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史書說朱友文“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頗能為詩”,若從這幾句話來講,這儼然是個翩翩美少年,並且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有吃苦的勁頭。
也正是這樣的人,對於五代時期“王侯將相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為之”的現實特別憤恨,所以,當他一聽到王存儼想要以功讓朱溫允許他總攬蔡州事務時,他怒不可遏。不等朱溫下令,便以東都留守的身份對其進行討伐。
父親已是通過不正當渠道稱帝了,可既然木已成舟,做兒子的難道還會責怪父親嗎?但他絕不會讓人在父親的統治區域內再生事,出於為維護父親統治地位的目的也好,出於痛恨眾人稱帝稱王的時代也好,總之,他是懷著仇恨之心想要剿滅王存儼的。
朱溫何時收其為養子,史書沒有記載。這位生前不知自己已是太子的人在後梁的建設中很好地鞏固了東都汴梁,但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朱友文死的時候,美麗的妻子也隨之跟著去了,後梁東都汴梁為之一暗。史書上稱,乾化二年(912年),汴州
地震。
現在想一想,朱友貞在殺朱友文時,最後跟他說的是什麼?朱友文是否反抗了?用他對後梁的大功加以反抗,用他父親對他的信任加以反抗。但一切都不得而知,筆者疑心,朱友貞殺朱友文肯定是很痛快並且快樂的。因為父親對這個外人的寵愛,因為這個人治理東都汴梁的能力屢讓父親在親生兒子們面前誇獎之。所以,他叫人下手的時候一定是微笑著看著朱友文死去的。更或者,他是親自動的手。
如果朱友裕還在(1)
朱溫是非常器重朱友文並疼愛他的,公元910年,朱友文從汴梁到洛陽,父子兩人在朱溫的寢宮長談多時。公元912年四月,朱友文又來到洛陽,請朱溫還汴梁。朱溫同意,但到了黎陽便病倒了。朱友文只好留在黎陽,照顧朱溫的飲食起居。為了讓父親的病快些好起來,朱友文在朱溫回到洛陽後,將新創的食殿開放。獻入內宴錢三千貫,銀器一千五百兩,乃即就食殿開宴,召宰相及文武從官等侍宴。酒酣興發,朱溫高興異常,就想去九曲池划船。池不是很深,朱友文又特意為其準備了一艘大船。誰想到,盪入池心時,突然起了一陣怪風,竟將朱溫所乘的舟吹覆。朱溫墜入池中,幸虧朱友文與船上侍從竭力撈救,才沒有被淹死。
上岸後,朱溫早已經魂不附體,上下牙打架了。經過這一驚嚇,朱溫的病情便更加嚴重了。待他回到汴梁後,夜間屢不能眠,常令人通宵陪著,還覺驚魂不定,寤寐彷徨。就在這個時候,與李克用部進行戰爭的燕王劉守光屢陳敗報,一再乞援,朱溫病不能興,召語近臣道:“我經營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餘孽,猖獗至此,我觀他志不在小,必為我患,天又欲奪我餘年,我若一死,諸兒均不足與敵,恐我且死無葬地了!”語至此,哽咽數聲,暈了過去。
難怪朱溫要暈過去,他與晉王李克用爭鬥了近三十年,雙方各有損失,也有所得。但讓他想不到的是,近三十年的爭鬥始終不能了結。李存勖在父親李克用死後勵精圖治,屢屢在戰場上挫敗朱溫軍隊。朱溫手下並非沒有猛將,但真正效忠他的猛將早已死在戰場上了,而有一些人根本就不給他出力。這個時候,他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大兒子朱友裕,更讓他心痛的是,這個本該是太子的朱友裕卻早早地死掉了。
