡下,他再回自己住的小院。
每天這個時辰都是雀奴洗澡的時間,憶君給她解開衣帶,她已經躺著咯咯在笑,歡騰得不行,圓眼睛明亮,胖手胖腳丫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尚坤也除下外袍,只穿著散腳綢褲,抱起扒得光溜溜的女兒進到湯泉里,溫熱的泉水沒過父女兩個,他用手托著雀奴讓她在水裡自己遊動。
雀奴也是在水裡習慣了,慢慢地能游兩下,等到洗完抱出水面,她哼哼唧唧不高興。
“又一個天生愛水的,等了回涼州,看你們父女到哪裡成天泡湯泉。”憶君邊給女兒穿衣裳打趣他們。
“涼州城北就有,回頭在那邊建個別院,隔三岔五帶雀奴過去,還愁她沒地方洗洗泉?”尚坤爬在池邊,眼睛盯著一大一小兩個人。
“我帶雀奴先去睡,你也早點出來。”憶君回頭眨一下眼睛,逗笑了尚坤,等他出去,鮫紗帳里小嬰兒睡夢甜甜,大的那個側躺著輕輕拍著雀奴,床角羊角宮燈朦朧,是如此地安靜溫馨。
尚坤赤腳走過厚織毯,無聲地穿過屋子,來到床邊。
“阿苒的事定下了?何時備著她出嫁?”憶君抬頭問一句。
“定下了”,尚坤淡淡道,“阿苒起先不大願意,,說怕身份低微,配不上阿顯如今千牛衛備身的身份,阿顯一再誠心求娶,她才應下。”
阿苒的終身有了著落,憶君也能放下心,尚坤始終不肯放阿苒再上來服侍,那個機靈的婢女日漸消沉,大家都覺得不落忍。
問完別人的事,憶君越過雀奴握住他的手,靜靜相望。她有了困意,又不想睡著;等她睡下了,他又要走,憶君捨不得。
“你搬回來罷,我和雀奴原挪到東廂去,一家人在一個院裡,早晚都能見面,離得那麼遠,我想見也見不到。”憶君撒嬌。
尚坤笑了,百米也叫遠,阿圓比他還要粘乎人。
“好!”他有求必應,手指撫過她的臉龐,看著人閉上眼睛睡去,真是不捨得離開。
暗夜中,紫薇樹吐新枝的聲音傳入耳中,尚坤依稀能看見枝芽撐破枯樹皮,露出一點新綠。他自小生活在聆風院裡,熟悉這裡的一糙一木,任何一個春天都沒有今年春時這樣美好。
站在院中石拱橋上,回望正屋安然沉靜,尚坤無聲微笑,轉過身背影消失在濃濃夜色中。
☆、第139章柳嫣然番外
圓月清輝,廳內點著數十枝如小兒臂粗的紅燭,也是亮如白晝,酒至半酣,人多已半醉,平時不曾吐露的話和形態一一顯現,醜態畢出,這般場面柳嫣然見怪不怪。
她也吃了幾杯酒,頭暈眼花,恍恍惚惚聽見有個男人提議想看柳姬舞一曲,柳嫣然的酒醒了一大半,半掩面龐輕聲嬌笑:“妾已醉了,王爺千萬別讓妾在人前出醜。”
美人如花,何況柳嫣然這樣傾國傾國色,一笑一顰風態非常人可比,在場的男子十個里有八個早已看得呆了。
裕王放肆大笑,放浪形骸,半摟著柳嫣然的肩頭,佳人在懷,手中不離杯盞,與在座的賓客嬉笑怒罵,眼睛卻始終保持清明。
柳嫣然不是當初那個無知的小女孩,清楚自己在這花廳里的身份和作用,她帶笑推開裕王,借更衣的名義出來透口氣,披上雪白的狐裘,柳嫣然心中自嘲她就是京中盛傳的狐狸精。
院裡正落著雪,隔著朦朧的燈火,飄飄灑灑好不愜意,避開酒氣奢靡的正廳,她穿梭在遊廊里,漫無目地,不知該往何處去。
“王妃在前面,看樣子等著夫人過去。”身邊的侍婢小聲提點,柳嫣然輕點一下頭,見沒地方可避開,緩緩走到裕王妃面前行禮。
蹲了好半天,聽不到發話叫起,倒也是常有的事,她自已站起來,立在一旁不說話,低眉順眼,讓人挑不出錯處。
進府有小半年,每每與柳姬正面對上,吃虧的那個人總是裕王妃。
裕王日夜縱情聲色,初冬才下第一場雪,迫不及待宣來一眾狐朋狗友,從午後玩樂到子夜時分,還不見有散的跡像。
絲竹聲彌散到府中各個院落,廳中的人貪圖享樂徹夜不眠,深閨的人卻因孤寂無法入眠。
裕王妃不想闖進去自討沒趣,她也是睡不著,帶著幾個心腹出來賞雪,不巧碰見柳姬。
青蘿扶著廊柱佇立,肩頭微抖,擠出一句知道了,人已經走遠。
