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聶冬道:“那你帶一隊侍衛走!”

  “不行!”霍明明很堅決,“縣衙有四道門,一百個侍衛分散守四道門已經很吃力了,西面糧倉離這裡很近,我不能帶人走!”

  “你的意思就是老子縮在後方,讓自己的女人去衝鋒陷陣嗎?!”聶冬吼道,“這不可能!”

  “聶冬你聽著,我不是逞強。”霍明明難得放緩了語氣,嘆道,“現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糧倉那裡,我一人去驛站不會引起注意,人多了,反而弄巧成拙。除了秦蒼,現在這裡的人中,只有我的馬術最好。陳福雖然厲害,但他更擅長防禦,堅守縣衙他比我更在行。”

  二人對峙半響。聶冬咬牙道:“帶三個人。用狼牙箭,挎弩,著披甲!”

  “好。”

  霍明明一口應下。她明白這是聶冬的底線了。

  “如果我博陵侯府的人,哪怕是磕了碰了。你的腦袋就不用留了!”聶冬衝到門口一把拽住錢海,“你,還有你的縣尉大營,都去陪葬吧!”

  霍明明點了三個身手矯健為人機敏的侍衛,隨她一起出城。按理說此時城門應該緊閉,以防有更多的亂民湧入,沒想到東門縣的大門竟是四下敞開。快馬跑近後,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守門的士卒已躺在了血泊里,身上被砍的破破爛爛。

  “果然,這是一起有預謀的行動!”霍明明不敢停留,身旁的侍衛也明白。

  四人立刻快馬加鞭,心裡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既然對方砍死了守城士卒,那麼驛站那裡八成也會有人把守。而且砍死守城士卒,卻不分兵守城,必然也是擔心分兵後無法全力攻打糧倉。霍明明越發堅定了自己的猜測,這群亂民可不是一盤散沙!

  果不其然,四人剛到驛站外圍,便被發現了。對方見四個披甲騎兵,那穿著與縣尉大營的士卒明顯不一樣,頓時警惕起來。

  三個侯府侍衛不敢擅自行動,一致看向霍明明。他們還不曾與她一起戰鬥過,但聽了不少傳聞。府里傳聞這位乃是侯爺的外室之女,極為得寵,為人跋扈驕縱,雖然有些武功,但可能也就是如同權貴世家的那些公子們鬥毆差不多。眼下這種情況,可不是那種為了某個頭牌姑娘的爭風打鬥啊。三個侍衛心裡打鼓,擔心霍明明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霍明明眸色暗淡,略略勒住韁繩,讓自己與那三名侍衛站成一列。突然,目光堅定地看向前方,抽出隨身馬刀:“殺!”

  219、二一九章 救援

  騎兵衝鋒, 不過一個來回, 驛站那些人已橫屍馬下。那三個侍衛驚訝於霍明明的果斷,再也沒有輕視她的意思。

  馬刀上的血珠滴落成線,霍明明眯起眼,又是一個衝鋒, 將剩下的人悉數斬殺。

  “發什麼呆!若是跑了一個人回去通風報信, 後果不堪設想!”

  “是!”

  三名侍衛猛地回神。

  這還是傳聞中驕縱的外室女嗎?這般作風, 哪怕說她是個久戰沙場的將軍也不為過啊。

  四人很快重新占據了驛站。在沒有通訊的古代,烽火極為重要,不同的烽火意味著不同的警報。霍明明直接燃起了最高一級的烽火。

  只見黑色的狼煙立刻升起,霍明明立刻翻身上馬, 催促道:“走, 去縣衙!”

  烽火一旦燃起, 亂民們肯定也看到了, 說不定裡面也有人明白這道烽火的含義整座縣城淪陷。黑色狼煙燃起, 凡是看到的縣城都會緊鎖城門, 縣尉大營立刻占領城牆高處。同時這也是求援得信號,離東門縣最近的縣府應該會有所動作了, 最少也會派出一隊斥候前來打探情況。

  只要縣尉大營堅持抵抗, 幾千亂民不足為懼!

  霍明明唯一擔心的便是亂民們看到狼煙後會不顧一切地衝擊縣衙, 本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到的想法,與縣衙拼個魚死網破,這是她最不願看到的景象了。

  “若東門縣的縣尉大營真的不願與這些人為敵,哪怕博陵侯府再顧忌不能插手地方政務, 也必須給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了。”霍明明默想。

  她不是朝堂里的那些政客,她是一名士兵,面對戰火,她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打敗敵人,贏下這場戰爭!

  中山郡郡守聽聞博陵侯府的使者前來拜見,一頭霧水。他與博陵侯連個點頭之交都算不上,更何況博陵侯不是應該去京城朝見嗎,怎麼還有使者來他這裡。

  等郡守見到秦蒼看到博陵侯的信件後,差點沒嚇得吐血。

  “東門縣竟然出現了流民鬧事?!”郡守顫抖著聲音。

  秦蒼道:“不是流民鬧事,而是謀逆造反!”

  郡守:……………………………………………………

  “我們侯府現在被困在東門縣,還請郡守速速出兵!”

  郡守敢肯定自己若說半個不字,就會當場血濺三尺。

  正要點兵,郡尉大營派人來報,郡城東面發現了黑色狼煙,有縣城告急。

  “是東門縣,縣城被攻破了!”秦蒼低吼。雙手不由握拳,自古主辱臣死,博陵侯身陷囹圄,若出了什麼三長兩短,他們這些侍衛也不用回博陵侯了!

  狼煙已起,這件事也瞞不住了

  郡守立刻與郡尉商議先派一百披甲,三百輔兵先行,由郡尉全權負責。由於事出突然,糧草隨後跟上。郡守立刻給京城遞了摺子,這封摺子寫的頗有技巧,著重突出了自己對朝廷列侯的救援,用春秋筆法帶過了亂民暴動。

  然而再怎麼掩飾,郡內出現了亂民,也是不爭的事實。

  陳睿收到摺子後,臉已成了豬肝色。

  北地三郡的亂世還未平息,又來了一波,而這次竟然還把一個朝廷列侯給陷進去了!陳睿只覺得自己的太陽穴一陣一陣地跳。若是太后知道了,還不知要怎麼跟他鬧!原本太后一開始就提議要大肆搜尋博陵侯的,被他硬生生壓了下去。這下可好,中山郡郡守還有東門縣的縣令到底是幹什麼吃的,竟然惹起了民憤!

  陳睿對軍事並非一無所知。連郡尉大營都出動了,這陣仗肯定小不了,至少東門縣是被攻破了。區區流民,攻破了一個縣?!

  陳睿已經氣得不知道該如何罵人了。

  無論如何,首先要把博陵侯給救出來!

  現在陳睿寧願博陵侯一路多罵幾個驛卒解氣,也不願他出什麼三長兩短。

  所有人,包括陳睿在內,都以為這次東門縣的流民暴動很快就會被鎮壓,所有人唯一擔心的便是博陵侯的安危。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等到中山郡郡尉的先鋒營趕到東門縣時,那些流民竟然沒有埋頭抵抗,而是邊打邊撤。西面糧倉里的糧食也被他們分發給了周圍的百姓,有的百姓裝的太多,搬不回去,寧願扔在路旁,也不願還給糧倉。

  流民散去後,中山郡郡尉第一個衝到縣衙內:“下官萬死,博陵侯可有大礙?!”

  聶冬一直就坐在縣衙大堂正中,起到鎮定軍心的作用。不少東門縣的屬官想要逃跑,見到朝廷列侯都沒動,心下一橫,也生出了幾分共存亡的雄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