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車內,二人一時間皆沒了言語。

  聶冬默默將那袋黃土伸出了窗外,隨風撒去。

  突然隊伍停了下來,秦蒼道:“侯爺,前面有人設了關卡。”

  “知道了。”聶冬道,“讓他們快些查完便是。”

  “奇怪。”霍文鍾道,“先帝開關梁,解山澤之禁,除了城池與驛站附近會設關卡,怎么半路上也有了?”

  唐愈下馬走到聶冬的馬車前,也道:“大哥可在?”

  霍文鍾撩開車簾跳下。

  “這些個小吏,竟然敢在半路設卡,這簡直不將朝廷放在眼裡,你看那些小卒!”唐愈氣憤道,“小民通過竟然要交十個銅板,商賈過則是按所販商貨之價十五之一來收。此外每一輛車竟然還要抽稅五錢!最後這個算什麼回事?”

  一邊說著,一邊拉著霍文鍾走了過去。

  小吏們正在收銀子,見到兩個貴公子模樣人,不由一愣。其中一個連忙跑到了一旁,霍文鍾朝那邊看去,才旁邊竟然支起了一個草棚,一個穿著從九品官服的小官正在哪兒喝茶。

  “二人大人,”那小官走到霍文鍾等人面前,不緊不慢的行了一禮,“莫惱莫惱,大人們的馬車現在何處,可先行通過。”

  唐愈問道:“這裡是驛站嗎?”

  “驛站在前方十里處。”

  “那為何設卡?!”

  小官笑了笑,從袖中拿出了一道布高:“大人們應該是在外辦差,還不知道吧。朝廷剛剛下了令,於各處驛站,碼頭,城池前等要處,設關收稅。”

  唐愈楞了一下,一把將那布高拽了來。上面的確印著官印,又見這小官態度不卑不亢,一旁又有小吏將帳目本拿了過來。

  “看來是真的下旨了。”唐愈道。

  “大人們放心。”小官道,“年過七十的老者,各地有功名之人是不交稅的。”

  說話之際,已有不少商販在關卡前停下了腳步,臉色頗為難看。

  一小吏呵道:“看看你們馱的這麼多的東西,這路都被你們走壞的,你這銀子也是替你們自己來修路的,小氣個什麼勁兒!”

  “但這也太高了……”商販們小聲抱怨道。

  所有商貨價格的十五分之一,而且有些商貨價格這些小吏也不懂,便胡亂編了個高價。商販忍了,畢竟這是過路費,可為什麼連馬車有幾輛也要抽稅?幾個小本買賣的人都快哭了。更何況這條路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官道,否則他們也不能走啊!

  王慶元看著那些人,心有戚戚焉。如果他不是跟在博陵侯的車隊裡,怕也是要交銀子了。而對方若是知道他是鹽商,那價估計要開到天上去了。

  聶冬也從馬車上走了下來,笑的格外猙獰——誰他媽的這麼天才,在古代收起了車船稅!霍文鍾更是震驚,他對庶務銀錢一向上心,朝廷缺銀子他知道,可萬萬沒想到,聖上竟然用了這種方法來籌錢!

  陳睿對著已批覆下的聖旨看了半響:“這樣就行了?”又有些猶豫,“先帝在時曾說要與民生息,朕這樣做是不是與民爭利了?”

  新任大司農柴三郎道:“聖上乃天下之主,這天下山海皆為聖上所有。更何況,設置關卡,對小民不過收取幾文銅板,而商人天性狡詐,時時偷走官道,又為了省些腳力,常讓馬匹牛車馱重物而行,每年朝廷用來維護官道的花費不知幾何。與其讓他們偷偷摸摸的走,不如開一條道來,與他們方便。這又怎麼算是與民爭利呢?更何況,家中有車船之人,還能算是小民麼,這些富戶本就該為朝廷效力。”

  “愛卿說的有理。”陳睿沉思了片刻,“這些年來,朝廷休養生息,小民們辛苦種來糧食不過勉強溫飽,而那些商販不過是將商貨來回販賣,卻得巨利。若人人如此,天下良田還有何人去耕種?”

  柴三郎道:“所收關卡之稅七成送往京師,餘下三成修繕道路,也免得朝廷在撥銀兩,一舉兩得。”

  陳睿擊掌而笑:“大善!”

  正遭遇“車船稅”的聶冬將那布告直接拿走了,讓霍文鍾仔仔細細讀了一遍。一聽開頭,那文言文讓聶冬頭暈腦脹,厲聲道:“說得簡單些!”

  霍文鐘被吼得一顫,心道他爹這是惱了,趕緊道:“不僅馬車牛車,江河裡的船也要收稅,每艘抽稅一百二十錢。咱們這次去池安,正是臨海,聽說時有海運,兒子猜測,姑父那裡已經接到朝廷的聖旨了。”

  聶冬將那布告奪過,揉的稀巴爛後狠狠扔在了地上,氣的又踩了數腳。

  “這是誰想出來的?!老子要宰了他!!”

  他們要走以糧換鹽的商路,結果遇到了“車船稅”,無論是糧商還是鹽商,那全都是肥羊,這一路重重關卡,等貨運回了博陵,還能剩多少?而且這裡的“車船稅”還不是一年一交,而是運一次貨要交一次。

  朝廷規定每年每輛車,每艘船抽稅一百二十錢,商戶人家則加一倍。然而由於這道法令剛頒布,導致各處關卡混亂。對路上的馬車不問是否已交過一整年的份,要過關卡就得重新交錢,交多交少全有他們自己來定,反正最後湊足本地內所有車船每輛每年一百二十錢的數額便可。聶冬給這種做法起了個現代化的名字:分期收稅。

  可能一戶人家已在當地交足了一百二十錢,由於在他鄉遇到了關卡,除了商貨收稅外,又得替自己的馬車或船隻再交五錢。正所謂——“車船稅”與“過路費”合併徵收。

  豈是一個“亂”字能說清。

  “父親息怒!”霍文鍾怕聶冬氣出個好歹來,“兒子會親自來打點的,您放心。”他倒是不擔心自家的生意,畢竟有侯府做靠山。只是……

  霍文鍾小心地將那布告撿起,眼神頗為擔憂。關卡一開,這天下商路算是斷了啊……

  第一一八章 對策

  路上關卡林立,聶冬原本還想看看沿途之景,如今卻只好提前亮出旗號,又命兩個侍衛為先遣兵,在眾人離關卡還有五六里處,騎快馬將印鑑拿去,清開道路,快速通行。

  隨著離池安越來越近,朝廷關於新的稅收法令頒布的也越來也密集。從邸報來看,應該是京城附近最先混亂起來,言官紛紛上書,請求皇帝還山海之利於民,而以大司農為代表的支持新政之人一方面對言官所奏進行辯論,另一方便趕緊頒布更為詳細的徵稅方法,盡最大力度避免多征的現象持續蔓延。

  “京城現在估計吵翻天了。”霍文鍾將邸報放在一旁,“高祖皇帝撤關卡,鼓勵天下通商,與民生息;先帝時因東陰王謀逆而重設關卡,雖也收少許銀錢,但那不過是供關吏卒食罷了。如今聖上卻……”搖了搖頭,“此舉實在是不妥啊。”

  王慶元哆哆嗦嗦的坐在屋內,大公子和老侯爺討論這種國家大事,為什麼把他也叫上了?見到聶冬的目光看了過來,王慶元更是恨不得挖個洞鑽進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