順著青蘿遠去的方向,迎春花盛開的地方有一處小院,柳嫣然自被接回尚府就靜養在那裡,聽說她堅持要為老國公守孝三年,靜安長公主也便依了。
憶君漫無目地在府里閒逛大半天,等世子夫人理清雜事派人請回她,見面頭一句嗔怪她就知道躲清閒。
“我呀,既不會說,又辦不來事,沒有阿嫂這麼能幹,只好當個廢人。”憶君自嘲道。
世子夫人莞爾,“別人想要你這份清閒還不能夠,得了便宜還要賣乖。再說你又不是真的當閒人,軍中那批機弩是何人的功勞還要我再夸一句。”
憶君喝著茶,問起袁七娘的事。
事情過去好久,兒子也平安生下,世子夫人說起來仍是恨得牙癢,譏諷袁家窩裡鬥。
“你是不知道,七娘的心眼多得像馬蜂窩,袁六娘沒出閣時著了她的道,嫁到裕王府一年多也沒傳出喜信,她死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一輩子都沒法生育,更不知道堂妹同謀裕王,時時刻刻要廢了她。正好夏皇后也嫌袁家沒落,他們打算等裕王登大位後再換一個名門貴女做皇后,誰還管袁六娘的死活。”
憶君垂眸搖一搖頭,世子夫人輕拍她的手背安慰道:“你也不必心傷,咱們心慈手軟,別人就會欺到頭上。我的珍娘、歡郎,你的雀奴長大後不會像他們這樣爭鬥就成了。”
她要跟著尚坤遠走涼州,將來孩子們也會在那裡紮根,憶君是這樣想的。
☆、第138章
憶君從國公府回來,先去見過晉陽大長公主,對著老人一五一十說出那邊府里發生的事。就在早上的功夫,族裡派人清點出尚培幾人的私產,連夜將他們趕出京城,派往嶺南偏僻之地,一應家小全都要跟著去。袁七娘該要自求多福,盼著路上世子夫人對她網開一面。
晉陽大長公主守在熟睡的曾孫女身邊,握著雀奴的小手,不時點點頭,“家裡有這麼一個害群之馬,日夜存著謀害人的心思,挑唆串話無所不能,早點了結了才好。你和泰寧要做幾十年的妯娌,論長序尊卑,應以她為先,可你心裡要有主意,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讓人牽著鼻子走,替平安奴守好後宅,也替雀奴……”
老人微笑著低頭看一眼雀奴,接著說:“也要用心教導自個的孩子,以後不止雀奴一個,你們膝下理應多添幾個兒女。”
憶君點頭,“我明白,想趁著在京里的機會,多討教學習,免得再出去時慌手慌腳,應付不來外面那些官家夫人。”
晉陽大長公主聽了,喚進雲尚儀,命帶著憶君先打點府里的中饋雜務。大宅門的中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到應付各個場面上的人,小到應對家中奴僕,單靠機靈可不行,還要有眼力勁,處事要把握好分寸,做到張馳有度。
如此一來,憶君更沒多少閒功夫,帶著一摞帳冊子先回聆風院,問起侍婢們,都說郎君一直沒回來。
阿宣捧上新沏的茶,偷偷耳語,“郎君剛才叫阿苒姐姐過去,聽說是十六郎今天在府里。”
尚顯?大概尚坤要撮合兩人的婚事,可聽說尚顯憑藉去年救駕的功勞,已在太子身邊得著重用,想娶一個中等人家的女兒不成問題,回過頭又來求娶阿苒,以前也沒見他對阿苒有多上心。
憶君有絲困惑,晚上去白起堂里接雀奴,正好尚坤也忙完正事,在那裡逗女兒發笑,晉陽大長公主歪在迎枕上,似睡非睡聽孫兒、曾孫女的笑聲,嘴角也噙著一絲笑意。
“臭丫頭,瞧你娘親來了。”尚坤抱起女兒,抓起她的小手指指向門口的憶君,背後挨祖母一記拳頭。
“雀奴每天洗澡,身上哪裡有半點臭味,倒是你,越長越邋遢,鬍子拉碴叫人看不下去。”晉陽大長公主護短,有了雀奴,頭一回嫌棄起尚坤。
尚坤確實頂著一臉的鬍子,孝期不足百天,不能剃鬚剪髮,他也不想,也是沒法子。
憶君竊笑,伸手抱過雀奴,孩子每天在長,她總有種抱不動的感覺。
又說了幾句頑笑話,看著晉陽大長公主睡意沉沉,尚坤這才帶著她們母女兩人出來,照例是先把人送回聆風院看著睡下,他再回自己住的小院。
