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我恍然大悟,哈哈一笑。
——這丘兒也詭矣!我還以為是陵尹喜那老傢伙不守君子協定呢!
“先生,請吃飯,”子玉正過來斟茶,也被我們的笑聲感染,並轉臉對我嗔道,“你們哪,剛才還橫眉冷對,現在又一團和氣了?真鬧不懂哦!”
“是弟子不才,惹得先生生氣。”孔子仍有愧色。
“是嗎?”子玉一臉帶笑,“我怎麼老覺得那個先生總不如你這個弟子修養好呢!”
聽到子玉話藏玄機,我也坦然一笑:
“看來我真是老了!喜歡倚老賣老吧?”
“呵,不服氣呀,那我就別摻和了。”子玉嘴一憋,收走茶碗果盤,退進了廚房。
孔子親歷此情此景,羨慕不已道:
“看來,我真的要回家啦!”
第廿七章孔子五訪86閒談五行
天地相交,日月暗移。
在此後幾天裡,我與孔子拋開塵世的困擾,談了些五行與易術等問題,共得其樂。
這些話語亦被記入《孔子家語.五帝》——
_
季康子問於孔子曰:
“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問何謂五帝?”
孔子曰:“昔丘也聞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古之王者,易代而改號,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終始相生,亦象其義,故其生為明王者,死而配五行。
“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皞配金,顓頊配水。’”
_
《孔子家語.執轡》——
_
子夏問於孔子曰:
“商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各有奇耦氣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達德者能原其本焉。
“天一地二人三,三三為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數十,故人十月而生。
“八九七十二,偶以從奇,奇主辰,辰為月,月主馬,故馬十二月而生。
“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
“六九五十四,四主時,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
“五九四十五,五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
“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
“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二九一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月二生。
“其餘各從其類矣。鳥、魚生於陰而屬於陽,故皆卵生。
“魚游於水,鳥游於雲,故立冬則燕雀入海化為蛤。
“蠶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
“萬物之所以不同,介鱗夏食而冬蟄,齕吞者八竅而卵生,齟嚼者九竅而胎生,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無角者前齒者膏,無角無後齒者脂,晝生者類父,夜生者類母。
“是以至陰主牝,至陽主牡。
“敢問其然乎?”
孔子曰:
“然。吾昔聞老聃亦如女之言。”
......
好了,這些話語太古奧,在此也不想翻譯,使聞者勞累。
有意者自去考閱、琢磨吧。
就這樣,孔子住了些日子後,才算平靜無躁地走了。
我尋思,以孔丘的天份與悟性,加之我的教訓以及十餘年的周遊列國的碰壁,他應回頭做些實事了,或者專事些學問吧。
當然,他的追求與理路不會大變,但決不會像過去那樣大肆張揚。
在我記憶中,像孔丘這樣執著追求“復古“或“仁義道德”的人確實不多。
若是在和平一統的年代裡,他可能會被侯王重用;而在天下大亂,萬物爭雄的年代,就難免不被別人拋棄了。
他真的是生不逢時嗎?!
第廿八章 白公之亂 簡語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荊門《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第39枚
第廿八章 白公之亂87禍之端
白公之亂對老家來說,是一場意外的災難。
由於我們當時住在鄀郢之郊,便深切感受了這場楚國宮廷動亂,不僅辛苦搭建的土屋院落被毀,還差點讓子玉失去了性命。
這是怎麼回事呢?話還得從吳破楚之前說起。
其實,這又是一樁復仇故事。
還是在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太子建年方十五,平王本準備迎秦國女子贏氏為太子建夫人,因訂娶的秦國之女因長得十分漂亮,就將其霸占,太子建還被派往城父鎮守邊境,後又遭到誣陷逃到了宋國。由於宋國發生了華氏之亂,太子建就到鄭國躲避。
鄭國本來待太子建很好,只是兵力寡微,不能為其撐勢,並建議他到晉國求得支持。由於晉國一直懷恨鄭國傾楚,太子建入晉後,晉頃公鼓動太子建再到鄭國去做內應,並承諾如果把鄭國滅掉,就將鄭地封給他。
太子建答應後就又回鄭國去了,鄭國不知,仍像當初一樣待他好。
不久,晉國人派間諜去了太子建那裡密謀,約定了襲擊鄭國的日期。
意外的是,太子建在他的封邑里因個人恩怨準備殺掉一個跟隨他的人,恰好這個人知道他的不軌,就把它告訴了鄭國,鄭國派人來查問,結果抓住了那個晉國間諜。
——這丘兒也詭矣!我還以為是陵尹喜那老傢伙不守君子協定呢!
