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有什麼看法?”聶冬問道。

  “小、小人?”王慶元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又趕緊低下了頭,“小人不懂這些。”

  聶冬揉著額頭,都好幾天了,這個王慶元怎麼還是如此膽小。他就這麼可怕?聶冬絲毫沒有回憶起原來老侯爺對王慶元的記憶,以生死震懾王慶元之事,對老侯爺來說不過不過是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罷了。

  霍文鍾也有些惱了。

  任誰也不想自己提拔的人是爛泥扶不上牆。

  “那你說說,朝廷抽商戶車馬船隻之稅,你打算怎麼辦?”聶冬又問。

  王慶元呆呆道:“既然是朝廷收稅,小人一定悉數上交。”

  聶冬頓時道:“一輛車一百二是錢,商人則是二百四十錢,過關卡還要重新收過路錢。五車鹽從池安運回博陵,還能獲利多少?”

  “這……”王慶元一時語塞,無助地望向霍文鍾。

  “實話實說!”霍文鍾道,“侯爺問你什麼就答什麼,不必顧忌。”

  王慶元努力鼓起勇氣:“回侯爺……若所有的關卡皆不打點,運回博陵侯,其利將十之去七。”

  “也就是說我們僅有三成之利?”

  “是。”王慶元道,“因為還要算上路上的損耗,以及可能還會發生其他之事。因為商戶不能走官道,販貨時只能走林間小道,遇到亂的地方,時常還會遭遇劫匪。”見到聶冬臉色不妙,又補充道,“但侯爺放心,小人說的只是最壞的情況,事實上此次與侯爺同行,一切關卡之稅都是免去的。”

  “難不成以後每次來池安,本侯都要跟你們一起?”

  王慶元嚇了一跳:“小人該死!”

  “行了行了。”聶冬擺了擺手,“你是侯府的鹽商,難道本侯是動不動就讓人死的侯爺?”

  王慶元的眼前頓時浮現了五年前那幅場景,默默的打了個哆嗦,不敢多言。

  “退下吧。”聶冬有些無奈,“以後見本侯不必過分拘束。”

  “是……小人遵命。”

  直到回到自己的屋子,王慶元才鬆了一口氣。

  聶冬卻沒那麼輕鬆,王慶元算的應該沒錯,一趟買賣走下來,將會失去原本應該到手的利潤,其中七成上交了,這哪裡是為自己賺銀子,全交給了陳睿!

  霍文鍾思量了半響,好幾次想要開口說話,卻又微微閉上了嘴。聶冬見他神色猶豫,問道:“大郎似有好的方法?”

  霍文鍾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下他爹的臉色,因下面要說的話實在有些大逆不道,霍文鍾心裡有些打鼓。

  “想說什麼就說吧。”聶冬道,“你我父子二人有什麼好隱瞞的!”

  霍文鍾慎重道:王慶元因是咱們侯府的人自然不用為此發愁。然而博陵不可能只有鹽的買賣,比如瓷器,我們需要走內河向南邊買來,又比如一些藥材,需要從北運進。雖然聖上設了各處關卡,但只要走的地方離官道遠一些,也是收不到的。只是這樣一來,就容易遭到山匪之類的歹人。”

  “所以你是想……”聶冬似乎有些猜到霍文鐘的主意了。

  “以前普通商戶販貨經常會雇些江湖人士來充當護衛,然而那些江湖之人身份難辨,有些甚至與劫匪勾結一氣,是以越來越多的商戶喜歡與讀書人結伴而行,目的就是能走官道,以保安全。可如果是我們侯府的侍衛來護送呢?”

  霍文鍾頓了一下,這話說出來實在是天方夜譚。堂堂列侯府的侍衛,不保護侯爺,反而要去保護社會最底層的商販,若是被人知道,博陵侯府絕對會被人嘲笑倒死。這話說出來,就好像要給奴隸們自由一樣荒謬可笑。

  “其實也不一定要侯府的侍衛。”霍文鍾覺得自己要趕在他爹發火前進行補救,“可以讓高安他們招募小民,組成武行,私下裡對其訓練,當然以侯府的要求來。這些事都可以交給府里的掌柜和莊子上的掌事來做,不必侯府親自出面。而且,還可以護送咱們自己的商隊,省去了他們另招募護衛的銀錢。此外,一些小本商販若出不起關卡之錢,也可以委託咱們的掌柜替其代運回博陵。”

  聶冬整個人都聽楞了。如果不是知道霍文鍾是土著,他真的要以為這位大哥也是穿來的吧!

  博陵侯府有自家的商鋪,這些商鋪大掌柜背靠侯府,關卡處的小卒小吏自然不會對其太過刁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了。霍文鍾如此費心的節省成本,卻不是想吞併其他商鋪,反而是想利用侯府的優勢帶動整個博陵的經濟。

  等等……

  聶冬眨了眨眼睛,自己現在的身份是博陵侯啊!!

  博陵是他自己的封地,整個博陵的經濟繁榮了,對他而言百利而無一害!聶冬不由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穿來這麼久,他所擔憂的顧忌的只是一座侯府,可霍文鍾卻始終站在的整個博陵縣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我竟然只將博陵侯當成一個普通的一家之主來看了!”聶冬心中淚奔,“這老侯爺不僅是侯府的侯爺啊,他更是整個博陵的侯爺!!”

  霍文鍾默默的坐在下首,見他爹的臉上的神色變幻莫測,雙手不自覺的微微握緊,整個人的背脊也挺的更直了。

  他現在頗為緊張。身為世子,他竟然在為商販說話,還是一些不相干的商販,還要捨棄一些侯府的利益。

  “父親——”霍文鍾再次道,“周書曾云:‘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若商販們不能販貨,那麼糧食、器物、財富就要斷絕。博陵並非只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小村莊,我們有糧倉美譽,又有內河水運,完全可以將商貨販往南北。兒子這幾年身為督郵,走了許多地方,什麼為官之道皆是皮毛。我只曉得百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聖上姑且擔心銀錢之事,更何況小民乎?”

  聶冬沉默半響。

  他後悔了,他不該將霍文鍾帶離京城。此刻他靜靜的看向霍文鍾,緩緩道:“當初本侯問你是否想要留在京城,你對本侯說你不願留下,這真的是你心裡所想的嗎?”

  霍文鐘沒想到他爹竟然會問這個問題,正要回答時,聶冬又道:“大司農,大農丞,太倉、均輸、平準……當初一下子空出了這麼多的位置,你就沒有想過要去爭一個?”

  你是如此關心庶務,陳睿這道關卡令剛下便做出了對策,聶冬想,這肯定不是霍文鐘的心血來潮之舉,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霍文鍾對天下民生應該做過一個完整的分析。所以霍文鍾會猜測新任大司農會有怎樣的舉措。聶冬覺得他或許是一個真正的憂心天下古代士人,寧可放下身段讓利給商人,也要保證一座城池的繁榮。

  “爭的話……”霍文鍾笑了笑,“就一定會當上嗎?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我現在做好分內之事就夠了。”

  “分內之事……”聶冬打量著霍文鍾,他突然覺得如果自己沒有附在老侯爺的身體上,他真的很想和霍文鍾拜一個兄弟,“本侯還從未聽說過,督郵還管這些事的。也罷,反正你閒著也是閒著,剛才說的主意不錯,但你要先寫出一個章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