每天這個時辰都是雀奴洗澡的時間,憶君給她解開衣帶,她已經躺著咯咯在笑,歡騰得不行,圓眼睛明亮,胖手胖腳丫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尚坤也除下外袍,只穿著散腳綢褲,抱起扒得光溜溜的女兒進到湯泉里,溫熱的泉水沒過父女兩個,他用手托著雀奴讓她在水裡自己遊動。
雀奴也是在水裡習慣了,慢慢地能游兩下,等到洗完抱出水面,她哼哼唧唧不高興。
“又一個天生愛水的,等了回涼州,看你們父女到哪裡成天泡湯泉。”憶君邊給女兒穿衣裳打趣他們。
“涼州城北就有,回頭在那邊建個別院,隔三岔五帶雀奴過去,還愁她沒地方洗洗泉?”尚坤爬在池邊,眼睛盯著一大一小兩個人。
“我帶雀奴先去睡,你也早點出來。”憶君回頭眨一下眼睛,逗笑了尚坤,等他出去,鮫紗帳里小嬰兒睡夢甜甜,大的那個側躺著輕輕拍著雀奴,床角羊角宮燈朦朧,是如此地安靜溫馨。
尚坤赤腳走過厚織毯,無聲地穿過屋子,來到床邊。
“阿苒的事定下了?何時備著她出嫁?”憶君抬頭問一句。
“定下了”,尚坤淡淡道,“阿苒起先不大願意,,說怕身份低微,配不上阿顯如今千牛衛備身的身份,阿顯一再誠心求娶,她才應下。”
阿苒的終身有了著落,憶君也能放下心,尚坤始終不肯放阿苒再上來服侍,那個機靈的婢女日漸消沉,大家都覺得不落忍。
問完別人的事,憶君越過雀奴握住他的手,靜靜相望。她有了困意,又不想睡著;等她睡下了,他又要走,憶君捨不得。
“你搬回來罷,我和雀奴原挪到東廂去,一家人在一個院裡,早晚都能見面,離得那麼遠,我想見也見不到。”憶君撒嬌。
尚坤笑了,百米也叫遠,阿圓比他還要粘乎人。
“好!”他有求必應,手指撫過她的臉龐,看著人閉上眼睛睡去,真是不捨得離開。
暗夜中,紫薇樹吐新枝的聲音傳入耳中,尚坤依稀能看見枝芽撐破枯樹皮,露出一點新綠。他自小生活在聆風院裡,熟悉這裡的一糙一木,任何一個春天都沒有今年春時這樣美好。
站在院中石拱橋上,回望正屋安然沉靜,尚坤無聲微笑,轉過身背影消失在濃濃夜色中。
☆、第139章柳嫣然番外
圓月清輝,廳內點著數十枝如小兒臂粗的紅燭,也是亮如白晝,酒至半酣,人多已半醉,平時不曾吐露的話和形態一一顯現,醜態畢出,這般場面柳嫣然見怪不怪。
她也吃了幾杯酒,頭暈眼花,恍恍惚惚聽見有個男人提議想看柳姬舞一曲,柳嫣然的酒醒了一大半,半掩面龐輕聲嬌笑:“妾已醉了,王爺千萬別讓妾在人前出醜。”
美人如花,何況柳嫣然這樣傾國傾國色,一笑一顰風態非常人可比,在場的男子十個里有八個早已看得呆了。
裕王放肆大笑,放浪形骸,半摟著柳嫣然的肩頭,佳人在懷,手中不離杯盞,與在座的賓客嬉笑怒罵,眼睛卻始終保持清明。
柳嫣然不是當初那個無知的小女孩,清楚自己在這花廳里的身份和作用,她帶笑推開裕王,借更衣的名義出來透口氣,披上雪白的狐裘,柳嫣然心中自嘲她就是京中盛傳的狐狸精。
院裡正落著雪,隔著朦朧的燈火,飄飄灑灑好不愜意,避開酒氣奢靡的正廳,她穿梭在遊廊里,漫無目地,不知該往何處去。
“王妃在前面,看樣子等著夫人過去。”身邊的侍婢小聲提點,柳嫣然輕點一下頭,見沒地方可避開,緩緩走到裕王妃面前行禮。
蹲了好半天,聽不到發話叫起,倒也是常有的事,她自已站起來,立在一旁不說話,低眉順眼,讓人挑不出錯處。
進府有小半年,每每與柳姬正面對上,吃虧的那個人總是裕王妃。
裕王日夜縱情聲色,初冬才下第一場雪,迫不及待宣來一眾狐朋狗友,從午後玩樂到子夜時分,還不見有散的跡像。
絲竹聲彌散到府中各個院落,廳中的人貪圖享樂徹夜不眠,深閨的人卻因孤寂無法入眠。
裕王妃不想闖進去自討沒趣,她也是睡不著,帶著幾個心腹出來賞雪,不巧碰見柳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