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隋文帝便跟高熲說了獨孤後的意思,高熲感激得一塌糊塗,流涕謝曰:“臣已老邁,退朝之後,唯齋居讀佛經而已。陛下的好意我心領了,至於再娶之事,我看就算了。”

  隋文帝明白強扭的瓜不甜,就不提此事了。過不久,高熲的愛妾生了一個男孩,隋文帝大喜,獨孤後找到機會了,她跟隋文帝說:“陛下還相信高熲嗎?當初您想為他娶妻,高熲卻說自己老了,絕不再娶。其實是因為他心存愛妾,而欺陛下。”隋文帝想了一想,覺得這話也有道理,開始疏遠了高熲。

  楊勇太子之位產生危機之時,高熲苦苦勸諫,隋文帝卻只當是一個老頭在絮叨,最後居然認為這個老頭有某種目的在裡面了。當初,隋文帝可謂對這位朝廷重臣高熲的話採納有加,但高熲之妾生孩子後,高熲的話便不採納了。

  大概就在這個時候,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粉墨登場了。

  偽君子楊廣

  其實,楊廣一直就在大隋的舞台上,並且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開皇元年(581年),他和楊勇一起接受父親的賜封,被封為晉王。那時,他不過十三歲。

  同年,他被隋文帝任命為并州總管,出鎮太原。關於楊廣,歷史上這樣記載:好學,善屬文,沉深嚴重。其文學修養、舉止端莊嚴肅的性格特徵和他不知是“矯飾”還是真的“仁孝”表現,使他深得父親和母親的鐘愛。

  在并州八年,楊廣的確完成了隋文帝交給他的抗禦突厥、守衛邊疆、穩定河北、拱衛長安的任務。開皇八年(588年),任河北道行台尚書省尚書令。就在這一年,大隋統一事業滅陳計劃開始了。作為總統帥的楊廣制訂了詳盡周密的陸地和海上作戰計劃。親自部署了兩支先鋒部隊渡江後南北包抄陳都城建康的作戰方案。

  開皇九年(589年)一月,楊廣攻占了建康。同年,又平定了上江諸將。平陳之戰讓楊廣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政治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隋文帝因此授他太尉之職。

  開皇十年(510年),東南地區發生了平民叛亂,隋文帝派楊廣到

  揚州處理政事。楊廣在揚州一待就九年。在這九年中,楊廣可謂殫精竭慮,穩定社會秩序,保證中央政令在該地區的貫徹執行,為大隋在南方的穩定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說楊廣的出場,是指他欲奪太子位的出場。

  在其出場前,他先是鞏固自己的勢力:先後結交了大臣宇文述、郭衍、楊約、楊素等。這些人有事無事地就在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周圍痛斥楊勇的混蛋,褒揚楊廣的不混蛋和功德。

  接著他又以楊勇為反面教材,制定了如下策略:楊勇奢侈,他節儉;楊勇跟大臣嬉笑不恭,他對大臣恭敬有禮;楊勇貪戀女色,他則學習父親,只與蕭妃居處。

  父母耳濡目染,真是又歡喜又悲痛。想不到自己還有楊廣這樣的兒子;想不到自己還有楊勇那樣的兒子。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隋文帝一看到楊廣如此,對楊勇的所為就更加痛恨不已了。又加上獨孤皇后的痛哭流涕,隋文帝看著東宮的輝煌燈火……

  但終究還是搖了搖頭。

  前面各個朝代的歷史讓他做出任何決策都必須要慎重,廢長立幼,於國不利啊!

  楊廣做完了這一切後,在臨回揚州前,去母親處,上演精彩哭戲。

  楊廣:臣鎮守有限,方違顏色,臣子之戀,實結於心(哽咽)。一辭階闕,無由侍奉,拜見之期,杳然未日(流涕)。

  獨孤皇后:你在方鎮,我又年老,今者之別,有切常離(泣下)。

  二人相對嘆息。

  楊廣:臣性識愚下,畢生把做一個好弟弟當成本分之事。但卻不知怎麼就得罪了哥哥,想要陷害於我(嗚嗚)。我真怕有一天喝湯喝到毒藥啊(嗚嗚)。

  獨孤皇后(憤怒):我早就看出來他不是好東西。我現在還在,如果我死後,他定會殺戮你們兄弟的。

  楊廣嗚咽不能止,獨孤皇后亦悲不自勝。

  戲演完了,楊廣走出來,覺得母親對大哥已喪失信心了。他抹乾了眼淚,史書載:始構奪宗之計。

  牆倒眾人推

  當隋文帝知道楊勇心急如焚、惶恐不安的時候,便派楊素,一個早和楊廣狼狽為奸的人去探聽楊勇的動靜。

  楊素來到東宮,故意在廳外休息,楊勇在廳內等了半天也不見這個老傢伙進來。本來他最近心情就不好,一見到楊素就破口大罵,總之,該罵的罵了,不該罵的也罵了。

  楊素回到隋文帝那裡,又添油加醋地將楊勇萬分不滿的情形說了一遍,最後,以自己多年老奸巨滑的經驗總結給隋文帝聽:皇上,太子恐怕有變。

  這正是隋文帝想要聽卻又不想要聽到的話。他自己猜測到楊勇要反,但又盡力不想確切知道他要反的消息。矛盾的心理讓他對楊素的話半信半疑。

  獨孤皇后在這個時候恰如其分地出現了,她也派人去楊勇處打探。去打探的人都被楊廣收買了,回到皇后宮中極力渲染楊勇欲反之徵兆。至於是什麼徵兆並不重要,獨孤皇后認為楊勇要反,那麼,他的一皺眉一嘆氣都是要反的徵兆。

  在妻子和朝廷重臣的鼓動下,隋文帝只好派便衣時刻偵察東宮動靜,及時回報。楊勇根本就不知道這些事,他還在簡陋的屋子裡穿著粗製衣服祈禱楊廣早點死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