死後被追封為郴王的朱友裕很小就喜歡打打殺殺,特別於射御一技,似有神助。朱友裕年紀稍長,便跟隨父親朱溫四處征伐。唐中和中,朱溫被封為宣武節度使與李克用追擊黃巢。其時,二人共同攻圍華州,黃巢的弟弟黃鄴首先用士兵之力死守華州,又用士兵之嘴大罵李克用這個少數民族和朱溫這個叛徒。兩個人都是性格暴烈之輩,怎麼可以忍受這種咒罵。李克用命手下人向城上放箭,箭是射出去了,但罵他們的兵士還在那裡站著繼續罵呢。
李克用乃是沙陀人,騎射似乎就是這個民族與生俱來的技能。他所率領的“鴉兒軍”個個都是神射手,可這一次卻丟了臉。朱溫見李克用的手下連連不中,便回頭看了一眼朱友裕。朱友裕發現李克用的兵士之所以射不中那人,是因為角度有問題。他找了一個適宜的角度,取箭,拉弓,一箭而中。兩軍將士齊聲歡呼,聲震山谷。李克用手下猛將多如牛毛,但還是對朱友裕讚賞有加,賜其良弓百矢。
但就是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人,卻間接地死在了父親手裡。當初,朱溫任宣武節度使,鎮守汴梁,過不久,朱溫伐徐,當時的軍閥朱謹領兗、鄆之眾,在外圍騷擾朱溫。朱溫大怒,命友裕率兵擊之,朱友裕一戰告捷,斬獲朱謹甚眾,朱謹領著幾員殘兵逃跑。朱友裕覺得戰爭的重點在徐,而不是朱謹,所以,當朱謹跑掉時,他便沒有追趕。
當時的都虞侯朱友恭認為朱友裕這樣做必有他圖,便寫信告訴了朱溫。朱溫也害怕這個勇謀兼備的兒子造反,就寫信令都指揮使龐師古代朱友裕統領部隊,讓朱友裕暫且主持許州事宜。
但是,這封信卻落在了朱友裕手裡,根據對猜疑心過重的父親的了解,朱友裕大恐慌,便帶了親信數人跑進山里。可後來一想,自己根本就沒有謀反之意,這樣一跑反而不是弄假成真了嘛。他派人去四處活動,希望能找到父親的愛將將自己的冤屈呈上。這件事讓朱溫的老婆,也就是後來的元貞皇后知道了,她給朱友裕送信,叫他以平民打扮入汴梁,自己一定會想辦法搭救。
也正是這樣的人,對於五代時期“王侯將相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為之”的現實特別憤恨,所以,當他一聽到王存儼想要以功讓朱溫允許他總攬蔡州事務時,他怒不可遏。不等朱溫下令,便以東都留守的身份對其進行討伐。
父親已是通過不正當渠道稱帝了,可既然木已成舟,做兒子的難道還會責怪父親嗎?但他絕不會讓人在父親的統治區域內再生事,出於為維護父親統治地位的目的也好,出於痛恨眾人稱帝稱王的時代也好,總之,他是懷著仇恨之心想要剿滅王存儼的。
朱溫何時收其為養子,史書沒有記載。這位生前不知自己已是太子的人在後梁的建設中很好地鞏固了東都汴梁,但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朱友文死的時候,美麗的妻子也隨之跟著去了,後梁東都汴梁為之一暗。史書上稱,乾化二年(912年),汴州
地震。
現在想一想,朱友貞在殺朱友文時,最後跟他說的是什麼?朱友文是否反抗了?用他對後梁的大功加以反抗,用他父親對他的信任加以反抗。但一切都不得而知,筆者疑心,朱友貞殺朱友文肯定是很痛快並且快樂的。因為父親對這個外人的寵愛,因為這個人治理東都汴梁的能力屢讓父親在親生兒子們面前誇獎之。所以,他叫人下手的時候一定是微笑著看著朱友文死去的。更或者,他是親自動的手。
如果朱友裕還在(1)
