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我竭力要一睹終極宇宙的芳容。我看到了多種多樣的個體構成的共同體,我看到了它的世界的精妙之處,也看到了它靈與肉的精妙之處,它的共同體已經覺醒,達到了完全自我了解和相互洞悉的程度。但是當我悉心傾聽它無數世界精神體內心的音樂時,我聽到的不完全是無法述說的快樂,我也聽到了不可撫慰的悲傷。有的終極存在體不只是在受苦受難,它們是在黑暗中受苦受難。雖然擁有洞悉一切的能力,但是它們的能力卻不能開花結果。它們沒有視力。它們承受著低等精神體體驗不到的痛苦。作為一個低等宇宙虛弱的精神體,我承受不了這樣激烈的痛苦體驗。在恐懼和憐憫的痛苦中,我捂住了心靈的耳朵。雖然卑微,但是我還是對著造星主喊出了我的反抗的聲音——任何永恆絕對的榮耀都不能彌補生物體所承受的這種痛苦。雖然我窺見的痛苦不過是金色掛毯上面幾縷黑色的絲線,為的是讓掛毯的成色更加豐滿;雖然除了我所窺見的痛苦之外,都是一片極樂世界,但是我還是要大聲呼喊出來,覺醒的精神體不該遭受這樣的痛苦。我想知道,是怎樣殘忍的惡意才會這樣對待這些輝煌的存在體?它們不僅飽受折磨,而且還被剝奪了最大的慰藉——它們被剝奪了冥想和讚美的快樂,這可是完全覺醒的精神體與生俱來的權力。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自己,作為一個低等宇宙的集體智能,面對我宇宙中小小成員的鬱悶和痛苦,鎮定自若,認為這些呆滯的存在體所受的痛苦比起我能為現實所貢獻的神智清明而言,實在是小小的代價。在終極宇宙中,這些飽受折磨的個體,比起絕大多數快樂的生物來說,它們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但是在我看來,它們就是我,站在宇宙精神高度的我,而非那些虛弱的朦朧的,為了造出我,曾經貢獻出自己遲鈍的悲傷的存在體。我無法忍受這一點。
雖然看的很不清楚,我還是看到了終極宇宙可愛完美的結構。雖然其中也有鬱悶和痛苦,對於遭受痛苦鬱悶的個體而言,這是無比殘酷的,但是,這些鬱悶和痛苦最終還是促進了宇宙精神本身的清明。從這個意義而言,這些個體的悲劇還是值得的。
但是這什麼都不是。因為同情和激烈的反抗,我流下了熱淚,透過我的眼淚,我似乎看見終極完美宇宙的精神體站在了她的造物主面前。看到她,讚美沖走了我的同情和忿忿不平。造星主——那股暗力量和清明的智力,看到了自己作品中具化了的可愛,他終於達成了心愿。
但是對於我而言,這神秘遙遠的完美什麼都不是。我同情那些飽受折磨的終極存在體,我感到了人類的羞恥和憤怒,我鄙視非人類的完美中與生俱來的快樂,我渴望回到我的低等宇宙,我渴望回到我自己人類的掙扎中的世界,我要在人類的世界中和我自己半動物的同類一起肩並肩站在一起,和黑暗的勢力做鬥爭;是的,抗爭這位冷漠無情,無法征服的獨裁者,他腦中只有那有知覺的世界,那飽受折磨的世界。
我公然反抗,摔門上閂,封閉了獨立自我的小小暗室,可是剛關上門,暗室的四壁就在不可抑制的光線下轟然倒塌,我的眼睛在不堪忍受的強光之下再次灼傷了。
再次?不。那次一樣耀眼的亮光,也是以失明收尾,那次我似乎是展翅向造星主飛去,但是被可怕的亮光打了下來。但是現在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是什麼壓倒了我。我的確是站到了造星主面前,可是現在我知道了造星主不僅僅是創造性的有限的精神體,他是永恆的完美的精神體,包含了所有的東西,所有的時間,無始無終地思索著他所包含的無盡的、多種多樣的群體。在現在的我看來,將我淹沒,把我打下來,讓我盲目崇拜的亮光不過是一道永恆的精神穿透一切的體驗的微光而已。
在痛苦和恐懼中,我默認了,我甚至還讚美,我感到了,或者說我似乎是感到了永恆精神體的某種秉性,他在本能的、無始無終的視野中理解了我們所有的生命。沒有憐憫,沒有提供救贖,也沒有親切的援助。或者說,有愛,也有憐憫,但是冷漠的狂喜掌控了愛和憐憫。我們支離破碎的生活,我們的愛,我們的愚蠢,我們的背叛,我們無望而英勇的抵抗,這一切都被一一剖析,評估,然後就被放在一旁。永恆的精神體也經歷了我們經歷的一切,它完全理解,它洞悉一切,它深切同情,它甚至還感到激情。但是同情不是永恆精神體的終極秉性;思索才是終極秉性。愛也不是絕對;思索才是絕對。雖然其中有愛,但是精神體的秉性中也包含著恨,看到恐懼他會有殘忍的愉悅,看到美德的衰敗,它會感到歡喜。精神體的秉性中包含了所有的情感,但是都處在思索狂喜的掌控中,這是一種冷靜、明了、透明的狂喜。
