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爾聳了聳他那公牛般結實多肉的雙肩,說:“你要越過我請求上級批准,就得用直升飛機送信,因為我們這兒的通訊中斷了。現在發生的情況我也摸不清。”

  法國人將一疊繪畫推到少校面前,說:“這些東西,為什麼拖到飛機快開時才給我看。”

  比爾接過紙片,攤在桌上。沉思片刻後說:“有意思。”

  “對這些人,我們知之甚少,”拉孔布告訴他:“他們能解答我們一大誰問題。但他們是誰?為什麼他們都繪這些畫?為什麼當他們從電視上看到魔鬼塔時,都非來這裡不可?”

  矮胖子聳聳肩道:“湊巧唄。”顯然他對這個說法感到不滿意,於是繼續用拇指撥弄圖畫。“這是一群偶然的烏合之眾。”他接著說:“他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和你談過話的那個尼亞里,是位大學生,同他一起的女人說是來找她的小男孩的。天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幅怎樣?”拉孔布指著一張畫得比較認真的較大幅的圖畫問。少校將回翻到背面,念著作者的名字:“拉里·福南。我們查過此人。他從洛杉磯來,出賣不動產,經常在西部電影中擔任配角演員,是位小人物。”

  “這張呢?”法國人想再打聽一下。

  比爾盯著一幅用蠟筆亂畫的草圖說:“這是一位來自堪薩斯城的羅森夫人畫的,她當老奶奶了,和丈夫在一起。已退休,正在度假。所有這些人我們都調查過,直查到華盛頓,都是些無名之輩,除了幾次違犯過交通規則外,沒犯罪記錄。”

  “這位呢?”

  “喬治·芬德,德克薩斯州沃斯堡汽車修理廠技工,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在瓜德康納爾島負過傷。”

  “這位?”

  “我們沒時間囉嗦這些個,”少校說,“請你相信我的話,這些人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人。”

  “這位?”拉孔布仍不罷休。

  “伊萊恩·康內利,教師,馬里蘭州貝塞斯達來的,寡婦。她有一個結了婚的兒子,三個孫子。”比爾不禁惱起火來,哼著鼻子問:“我猜你要繼續問這兩位吧?”

  “當然?”拉孔布答。

  “彭德雷基夫婦,從密執安州漢普蘭克來、男的是肉類加工廠工人,女的任秘書。他們正在度露月。她現在在主日學校任教。”

  他猛吸一口氣,說:“夠了!”

  “難道這些人相互間沒有什麼聯繫?”法國人說。

  “我不管他們之間是否有聯繫,我的職責就是馬上把這些人撤離此地!現在就撤!”

  “但你曾說過,他們並不是搗亂分子,況且他們都是老百姓。”

  “那只是表面如此,”少校提醒他,“這僅是經過五分鐘快速檢查所發現的全部情況。”

  “九人都有同樣的幻覺?”

  “是的。”

  “有哪些人是具有同樣迫切要求到這裡來的呢?”

  “浪費時間!”比爾用抑制住怒氣的聲調說:“這時間不是我的,而是你的。你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一旦你把這有限的時間交給我,那我就要說到時候了,我們走吧!馬上就走!”

  拉孔布很久都不哼聲,在彼此互不相讓時,他把滿頭灰發的腦袋往後仰起,使頭部稍稍鬆弛一些,接著說:“我必須弄明白,這些相同的迫切感的含意。為什麼他們不得不來這裡,也許——”

  “枉費心機。”比爾高聲說。

  “您聽我說!”拉孔布暴跳如雷起來,“你只看見這幾個人受到這種外來幻覺的影響,而你並沒見到受這種影響的人比這數字要多幾千倍。”

  “這只是一種巧合。”少校爭辯道。

  “這是社會學上的一件大事。”法國人糾正說。“具有出人意外的重要性,他們來這裡的原因,也許就是在整個研究工作中我們所獲得的最重要的情報。”  “別說了!”

  拉孔布把手伸過去,一把抓住比爾那件短軍上衣的前襟。“你聽我說,韋爾什少校。”

  比爾眯著的眼睛睜大起來。自從他以中尉軍銜畢業於西點軍校以來,還沒有人抓過他的軍上衣的前襟。

  “快到樓上D·S·M去,你要遲到了。他對這位法國人說。

  “您聽我說,混蛋!”

  比爾轉身問勞克林:“他說啥?”

  第二十四章

  尼亞里、吉麗安和其他闖入基地的人幾乎麻木地默默坐在大型休伊直升飛機艙內,頭上還戴著防毒面具,眼睛在左顧右盼,老想弄明白周圍發生什麼事。

  下一步已很明顯了。尼亞里暗自思忖:再過幾分鐘,他們就要被運走。這樣,尋找目標的全盤工作將告吹,自己也永遠不能探知那座山的奧秘;吉麗安亦永遠別想找到巴利。同樣,這裡的人都不會有所收穫。

  他們之所以弄到這步田地,是因為基地拒絕外人來訪的規定非常嚴格。看來,被大肆宣揚的神經毒氣的危險性可能是真的。他想,也許軍方會這樣干:向該地區放一陣毒氣,毒死相當數量的野生動物,以此消除公眾的懷疑;或者,只是把野生動物毒昏迷了?尼亞里想起關在廉價金屬鳥籠里的兩隻金絲雀,籠子放在剛才那輛拖卡的隔離室里。誰的金絲雀?他的嗎?但他看見自己的兩隻已經死了,如果沒死的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