“先生,請吃飯,”子玉正過來斟茶,也被我們的笑聲感染,並轉臉對我嗔道,“你們哪,剛才還橫眉冷對,現在又一團和氣了?真鬧不懂哦!”
“是弟子不才,惹得先生生氣。”孔子仍有愧色。
“是嗎?”子玉一臉帶笑,“我怎麼老覺得那個先生總不如你這個弟子修養好呢!”
聽到子玉話藏玄機,我也坦然一笑:
“看來我真是老了!喜歡倚老賣老吧?”
“呵,不服氣呀,那我就別摻和了。”子玉嘴一憋,收走茶碗果盤,退進了廚房。
孔子親歷此情此景,羨慕不已道:
“看來,我真的要回家啦!”
第廿七章孔子五訪86閒談五行
天地相交,日月暗移。
在此後幾天裡,我與孔子拋開塵世的困擾,談了些五行與易術等問題,共得其樂。
這些話語亦被記入《孔子家語.五帝》——
_
季康子問於孔子曰:
“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問何謂五帝?”
孔子曰:“昔丘也聞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古之王者,易代而改號,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終始相生,亦象其義,故其生為明王者,死而配五行。
“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皞配金,顓頊配水。’”
_
《孔子家語.執轡》——
_
子夏問於孔子曰:
“商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各有奇耦氣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達德者能原其本焉。
“天一地二人三,三三為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數十,故人十月而生。
“八九七十二,偶以從奇,奇主辰,辰為月,月主馬,故馬十二月而生。
“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
“六九五十四,四主時,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
“五九四十五,五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
“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
“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二九一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月二生。
“其餘各從其類矣。鳥、魚生於陰而屬於陽,故皆卵生。
“魚游於水,鳥游於雲,故立冬則燕雀入海化為蛤。
“蠶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
“萬物之所以不同,介鱗夏食而冬蟄,齕吞者八竅而卵生,齟嚼者九竅而胎生,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無角者前齒者膏,無角無後齒者脂,晝生者類父,夜生者類母。
“是以至陰主牝,至陽主牡。
“敢問其然乎?”
孔子曰:
“然。吾昔聞老聃亦如女之言。”
......
好了,這些話語太古奧,在此也不想翻譯,使聞者勞累。
有意者自去考閱、琢磨吧。
就這樣,孔子住了些日子後,才算平靜無躁地走了。
我尋思,以孔丘的天份與悟性,加之我的教訓以及十餘年的周遊列國的碰壁,他應回頭做些實事了,或者專事些學問吧。
當然,他的追求與理路不會大變,但決不會像過去那樣大肆張揚。
在我記憶中,像孔丘這樣執著追求“復古“或“仁義道德”的人確實不多。
若是在和平一統的年代裡,他可能會被侯王重用;而在天下大亂,萬物爭雄的年代,就難免不被別人拋棄了。
他真的是生不逢時嗎?!
第廿八章 白公之亂 簡語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荊門《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第39枚
第廿八章 白公之亂87禍之端
白公之亂對老家來說,是一場意外的災難。
由於我們當時住在鄀郢之郊,便深切感受了這場楚國宮廷動亂,不僅辛苦搭建的土屋院落被毀,還差點讓子玉失去了性命。
這是怎麼回事呢?話還得從吳破楚之前說起。
其實,這又是一樁復仇故事。
還是在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太子建年方十五,平王本準備迎秦國女子贏氏為太子建夫人,因訂娶的秦國之女因長得十分漂亮,就將其霸占,太子建還被派往城父鎮守邊境,後又遭到誣陷逃到了宋國。由於宋國發生了華氏之亂,太子建就到鄭國躲避。
鄭國本來待太子建很好,只是兵力寡微,不能為其撐勢,並建議他到晉國求得支持。由於晉國一直懷恨鄭國傾楚,太子建入晉後,晉頃公鼓動太子建再到鄭國去做內應,並承諾如果把鄭國滅掉,就將鄭地封給他。
太子建答應後就又回鄭國去了,鄭國不知,仍像當初一樣待他好。
不久,晉國人派間諜去了太子建那裡密謀,約定了襲擊鄭國的日期。
意外的是,太子建在他的封邑里因個人恩怨準備殺掉一個跟隨他的人,恰好這個人知道他的不軌,就把它告訴了鄭國,鄭國派人來查問,結果抓住了那個晉國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