這就是我們所有生命體的結局——得到科學家,不,是藝術家的鑑定!但是我依然崇敬!但是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我說永恆精神體的秉性就是思索,這樣說,我將它歸於了一種有限的人類體驗,一種情緒;這樣就安慰了我自己,即使只是一種冰冷的慰藉。但事實卻是,永恆的精神體難以形容。不管說什麼都不是真切的。甚至於沒有足夠的理由將它稱為“精神體”。但是不將它稱之為“精神體”也是錯誤的,因為不管它是什麼,它包含的只會比精神更多,而不會比它少,它的含義只會多於人類賦予這個詞的任何意義。從人類的層面,甚至是宇宙智能的層面,這個“更多”,瞥上一眼,看不清,讓人痛苦,是一個令人敬畏的迷,讓人肅然起敬。
雖然看的很不清楚,我還是看到了終極宇宙可愛完美的結構。雖然其中也有鬱悶和痛苦,對於遭受痛苦鬱悶的個體而言,這是無比殘酷的,但是,這些鬱悶和痛苦最終還是促進了宇宙精神本身的清明。從這個意義而言,這些個體的悲劇還是值得的。
但是這什麼都不是。因為同情和激烈的反抗,我流下了熱淚,透過我的眼淚,我似乎看見終極完美宇宙的精神體站在了她的造物主面前。看到她,讚美沖走了我的同情和忿忿不平。造星主——那股暗力量和清明的智力,看到了自己作品中具化了的可愛,他終於達成了心愿。
但是對於我而言,這神秘遙遠的完美什麼都不是。我同情那些飽受折磨的終極存在體,我感到了人類的羞恥和憤怒,我鄙視非人類的完美中與生俱來的快樂,我渴望回到我的低等宇宙,我渴望回到我自己人類的掙扎中的世界,我要在人類的世界中和我自己半動物的同類一起肩並肩站在一起,和黑暗的勢力做鬥爭;是的,抗爭這位冷漠無情,無法征服的獨裁者,他腦中只有那有知覺的世界,那飽受折磨的世界。
我公然反抗,摔門上閂,封閉了獨立自我的小小暗室,可是剛關上門,暗室的四壁就在不可抑制的光線下轟然倒塌,我的眼睛在不堪忍受的強光之下再次灼傷了。
再次?不。那次一樣耀眼的亮光,也是以失明收尾,那次我似乎是展翅向造星主飛去,但是被可怕的亮光打了下來。但是現在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是什麼壓倒了我。我的確是站到了造星主面前,可是現在我知道了造星主不僅僅是創造性的有限的精神體,他是永恆的完美的精神體,包含了所有的東西,所有的時間,無始無終地思索著他所包含的無盡的、多種多樣的群體。在現在的我看來,將我淹沒,把我打下來,讓我盲目崇拜的亮光不過是一道永恆的精神穿透一切的體驗的微光而已。
在痛苦和恐懼中,我默認了,我甚至還讚美,我感到了,或者說我似乎是感到了永恆精神體的某種秉性,他在本能的、無始無終的視野中理解了我們所有的生命。沒有憐憫,沒有提供救贖,也沒有親切的援助。或者說,有愛,也有憐憫,但是冷漠的狂喜掌控了愛和憐憫。我們支離破碎的生活,我們的愛,我們的愚蠢,我們的背叛,我們無望而英勇的抵抗,這一切都被一一剖析,評估,然後就被放在一旁。永恆的精神體也經歷了我們經歷的一切,它完全理解,它洞悉一切,它深切同情,它甚至還感到激情。但是同情不是永恆精神體的終極秉性;思索才是終極秉性。愛也不是絕對;思索才是絕對。雖然其中有愛,但是精神體的秉性中也包含著恨,看到恐懼他會有殘忍的愉悅,看到美德的衰敗,它會感到歡喜。精神體的秉性中包含了所有的情感,但是都處在思索狂喜的掌控中,這是一種冷靜、明了、透明的狂喜。
這就是我們所有生命體的結局——得到科學家,不,是藝術家的鑑定!但是我依然崇敬!但是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我說永恆精神體的秉性就是思索,這樣說,我將它歸於了一種有限的人類體驗,一種情緒;這樣就安慰了我自己,即使只是一種冰冷的慰藉。但事實卻是,永恆的精神體難以形容。不管說什麼都不是真切的。甚至於沒有足夠的理由將它稱為“精神體”。但是不將它稱之為“精神體”也是錯誤的,因為不管它是什麼,它包含的只會比精神更多,而不會比它少,它的含義只會多於人類賦予這個詞的任何意義。從人類的層面,甚至是宇宙智能的層面,這個“更多”,瞥上一眼,看不清,讓人痛苦,是一個令人敬畏的迷,讓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