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 歐幾里德算法又稱輾轉相除法,用於計算兩個正整數a,b的最大公約數。其計算原理依賴於下面的定理:定理:gcd(a,b) = gcd(b,a mod b) (a>b 且 a mod b 不為0)

  證明:a可以表示成a = kb + r,則r = a mod b假設d是a,b的一個公約數,則有

  d|a, d|b,而r = a - kb,因此d|r因此d也是(b,a mod b)的公約數因此(a,b)和(b,a mod b)的公約數是一樣的,其最大公約數也必然相等,得證

  第十六章

  結尾:回到地球

  我醒來的時候是在山坡上。郊區的路燈暗淡了夜空中閃耀的星星。鐘聲敲響,一聲迴響之後,又是十一次的回聲。我找到了我們的窗戶,一陣喜悅,一陣狂喜,就像一波海浪,席捲而來,把我淹沒。接著就是平靜。

  地球上的事務,渺小卻又激烈!超宇宙的現實,猛烈噴發的創造之泉,濺出的水花——無數的世界,在瞬間就都不見了。消逝了,轉換成了幻覺,轉換成了極端的細枝末節,無關緊要的事情。

  小小的地球,渺小卻又激烈,外層薄薄的大氣;表層薄薄的海洋;顫抖的薄薄的生命帶,斷斷續續,多種多樣;幽暗的山丘;朦朧的大海,無邊無際。燈塔,變換著燈光,一閃一閃;還有那轟隆隆的敞篷火車。我的手輕輕撫摸著石楠花,粗糙但是卻讓人舒服。

  超宇宙的魅影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所夢到的真實並非是這樣的,它更加微妙,更加令人敬畏,更加精彩。而且無限地接近家。

  也許我所看到的在結構的細節上都是虛妄的,也許它在整體形態上更是虛妄的,但是在特質上肯定是相關聯的,也許在特質上它甚至是真實的。肯定是真實的它促使我構思出那幅場景,每個主題和方面都是虛妄的,但是在精神上卻是真實的。

  路燈上方星星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偉大的恆星?或是夜空中萎靡的亮點?傳聞中,星星是指引方向的光芒,將人心從塵世的紛亂中召喚回來,但是又用它們冰冷的長矛刺穿人們的心臟。

  坐在我們小小的行星上,坐在石楠花中,仿佛四周都是深淵,未來也是深淵,我躲避不及。寂靜的黑暗,無形的未知,比想像中所有的恐懼都還令人生畏。目光所及之處,看不到任何確定的東西,人類的體驗中沒有一件東西是確定的,確定的只有不確定本身。各種理論的濃霧之下,產生的只是難解的晦澀。人類的科學不過是數字的迷霧;人類的哲學不過是文字的霧靄。地球這個小小的石頭,人類對它的理解不過是轉瞬即逝,謊話連篇的幻影。即使是人類本身,這個看似中心的事實,也不過是蠱惑的幻覺;即使是最誠實的人也應該質疑自己的誠實,他是這樣的非物質,甚至應該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存在。還有我們的忠貞!我們自欺欺人,我們被誤導,我們的構想就是錯誤的。我們苦苦追尋,我們因為仇恨變得乖戾!還有我們的愛,在親密無間的關係中,應該受到譴責,因為我們視而不見,我們自私自利,我們沾沾自喜。然而呢?我看到了我們的窗戶。我們在一起非常地幸福!我們發現了,或是說我們創造出了我們的共同體。這是波濤翻滾的經歷中的一塊岩石。這個岩石,不是浩瀚的宇宙,不是無邊無際的超宇宙,也不是我們小小的行星,但是就是這個岩石才是存在堅實的基礎。四周,混亂、暴風雨,還有洶湧的波浪已經浸透了我們的岩石。岩石四周,翻滾的黑暗之中,一張張的臉,一雙雙祈求救援的手,模模糊糊,隨即又消失了。

  未來?世界的瘋狂捲起的風暴越演越烈,未來一片黑暗,黑暗中一個新的強烈的希望閃耀的光芒穿透了黑暗,希望能建立一個更加幸福、理智並且理性的世界。在現在和未來之間還有著什麼樣的恐懼?壓迫者不可能溫順地離開。而我們兩個,成長在穩定溫和的環境中,只適合生存在一個友好的世界裡。在那裡,我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會感到折磨,都不會絕望。我們只適合生活在風和日麗的環境中,我們只是常人,沒有什麼高風亮節,也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們適合生活在一個公正安寧的社會。但是,我們卻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卷著驚濤駭浪的戰爭年代,黑暗無情的力量和光明絕望的力量在世界破碎的心臟中相互搏殺,殊死一戰;我們處在一個接一個的危機當中,不得不一次次地做出重大的抉擇,沒有多少簡單,或是熟悉的原則可以遵循。

  從河口那邊的鑄造廠跳出了紅紅的火光。附近的夜色中,金雀花幽暗的輪廓給郊區布滿腳印的荒地帶來一絲神秘。

  在我的想像中,我越過我們的那座山頭,看到了更遠的地方,看到了看不見的山坡。我看到了平原,看到了樹林,看到了田野,看到了田野上各式各樣特別的葉片。我看到土地從我的腳下沿著曲線的弧度延展而下。我看見阡陌交通、火車鐵軌還有嗡嗡作響的電纜電線將鄉村串聯在了一起,就像是蛛網上的霧珠。到處都是城鎮,燈火通明,就像是一個星雲狀的發光體,灑滿了恆星。

  田野的盡頭,就是霓虹燈下沸騰的倫敦,就像是污水當中取樣後,放到顯微鏡下製作的幻燈片,擠滿了探頭探腦的微生物。微生物!從星星的角度來說,毫無疑問,這些生物不過是微小的寄生蟲,但是在它本身,或是它們相互之間,它們肯定比星星真實得多。

  目光越過倫敦,想像中我看到了英吉利海峽那片模糊的水域,接著我又看到了整個歐洲,農耕文化中混雜著沉睡中的工業主義。越過諾曼第的白楊樹,就是巴黎,巴黎聖母院的塔尖。再過去,西班牙的夜空被屠殺中的城市映襯得通紅。往左邊望去,就是德國,它的森林和工廠,它的音樂,它的鋼盔。在教堂的廣場上我似乎看到了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意氣奮發,著魔瘋狂,朝著探照燈下的元首敬禮。義大利也是,充滿回憶和幻想的土地,暴徒的偶像迷惑了年輕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