朱溫是非常器重朱友文並疼愛他的,公元910年,朱友文從汴梁到洛陽,父子兩人在朱溫的寢宮長談多時。公元912年四月,朱友文又來到洛陽,請朱溫還汴梁。朱溫同意,但到了黎陽便病倒了。朱友文只好留在黎陽,照顧朱溫的飲食起居。為了讓父親的病快些好起來,朱友文在朱溫回到洛陽後,將新創的食殿開放。獻入內宴錢三千貫,銀器一千五百兩,乃即就食殿開宴,召宰相及文武從官等侍宴。酒酣興發,朱溫高興異常,就想去九曲池划船。池不是很深,朱友文又特意為其準備了一艘大船。誰想到,盪入池心時,突然起了一陣怪風,竟將朱溫所乘的舟吹覆。朱溫墜入池中,幸虧朱友文與船上侍從竭力撈救,才沒有被淹死。
上岸後,朱溫早已經魂不附體,上下牙打架了。經過這一驚嚇,朱溫的病情便更加嚴重了。待他回到汴梁後,夜間屢不能眠,常令人通宵陪著,還覺驚魂不定,寤寐彷徨。就在這個時候,與李克用部進行戰爭的燕王劉守光屢陳敗報,一再乞援,朱溫病不能興,召語近臣道:“我經營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餘孽,猖獗至此,我觀他志不在小,必為我患,天又欲奪我餘年,我若一死,諸兒均不足與敵,恐我且死無葬地了!”語至此,哽咽數聲,暈了過去。
難怪朱溫要暈過去,他與晉王李克用爭鬥了近三十年,雙方各有損失,也有所得。但讓他想不到的是,近三十年的爭鬥始終不能了結。李存勖在父親李克用死後勵精圖治,屢屢在戰場上挫敗朱溫軍隊。朱溫手下並非沒有猛將,但真正效忠他的猛將早已死在戰場上了,而有一些人根本就不給他出力。這個時候,他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大兒子朱友裕,更讓他心痛的是,這個本該是太子的朱友裕卻早早地死掉了。
死後被追封為郴王的朱友裕很小就喜歡打打殺殺,特別於射御一技,似有神助。朱友裕年紀稍長,便跟隨父親朱溫四處征伐。唐中和中,朱溫被封為宣武節度使與李克用追擊黃巢。其時,二人共同攻圍華州,黃巢的弟弟黃鄴首先用士兵之力死守華州,又用士兵之嘴大罵李克用這個少數民族和朱溫這個叛徒。兩個人都是性格暴烈之輩,怎麼可以忍受這種咒罵。李克用命手下人向城上放箭,箭是射出去了,但罵他們的兵士還在那裡站著繼續罵呢。
李克用乃是沙陀人,騎射似乎就是這個民族與生俱來的技能。他所率領的“鴉兒軍”個個都是神射手,可這一次卻丟了臉。朱溫見李克用的手下連連不中,便回頭看了一眼朱友裕。朱友裕發現李克用的兵士之所以射不中那人,是因為角度有問題。他找了一個適宜的角度,取箭,拉弓,一箭而中。兩軍將士齊聲歡呼,聲震山谷。李克用手下猛將多如牛毛,但還是對朱友裕讚賞有加,賜其良弓百矢。
但就是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人,卻間接地死在了父親手裡。當初,朱溫任宣武節度使,鎮守汴梁,過不久,朱溫伐徐,當時的軍閥朱謹領兗、鄆之眾,在外圍騷擾朱溫。朱溫大怒,命友裕率兵擊之,朱友裕一戰告捷,斬獲朱謹甚眾,朱謹領著幾員殘兵逃跑。朱友裕覺得戰爭的重點在徐,而不是朱謹,所以,當朱謹跑掉時,他便沒有追趕。
當時的都虞侯朱友恭認為朱友裕這樣做必有他圖,便寫信告訴了朱溫。朱溫也害怕這個勇謀兼備的兒子造反,就寫信令都指揮使龐師古代朱友裕統領部隊,讓朱友裕暫且主持許州事宜。
但是,這封信卻落在了朱友裕手裡,根據對猜疑心過重的父親的了解,朱友裕大恐慌,便帶了親信數人跑進山里。可後來一想,自己根本就沒有謀反之意,這樣一跑反而不是弄假成真了嘛。他派人去四處活動,希望能找到父親的愛將將自己的冤屈呈上。這件事讓朱溫的老婆,也就是後來的元貞皇后知道了,她給朱友裕送信,叫他以平民打扮入汴梁,自己一定會想辦法搭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