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那些個往事年歲久遠,仔細回憶著不覺間萌發時過境遷的滄桑感,李太后問了伊墨家中情形,又問起她與沈念的相遇相知。
上首長輩語調舒緩神態溫和,問答之間儼然是兩輩人閒敘家常的情形。伊墨將心事放平,專注於此。
·
再沒得主子其他指令,阿玖返回仁明殿守著,這次是以未作廢的女醫官的身份直接進駐宮內。
阿玖守在院中,待到後殿殿門開啟、二位風華女子現身月下之時,她迎上去簡要道明了伊墨去處,並著,轉述太后懿旨,請二位娘娘移步清寧殿。
司馬梓心升波瀾,顧不得儀表儀態,繞開阿玖慌忙而去。
蕭靜依則在原處沉寂良久。
伊墨捨不得離去,是她賭輸了。
其實這一局賭約原本也未曾有眷顧照拂她,她堂而皇之應約,不過是心中痴念未斷。
罷了,罷了。
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強求不得。
·
司馬梓被宣進正殿,跨入殿門時視線先往旁邊溜去,得見伊墨如初,適才定心,近前請安。
李妧留意她神色,默然點頭沒道什麼,要她坐到伊墨身邊去。
隨後蕭靜依到來,向李太后淡淡行禮問候。李太后落幾字箴言,揮手撥她去另邊坐席。
伊墨兩相對比,才算瞧出來,李太后為人冷清,對司馬梓實則是親昵不少的。
各自落座,李太后揮手要阿玖退下。
阿玖奉去參茶,跪地輕道「主子請用」,硬著頭皮與李妧對峙幾息,見她提茶盞呡了口,阿玖躬身退出。
殿門吱呀閉合,那些透過窗欞的涼薄月光敵不過搖曳燭火,停滯門前。
地龍滾著,殿內溫暖如春。惋惜的是,良宵無眠。
「皇帝不日抵京,」李太后擱下杯盞垂眸四下一掃,再無下文。
司馬梓聞言向對面人瞥視一道。蕭靜依眼瞼低垂,狀似是恭謹溫順樣子。
司馬梓輕蹙眉心,月靈月前出京,至此,北境毫無音訊……方才她請蕭靜依入殿氣走伊墨本是要問的,只是蕭靜依顧左右而言他,總不予她合適機會。
靜默之時,上首之人將席間波瀾瞧在眼裡。
「江州之事可還順利?」李妧轉向蕭靜依,沉聲對她,「皇帝與皇后贊你『心懷天下、為君盡忠』,蕭貴妃自以為如何?」
蕭靜依側身斂目,正對上首位,「太后謬讚,臣當不起。」
伊墨古怪地放眼打量她,這姑娘自稱為「臣」顯然不合規矩。
李太后卻無動於衷,轉而面朝另邊同席而坐的兩個,落眼清麗內斂女兒家身上,「念兒方才回去可有想好了?」
司馬梓聞言抿唇便要起身,李妧擺手要她坐著回話。
司馬梓支起身子,跪地撤後幾步,傾身伏地,音色朗朗:「民女沈念,叩見太后。」
「快起。」李太后起身抬手。
伊墨將身邊姑娘扶起。司馬梓小心攥她衣袖,避開她掌心傷口。
李太后凝視下頭相攜而坐的人兒,輕道:「你若願意,喚我一聲姨母罷。」
這話自是與司馬梓說的。伊墨側眸瞧身邊垂眸強撐著的人兒,輕輕握緊她的手予以鼓勵。
司馬梓拂落伊墨的手,起身屈膝斂目,「念兒拜見姨母。」
大抵是料想到這姑娘會如此,李妧步下玉階,親手攙她起來,「蓉兒去得早,你舅父與你親昵畢竟不便,日後若有心事委屈,隨時來尋我。」
