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直到始皇帝一統天下,九鼎有沒有重聚,各本典籍的記載不一。

  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秦朝滅亡後,九鼎再度失散。而大禹九鼎有沒有除了象徵意義之外的神秘力量?那都漸漸都成為了不可考證的傳說。

  在九鼎的傳說故事裡,那則與秦始皇有關的泗水撈鼎很出名。

  當年,嬴政滅六國而成為天下之主,據悉他已經得到八鼎,還差在泗水裡的那一口就能九九歸一。可惜始皇帝沒能如願以償,他命大隊人馬在泗水裡撈了許久,還是敗興而歸。

  泗水在江蘇徐州,與湘西之地相隔甚遠。那一批面具人找的王鼎,與大禹鼎有沒有關係,目前都不得而知。

  不過,他們利用瀕死引發水患的妖力,想要效仿始皇帝撈鼎,這一條基本可以坐實了。

  “據聞是沅澧二水交匯處見鼎,至於是什麼鼎卻語焉不詳。”

  展昭繼而提了一句鼎州城的名字來源,看來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多少都是有跡可循。“那條問鼎河與鼎州城應該有些關聯。”

  先找到問鼎河,可能尋得一些與面具人團伙相關的線索。倘若有所獲,也能避免幾人毫無方向地一頭扎入武陵山脈亂找。

  “等我用過早飯,不如先向普慧主持請教一番。他聽過神雞山,說不定也知道問鼎河。”

  無偃也贊同準備充分再入山,這頭剛看著展昭與捕快們押走李吉四人,他還想親眼見一見人間的斬立決如何行刑。

  無偃還想說什麼卻微微蹙眉,隱隱約約雨水裡飄散這一縷糊味。“東院在燒什麼?阿言,你沒聞到什麼味道?”

  “哎呦,我的茶!”

  言不周后知後覺地摸著餓過頭的肚子,才想起剛剛為去逮人太匆忙,完全忘了要移開小爐子上的早茶。

  此時,言不周飛奔回房,卻也拯救不了燒乾燒糊的銅壺。

  “阿彌陀佛——”

  無偃望向東邊,他保證沒有因為言不周的苦瓜臉發笑,必是天光漸亮驅散了今早被李吉等人弄出了一肚子怒氣。

  **

  李吉四人罪證確鑿,他們又都供認不諱。

  陶垚將其樹立成了典型急速上報,那四人的斬立決判決很快就定了。

  這消息來得比問鼎河的位置都要快。

  普慧主持對問鼎河也無所知,沿著鼎州城四周的河流更無所獲,直到祝明又帶來了一個有用的線索。

  祝明先是準備入山裝備,更重要的是找到了靠譜的嚮導葛麻。他在聽聞夫諸被殺一番推測後,又幾經輾轉從黑市買來一根拇指大小的殘骨。

  “此物是去年九月高價轉入黑市,據說是鹿仙頭上的角。賣家不知道什麼夫諸,但他聽說鹿仙有四隻角,這一節就是其中一段。”

  鹿角可以入藥,來自鹿仙的角不可不謂是靈藥,但是人服用後副作用很大。原本的病一夜痊癒,卻怎麼都消除不了滿身的濕疹。

  言不周隔著瓷瓶就感覺到殘骨的怨念,用左手取出此物,虛鏡之氣剛剛接觸到殘骨,耳畔仿佛就聽到啾啾鹿鳴。

  常見對虛鏡之力生而畏懼的妖怪,像夫諸主動借其伸冤的還是頭一回見。

  夫諸生為瑞獸自有不同,或是天性並不害怕照遍妖魔的虛鏡。當下,它的怨念藉以虛鏡之力,在殘骨上冒出了一段虛像。

  一頭幼年夫諸似是憑空出現,看它的體型與三個月左右的小鹿相同。

  那一雙鹿眼裡滿是天真,粉嫩的鼻頭不斷嗅著氣味,朝著山林間的某個煙霧升騰出跑去,顯然是為此所迷。

  小夫諸蹦蹦跳跳地來到一段乾涸的河床,想也沒多想就吃起一叢綴滿紅花的鮮草。那會啃草啃得很滿足,當發現危險來臨時已經晚了。

  四周顯然早有埋伏與準備,它想要逃跑卻四肢無力地倒在地上,沒能反抗就被一群面具人逮住。

  就是在小夫諸剛剛吃草的地方,面具人放幹了它的血,將它活體肢解。

  鹿肉剁碎後扔到事先挖好的有規則排列溝渠中,鹿血灌入了乾涸的河床。

  說來真怪,一滴水都沒有的河道,漸漸冒出河水,越冒越多很快填滿了整個乾涸的河床。

  不多時,河水就漸成洶湧奔騰之勢,面具人全都聚集在河邊,像是要等異寶出世。

  小夫諸的頭被懸掛在一根竹竿上,死不瞑目地瞪著河水上漲。

  一雙通紅的鹿眼雖死猶活一般,冷冷地看著面具人們從天亮等到天黑,最終一無所獲而憤怒不甘的喊叫起來。

  “這裡是瞎婆娘攢館。”

  嚮導葛麻在看到虛像的最後一幕時大叫出聲,那一間破爛的宅子,可不就是他曾去胡亂探險的停屍地。

  葛麻只有十一歲,別看他年紀小,知道許多尋常人不走的深山小徑。

  祝明介紹是在三年前收了葛麻做手下。其祖父是一位赤腳大夫,與藏心齋一直有生意往來。

  葛老頭帶著葛麻採摘深山藥材販給祝明,大多並非治病的藥物,是為探墓尋寶需要預備的藥物。

  葛老頭一死,葛麻失去了最後相依為命的親人,三年來是祝明給了他不少關照。

  這回武陵山脈之行兇險難測。若非有特別的交情,誰肯做嚮導深入那些不歡迎外人進入的巫蠱部族所在地。

  葛麻膽子不小,好奇心起去過不少山林古怪傳說地,但論及親眼見到古怪之事,今天還是切切實實頭一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