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太后這句敬稱蕭靜依是當不起的,她甚至也知道,李家暗處勢力非她蕭館望其項背……李太后這話看似輕柔,實則是存了告誡意味,提點蕭靜依及她手下好自為之。

  蕭靜依惶然起身,屈膝回話:「太后娘娘教導,臣自當謹記。」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就是幾方對峙了。

  希望三幾章收尾~

  ☆、平和

  李太后轉而說起旁的,未幾,喚下頭人送來些夜宵點心。

  大抵是知曉她們此前都無心晚膳。

  這原也沒什麼稀奇的,後宮之中,太后手眼通天,便是驕縱如蕭貴妃在李太后跟前也須得示弱,這生存法則司馬梓入宮前便聽她舅父說過。

  如今更是親身領會,大到她與伊墨停歇的仁明殿,小到任何一個心思不安分露出馬腳的奴才,司馬梓相信,宮廷之中沒有什麼是瞞得過李太后法眼的。

  如這般打開天窗坦蕩相對,她等反而無懼。宮婢奉食之際,司馬梓與伊墨對視一眼,相視一笑。

  同甘共苦再不分離便是所求。

  繼晝夜奔忙之後身心舒暢,這時候填補些膳食供奉五臟廟正為宜。

  司馬梓,或者該說是沈念,自打背井離鄉隱藏身份苦心籌謀起,再無如眼下這般內心沉靜。

  並非是運籌帷幄的沉穩,只是親愛在側的安然。

  她看不准李太后挑明真相的用意,只是那位長輩在看透她之後親近她,誠心毋庸置疑。

  如此,被拆穿偽裝亦安然,司馬梓悠閒享受起當下溫情。

  司馬梓專注於平和心緒,伊墨落眼於身邊人,留意到高座上首異常的,只有蕭靜依。

  方才席間接收到太多信息,蕭宮主斂目消化思索片刻,再抬頭便是宮婢獻食之時。

  她素來不喜與人親近,蕭靜依後仰身子側眸去瞥,正見桃夭屈身在側為李太后續了熱茶,奉上一盞玉碟。碟中偎著三幾塊白皮點心。

  蕭靜依眼尖瞧准了那晃過眼帘的點心皮上的紅梅印,輕揚眉梢,嘆道:「沒想到太后娘娘久居深宮,竟也喜歡這家的點心。」

  蕭靜依話完,司馬梓與伊墨各自從眼前溫情摘出,抬眸放去一眼,隱約瞧著太后金案玉碟中突兀的白中一點紅。

  是梅花烙,伊墨識得。竟真是南街街市漢玉齋的點心,她垂眸暗嘆,轉念,小心窺看身邊人的神情。

  梅花烙是漢玉齋的製品標誌……

  蕭靜依鍾愛那家的杏仁酥……

  蕭靜依久留將軍府之時,伊墨數次親去街市帶這家的點心給她。

  這些事關伊墨的過往,司馬梓都是知道的。每念起種種這般伊墨與旁人的好,司馬梓心頭愁緒瘋長。她回眸似嗔似怨掀了伊墨一眼,忽而也就定了心。

  伊墨小心探來左手搭放她手背之上,慎重握住。

  大抵是無聲勝有聲,默契相對之際,司馬梓挑動唇角。

  伊墨於她,不是賭贏得來的物件,是她看盡千帆初心不悔的心上之人。

  往事各有計較,便不提了,她們路在眼下。司馬梓反握住伊墨的手,沉眸鄭重對她。

  伊墨輕輕頷首,心意相通,應下她無聲之約。

  她二人在案下的動作,以及擺在面上的慎重凝視,李妧垂眸瞧得真真的。

  她對沈念,親而愛重,對重情義的伊墨也是諸多滿意。

  李妧初露笑容,撇頭應對多有頂撞之嫌的蕭靜依。

  「正因哀家身困宮闈,總不得空出去走走,如這般閒時嘗嘗民間手藝已然是有福的。」李妧說時面露哀戚,藉由飲茶動作,她仰頭掩面收起那幾分外泄的情緒。

  李太后掩飾得快,緊密注視她的蕭靜依卻是將她之前的黯然瞧個完全。

  心頭划過驚詫,蕭靜依斂起目光意外走個神,在早年她繼任蕭家家主之前尚在父親手下磨練之時,暗哨盯人留意過書香門第的司馬家,那時她與蕭若水親見司馬家家僕趕早前往南市,不是忙於聯絡朝臣密謀云云,急切匆忙去點心鋪子排隊帶回了剛出爐的點心。

  初入江湖的蕭小姐灰心喪氣,那時候是蕭若水寬慰哄她,排長隊夠得千金難求限量點心哄她開心。

  蕭若水虛長几歲,又自小長在蕭館,心思細膩,她不曉得這位五小姐的愛好,便一樣買了三幾塊來碰運氣……而蕭靜依,咬下一口杏仁酥,露出難得一見的欣喜滿足的小兒情態。

  從那之後,杏仁酥躍升為蕭靜依心頭第一美味。

  她當是機緣巧合,且對蕭若水高看一眼,卻忘了,來南市實則是為追蹤司馬家僕的。

  蕭靜依彼時意外於司馬氏鐘鳴鼎食之家竟然看得起街邊鋪子,而今錯愕積聚更多——原來那小小漢玉齋,前朝國母都迷住了。

  蕭姑娘因自己的想法驚奇著,抬眸瞧上首年長尊貴的太后娘娘,竟瞥見更令她矚目的一幕——

  李妧淺飲過茶,捻起一塊方方正正的素白點心,左手斂衽右手送點心到嘴邊輕咬一口,神色驟變。

  她匆匆撇下手中食物,沉眉不悅斥了桃夭大膽。

  桃夭跪坐李妧身側,聆聽主子問責之詞,俯身恭敬,緘口不言。

  「下去。」

  桃夭頓了頓,抬眸瞧見李妧不耐神色,傾身去接點心碟子。

  桃夭尚未起身,一人突兀進門。

  處在不解之中的伊墨與司馬梓茫然回頭,從來人焦急神情生出警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