李妧於無意之中改回普通自稱,又言行溫柔,教久別母女溫情的司馬梓生生落淚。
「謝姨母。」
「你身子弱,快別哭了。」李妧拂她的淚,搭肩安撫片刻要她坐下。
李妧坐回原處,柔眼瞧了司馬梓回歸冷靜,緩緩與她道:「蓉兒之事,我欠你司馬家一解釋。」
從李太后神色中可見鄭重,司馬梓屏息凝視與她。
「蓉兒病因,並非眾所周知的產後虧損,她昔年故去,實乃中毒不治。」
心弦繃緊,司馬梓捏緊拳頭。伊墨唯恐她自傷,強行塞了自己的手到她掌中。
「她是因我傷的。」李妧說時,放眼遠方,視線縹緲,「十三年前歲宴上,佟妃授意她侍女投毒於我杯中,那毒酒被你姨母掉換……」之後便說不下去,李妧撐案嘆息,長淚滿襟。
司馬梓心中鈍痛,咬唇難以自持。
伊墨從旁瞧著,悽然惋惜,只得握緊她的手。
蕭靜依垂眼思量過,不咸不淡道:「蓉貴妃既已知曉那酒有毒,為何要飲下?」
拭淚的動作一頓,李妧沉眉,平復之後徐徐道:「宮宴人多眼雜,大抵是沒來得及處理罷。」
李太后答得含混朦朧,神色也比不得之前從容,蕭靜依多打量她幾眼,在對方視線逼來之前,撤離目光。
司馬梓忍下心痛,後知後覺蕭靜依問到關鍵之處——宮宴再是人多忙碌,身為聖寵優渥的的貴妃,總也有侍女隨侍,更何況下.毒.人做手腳總不會傻到當場動作,蓉貴妃有時間發覺不妥自是有機會處理那酒,再者,退步來講,縱使那酒來不及處理,她藉口不適推拒不喝便也是了……
越想越覺得其中大有疏漏,司馬梓憂心忡忡,胡思亂想著。
李妧卻轉了話音,直白問蕭靜依,「此事實乃宮闈私密,蕭宮主還請務必答應哀家,守口如瓶。」
上首長輩語調舒緩神態溫和,問答之間儼然是兩輩人閒敘家常的情形。伊墨將心事放平,專注於此。
·
再沒得主子其他指令,阿玖返回仁明殿守著,這次是以未作廢的女醫官的身份直接進駐宮內。
阿玖守在院中,待到後殿殿門開啟、二位風華女子現身月下之時,她迎上去簡要道明了伊墨去處,並著,轉述太后懿旨,請二位娘娘移步清寧殿。
司馬梓心升波瀾,顧不得儀表儀態,繞開阿玖慌忙而去。
蕭靜依則在原處沉寂良久。
伊墨捨不得離去,是她賭輸了。
其實這一局賭約原本也未曾有眷顧照拂她,她堂而皇之應約,不過是心中痴念未斷。
罷了,罷了。
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強求不得。
·
司馬梓被宣進正殿,跨入殿門時視線先往旁邊溜去,得見伊墨如初,適才定心,近前請安。
李妧留意她神色,默然點頭沒道什麼,要她坐到伊墨身邊去。
隨後蕭靜依到來,向李太后淡淡行禮問候。李太后落幾字箴言,揮手撥她去另邊坐席。
伊墨兩相對比,才算瞧出來,李太后為人冷清,對司馬梓實則是親昵不少的。
各自落座,李太后揮手要阿玖退下。
阿玖奉去參茶,跪地輕道「主子請用」,硬著頭皮與李妧對峙幾息,見她提茶盞呡了口,阿玖躬身退出。
殿門吱呀閉合,那些透過窗欞的涼薄月光敵不過搖曳燭火,停滯門前。
地龍滾著,殿內溫暖如春。惋惜的是,良宵無眠。
「皇帝不日抵京,」李太后擱下杯盞垂眸四下一掃,再無下文。
