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只有野心勃勃一路擴張的普魯士,才會凶神惡煞地想要推倒法國這個歐洲強國。
“閣下,您這個揣測過於無端了。”雷赫貝格當然不能公開承認,“如果普魯士能夠把西里西亞的格拉茨省交給奧地利,那麼奧地利會考慮將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都交給普魯士。”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當然也拒絕了這個提議。
“那麼……這樣。”雷赫貝格又道:“什勒斯維希歸普魯士,荷爾斯坦則歸奧地利。奧地利可以與普魯士結成防禦同盟,共同維持兩個公國的穩定。如果奧地利能夠幫助義大利順利統一義大利全境——除了羅馬——那麼奧地利再將荷爾斯坦交給普魯士。”實際上這個提議是在表明了對目前所有分割方案的不同意——奧地利也想占領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兩公國。
※※※※
“普魯士人想要什麼?”伊莉莎白裝作完全不懂的問道。
“想要什麼?當然是想要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地全部統治權了。”弗蘭茨冷笑不已:“難道我花費巨額軍費派兵去丹麥。就為了讓普魯士得到所有好處的嗎?”
“那確實太過分了一點。”伊莉莎白氣惱的說:“那陛下是怎麼回答普魯士地無禮要求的呢?”
“當然是毫不猶豫的拒絕啦。提出新的要求,被拒絕,然後退一步,再次提出要求,或者換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這就是政治談判。就像求愛,只不過對方不是溫柔可人的女性。不過這一次,”弗蘭茨聳肩:“不管是奧地利還是普魯士,都很難取得統一的意見了。”
“那總還是要有一定的說法的吧?”
“最後也還是只能做出由奧地利和普魯士共同管理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以及勞恩堡的決定。”弗蘭茨撇嘴:“普魯士一定不甘心這個結果的。”
“那你準備怎麼辦?”
“看普魯士會怎麼做了。”弗蘭茨永遠是被動挨打派。
伊莉莎白搖頭了:“親愛的皇帝陛下,你應該做好準備。”
“什麼準備?”
“準備好普魯士巧取豪奪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地區,屆時奧地利應該要拿出辦法來壓制普魯士的野心。”
“談何容易啊,茜茜……”
在奧地利的一再催促之下,8月底,奧地利、普魯士、丹麥三國終於在維也納簽署了《維也納和約》。而此時,俾斯麥為了給奧地利製造麻煩,慫恿駐什勒斯維希的軍事專員曼陀菲爾將軍像對待普魯士的一個省份那樣對待這個公國;接著,他促使奧地利和聯邦議會讓漢諾瓦和薩克森的軍隊從兩公國撤走。
奧地利方面則在伊莉莎白皇后的授意下,刻意施延漢諾瓦和薩克森的撤軍決議。並且,外交大臣雷赫貝格再次向普魯士提出,將兩公國分開監管的動議。雷赫貝格要求普魯士完全遵從奧地利的要求,將軍隊撤離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以及勞恩堡,只有在普魯士軍隊撤離之後,漢諾瓦、薩克森、奧地利軍隊才會撤出上述地區。
這是伊莉莎白在逼迫普魯士提前跳腳。
10月,俾斯麥向奧地利提出下列三個條件:一,公國的武裝力量必須聽從普魯士的指揮,士兵要宣誓效忠普魯士國王;二,最重要的港口和要塞必須移交給普魯士;三,准許普魯士在北海和波羅的海之間修建一條運河。
這些赤裸裸的強盜條款徹底激怒了奧地利皇帝。這三個條件使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地區在外交、軍事、海運和經濟方面幾乎完全受普魯士制約並成為普魯士的附庸。弗蘭茨·約瑟夫完全不能接受。
弗蘭茨怒氣沖沖:“這些狂妄的普魯士人!”
“皇帝陛下!這些條件絕對不可以答應!”外交大臣瞪著眼睛說。
“是的,閣下,奧地利絕對不會同意這種赤裸裸的掠奪行徑!”
“奧地利軍隊不會是因為普魯士國王想得到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而在丹麥流血流汗的。”軍委主席咬著牙說。
“普魯士國王將會為了他的貪婪受到懲罰。”皇帝陛下兇狠的說。
“皇帝陛下,普魯士陸軍大臣羅恩,已經下令將艦隊和海軍司令部從但澤遷道荷爾斯坦的首府基爾了。”
“很好,”溫和的皇帝陛下也是會發火的,“先讓外交部提出抗議,我倒要看看,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如何解釋這件事情。”
第八卷 11、奧地利的榮耀
幾乎沒有懸念的,奧地利的外交抗議蒼白無力,被普魯士直接無視了。普魯士擺出一副“我就這樣了你能奈我何”的無賴臉孔,堅定的把艦隊和海軍司令部搬到了基爾。
“……真是很無恥,而又大膽啊!”羅馬紅衣主教華倫斯塔這麼嘆息道。
“人一旦無恥,就無敵了……”伊莉莎白把“人不要臉則無敵”這句名言改了改說出來。
“我始終很不理解,”華倫斯塔皺眉:“普魯士為什麼這麼著急的想要表現出對奧地利的敵意?”
