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博更是毫無壓力了, 嗯, 他就是個正宗的武將。

  “其實我們二人素來仰慕博陵侯,想請褚兄牽個線,畢竟我與楚兄官職卑微, 還不夠格給周陽侯府上遞帖子。”

  管制卑微?!

  褚成元差點以為自己耳朵出了什麼問題。你們一個是當朝御史大夫之子,一個是當朝太尉之子,你倆這是鬧哪出呢?!

  “二位真是開玩笑了。”褚成元呵呵, “二位若是去周陽侯府上,想來博陵侯也不會避而不見的。”

  唐愈道:“實不相瞞,不久前在下見過博陵侯,與博陵侯有了一些誤會。只怕老侯爺現在還在氣頭上,此番只想登門道歉。”

  褚成元默默打量著唐愈,對於唐愈說的話他也分不清真假。不過唐愈曾經與博陵侯一同去過博陵,據霍文忠透露,博陵侯似乎的確不喜歡唐愈。

  不過褚成元在京中也待了快一年了,唐愈的為人他還算清楚。此人算是年輕一代里勤奮好學的,皇上交代的差事也都認真辦完了。

  最終褚成元道:“既然是誤會,那還是要說清楚的為好。”

  唐愈一喜,與楚博對視一眼,褚成元是看來是答應了。

  褚成元心裡卻是想的此二人背後乃御史大夫與太尉。明眼人都知道他舅舅與柴丞相水火不容,哪怕不能拉攏剩下的二公,讓他們保持中立也是好的。

  楚博與博陵侯之間有甘州內亂的秘密,但他也知道雙方都不想讓天下知道這件事,所以明面上他與博陵侯是不熟的,自然也不能去登周陽侯的門。但有唐愈和褚成元一道去,便不是什麼問題了。

  三個人各懷心事,周陽侯府聽得褚家大郎帶了兩位友人來一起拜見博陵侯,也沒阻攔。聶冬聽到唐愈和楚博也來了,本能不想見,但一聽褚成元也來了,想了一會兒,還是要給這個便宜外甥一個面子。走了兩步,見霍明明還跟在身邊,不由道:“你……”

  霍明明挑眉:“我不能去?”

  “不不不。”聶冬賠笑。他是不想讓唐愈看見霍明明啊!但這種話說出來又顯得自己太小心眼了,明擺著他家女票對唐愈一點意思都沒有。

  事實證明霍明明對唐愈基本就是拿對方當空氣的存在,她來的目的是見楚博的。也幸虧唐愈不知道內情,不然自己一心愛慕的女神竟然這般心思,估計要悲憤而死。

  而聶冬見到楚博時,心裡也十分微妙。這個太尉府的庶出之子,剛過雙十之齡,竟然都憑藉自己的軍功給自己謀了一個爵位!太尉當然也有爵位,但那是傳給嫡子的,這位庶出之子能力頗高啊,今年還單獨領了中央軍去督陣,如果不出意外,在積累幾年軍功,定然是大將軍一職的有力競爭人選。更關鍵是,此人知道霍明明曾在甘州與匪寇為伍,也知道博陵侯府在甘州維護過那些匪寇,但這些事他完全沒有上報朝廷,於是今年博陵侯府暗中送給他的年禮,他也收的非常坦蕩……

  嘖嘖,膽大,心細,手黑。

  比起天真的唐愈,楚博倒是令聶冬十分刮目相看。

  “你們找本侯有何事?”聶冬隨意地坐在案幾背後,歪靠在軟枕里,“大郎什麼時候與唐府楚府這般相熟了?”

  霍文鐘不在,這聲大郎自然喊的是褚家年輕一代里排行老大的褚成元。

  “唐兄與楚兄都是我的同窗。”褚成元自然介紹道,“打小就十分仰慕舅舅。”

  聶冬冷笑:“仰慕本侯?本侯何德何能。”

  褚成元果斷閉了嘴,提這一句他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偷眼往唐愈那邊瞧了瞧,見唐愈面有激動之色,心道這貨難道是真的仰慕他舅?