司馬梓聞言向對面人瞥視一道。蕭靜依眼瞼低垂,狀似是恭謹溫順樣子。
司馬梓輕蹙眉心,月靈月前出京,至此,北境毫無音訊……方才她請蕭靜依入殿氣走伊墨本是要問的,只是蕭靜依顧左右而言他,總不予她合適機會。
靜默之時,上首之人將席間波瀾瞧在眼裡。
「江州之事可還順利?」李妧轉向蕭靜依,沉聲對她,「皇帝與皇后贊你『心懷天下、為君盡忠』,蕭貴妃自以為如何?」
蕭靜依側身斂目,正對上首位,「太后謬讚,臣當不起。」
伊墨古怪地放眼打量她,這姑娘自稱為「臣」顯然不合規矩。
李太后卻無動於衷,轉而面朝另邊同席而坐的兩個,落眼清麗內斂女兒家身上,「念兒方才回去可有想好了?」
司馬梓聞言抿唇便要起身,李妧擺手要她坐著回話。
司馬梓支起身子,跪地撤後幾步,傾身伏地,音色朗朗:「民女沈念,叩見太后。」
「快起。」李太后起身抬手。
伊墨將身邊姑娘扶起。司馬梓小心攥她衣袖,避開她掌心傷口。
李太后凝視下頭相攜而坐的人兒,輕道:「你若願意,喚我一聲姨母罷。」
這話自是與司馬梓說的。伊墨側眸瞧身邊垂眸強撐著的人兒,輕輕握緊她的手予以鼓勵。
司馬梓拂落伊墨的手,起身屈膝斂目,「念兒拜見姨母。」
大抵是料想到這姑娘會如此,李妧步下玉階,親手攙她起來,「蓉兒去得早,你舅父與你親昵畢竟不便,日後若有心事委屈,隨時來尋我。」
李妧於無意之中改回普通自稱,又言行溫柔,教久別母女溫情的司馬梓生生落淚。
「謝姨母。」
「你身子弱,快別哭了。」李妧拂她的淚,搭肩安撫片刻要她坐下。
李妧坐回原處,柔眼瞧了司馬梓回歸冷靜,緩緩與她道:「蓉兒之事,我欠你司馬家一解釋。」
從李太后神色中可見鄭重,司馬梓屏息凝視與她。
「蓉兒病因,並非眾所周知的產後虧損,她昔年故去,實乃中毒不治。」
心弦繃緊,司馬梓捏緊拳頭。伊墨唯恐她自傷,強行塞了自己的手到她掌中。
「她是因我傷的。」李妧說時,放眼遠方,視線縹緲,「十三年前歲宴上,佟妃授意她侍女投毒於我杯中,那毒酒被你姨母掉換……」之後便說不下去,李妧撐案嘆息,長淚滿襟。
司馬梓心中鈍痛,咬唇難以自持。
伊墨從旁瞧著,悽然惋惜,只得握緊她的手。
蕭靜依垂眼思量過,不咸不淡道:「蓉貴妃既已知曉那酒有毒,為何要飲下?」
拭淚的動作一頓,李妧沉眉,平復之後徐徐道:「宮宴人多眼雜,大抵是沒來得及處理罷。」
李太后答得含混朦朧,神色也比不得之前從容,蕭靜依多打量她幾眼,在對方視線逼來之前,撤離目光。
司馬梓忍下心痛,後知後覺蕭靜依問到關鍵之處——宮宴再是人多忙碌,身為聖寵優渥的的貴妃,總也有侍女隨侍,更何況下.毒.人做手腳總不會傻到當場動作,蓉貴妃有時間發覺不妥自是有機會處理那酒,再者,退步來講,縱使那酒來不及處理,她藉口不適推拒不喝便也是了……
越想越覺得其中大有疏漏,司馬梓憂心忡忡,胡思亂想著。
李妧卻轉了話音,直白問蕭靜依,「此事實乃宮闈私密,蕭宮主還請務必答應哀家,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