“也許……是因為迫不及待的想一舉推倒奧地利,好讓普魯士成為德意志的第一強國吧。”
“閣下,您這個揣測過於無端了。”雷赫貝格當然不能公開承認,“如果普魯士能夠把西里西亞的格拉茨省交給奧地利,那麼奧地利會考慮將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都交給普魯士。”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當然也拒絕了這個提議。
“那麼……這樣。”雷赫貝格又道:“什勒斯維希歸普魯士,荷爾斯坦則歸奧地利。奧地利可以與普魯士結成防禦同盟,共同維持兩個公國的穩定。如果奧地利能夠幫助義大利順利統一義大利全境——除了羅馬——那麼奧地利再將荷爾斯坦交給普魯士。”實際上這個提議是在表明了對目前所有分割方案的不同意——奧地利也想占領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兩公國。
※※※※
“普魯士人想要什麼?”伊莉莎白裝作完全不懂的問道。
“想要什麼?當然是想要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地全部統治權了。”弗蘭茨冷笑不已:“難道我花費巨額軍費派兵去丹麥。就為了讓普魯士得到所有好處的嗎?”
“那確實太過分了一點。”伊莉莎白氣惱的說:“那陛下是怎麼回答普魯士地無禮要求的呢?”
“當然是毫不猶豫的拒絕啦。提出新的要求,被拒絕,然後退一步,再次提出要求,或者換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這就是政治談判。就像求愛,只不過對方不是溫柔可人的女性。不過這一次,”弗蘭茨聳肩:“不管是奧地利還是普魯士,都很難取得統一的意見了。”
“那總還是要有一定的說法的吧?”
“最後也還是只能做出由奧地利和普魯士共同管理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以及勞恩堡的決定。”弗蘭茨撇嘴:“普魯士一定不甘心這個結果的。”
“那你準備怎麼辦?”
“看普魯士會怎麼做了。”弗蘭茨永遠是被動挨打派。
伊莉莎白搖頭了:“親愛的皇帝陛下,你應該做好準備。”
“什麼準備?”
“準備好普魯士巧取豪奪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地區,屆時奧地利應該要拿出辦法來壓制普魯士的野心。”
“談何容易啊,茜茜……”
在奧地利的一再催促之下,8月底,奧地利、普魯士、丹麥三國終於在維也納簽署了《維也納和約》。而此時,俾斯麥為了給奧地利製造麻煩,慫恿駐什勒斯維希的軍事專員曼陀菲爾將軍像對待普魯士的一個省份那樣對待這個公國;接著,他促使奧地利和聯邦議會讓漢諾瓦和薩克森的軍隊從兩公國撤走。
奧地利方面則在伊莉莎白皇后的授意下,刻意施延漢諾瓦和薩克森的撤軍決議。並且,外交大臣雷赫貝格再次向普魯士提出,將兩公國分開監管的動議。雷赫貝格要求普魯士完全遵從奧地利的要求,將軍隊撤離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以及勞恩堡,只有在普魯士軍隊撤離之後,漢諾瓦、薩克森、奧地利軍隊才會撤出上述地區。
這是伊莉莎白在逼迫普魯士提前跳腳。
10月,俾斯麥向奧地利提出下列三個條件:一,公國的武裝力量必須聽從普魯士的指揮,士兵要宣誓效忠普魯士國王;二,最重要的港口和要塞必須移交給普魯士;三,准許普魯士在北海和波羅的海之間修建一條運河。
這些赤裸裸的強盜條款徹底激怒了奧地利皇帝。這三個條件使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地區在外交、軍事、海運和經濟方面幾乎完全受普魯士制約並成為普魯士的附庸。弗蘭茨·約瑟夫完全不能接受。
弗蘭茨怒氣沖沖:“這些狂妄的普魯士人!”
“皇帝陛下!這些條件絕對不可以答應!”外交大臣瞪著眼睛說。
“是的,閣下,奧地利絕對不會同意這種赤裸裸的掠奪行徑!”
“奧地利軍隊不會是因為普魯士國王想得到什勒斯維希-荷爾斯坦而在丹麥流血流汗的。”軍委主席咬著牙說。
“普魯士國王將會為了他的貪婪受到懲罰。”皇帝陛下兇狠的說。
“皇帝陛下,普魯士陸軍大臣羅恩,已經下令將艦隊和海軍司令部從但澤遷道荷爾斯坦的首府基爾了。”
“很好,”溫和的皇帝陛下也是會發火的,“先讓外交部提出抗議,我倒要看看,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如何解釋這件事情。”
第八卷 11、奧地利的榮耀
幾乎沒有懸念的,奧地利的外交抗議蒼白無力,被普魯士直接無視了。普魯士擺出一副“我就這樣了你能奈我何”的無賴臉孔,堅定的把艦隊和海軍司令部搬到了基爾。
“……真是很無恥,而又大膽啊!”羅馬紅衣主教華倫斯塔這麼嘆息道。
“人一旦無恥,就無敵了……”伊莉莎白把“人不要臉則無敵”這句名言改了改說出來。
“我始終很不理解,”華倫斯塔皺眉:“普魯士為什麼這麼著急的想要表現出對奧地利的敵意?”
“也許……是因為迫不及待的想一舉推倒奧地利,好讓普魯士成為德意志的第一強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