  誰料這次開口的卻是楚博:“其實我們這次來,是想向博陵侯討教一二,我二人在一事上有些不明,想來想去,放眼天下,也只有侯爺能夠解惑了。”

  嘖嘖,還會拍馬屁!

  聶冬對楚博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呵呵,你倒是會給本侯戴高帽,說罷,何事?”

  唐愈終於忍不住道:“此事侯爺您也知道,便是今日大朝會上聖上所說的北地軍情……”

  “夠了!”聶冬立刻抬手打斷他,“本侯遠在博陵,剛入京城,對這些也不太懂。”

  褚成元心下默默搖頭,這位唐兄還是沉不住氣啊,需要歷練歷練。可又轉而一想,若是自己寧願與唐愈這樣的人打交道,也不願與楚博這般心機深沉之人交往。

  “的確是我們強人所難了。”楚博也是無奈,有唐愈這個豬隊友也不知是幸或不幸,繼續道,“不過侯爺曾任過扶北郡郡尉。實不相瞞,此番聖上派到去北地督軍,雖說不服聖上所託,斬了匪寇首級,但下官無能,未能平息戰亂。此番戰火又起,說不定不日聖上還會宣下官問話,下官在北地時日有限,怕是無法替聖上分憂,所以特來叨擾侯爺,還望侯爺能指點下官一二。”

  這下連霍明明都感覺到唐愈與楚博的差距了。唐愈那小子還真是與當初去池安一樣,直腸子一個。

  鑑於楚博與博陵侯府的“甘州友誼”,聶冬也不好繼續拉著臉,他也記得對面二人代表著御史大夫與太尉,他可不想真的給自己樹兩個龐然大物當做敵人。既然楚博台階都搭好了,他也順勢道:“北地風情與京城自然是不同的。”

  此話一出,唐愈三人頓時來了精神,不由坐的越發端正。就連霍明明也認真聽了起來,關於北地三郡的事聶冬還沒來得及對她說,那是屬於原來老侯爺記憶的一部分。

  聶冬道:“那邊民風彪悍,想來楚小將軍去過也是知道這一點的,就連女子也可直接為兵,所以匪寇自然也與中原大地不同。哪怕是斬殺了一批,恐怕也只會立刻又引起一批。而且北地三郡與北疆相連,匪寇還可以往北疆出逃,而此時朝廷的軍隊自然不會再去追擊,待匪寇休整完畢,又可以繼續與官府打游擊。”

  “所以這才是北地匪寇總是剿不盡的原因了!”唐愈恍然大悟。如果一直都是游擊騷擾,那麼朝廷派大軍去,就好像拿著菜刀砍蚊子,收效勝微。

  “楚小將軍並沒有追擊到邊境吧?”聶冬問道。

  楚博果斷搖頭。他是率的中央軍,如果擅自出現在邊境,恐怕會引起朝廷與北疆的嫌隙,自然是不會去的。

  “本侯知道的也就這麼多了,畢竟那都是許多年前的事了,本侯老了,也記不清了。”說罷,端起了茶杯,示意送客。

  直到三人走後,霍明明這才開口道:“北地匪寇總是剿不乾淨,是不是和北疆有關?難道他們在資敵?!”

  “是,也不是。”聶冬陷入了老侯爺的回憶中,不由帶出了一絲陰鬱地冷笑,“北地的流寇可不是一股,而是好幾股。的確有些流寇叛國投靠了北疆,但更多的是戰爭中留下的孤兒。你可知,如今霍家的滿門富貴是如何來的?旁人都說是霍家是外戚,靠著女人的裙帶關係爬起來的……那如今霍家老二、霍家老三去哪裡了呢?戰死!他們都是戰死在北地,替這個朝廷守衛北地防線,與北疆人的交戰中戰死!可是然後呢……先帝下令大軍撤退,將北地防線往後移,城池淪陷,無數百姓都死在了那場撤退中。你說,那些人的孩子是恨朝廷呢還是恨北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