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居然有這樣的事情?那我對你們的技術保密能力真的感到很遺憾。」托雷克面帶譏諷地說。

  開什麼玩笑呢,自己開發的技術沒來得及申請專利,然後全部被別人盜走了。這樣的故事,用來騙騙幼兒園的孩子還差不多。海菲公司好歹也是上百年的老企業,這點技術保密意識還沒有?

  萊斯特這樣說,自然也沒指望托雷克會相信,他不過是借這種說法來給自己遮羞罷了。他盯著托雷克,認真想了半天,終於很灰心地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能夠打動托雷克的地方。

  產品技不如人,服務更談不上,人家為什麼要買你的產品?

  南美的確是美國的後院,但美國現在又能為南美提供什麼呢?

  貸款嗎?美國現在自己都是入不敷出,欠了全世界的一屁股債,怎麼可能給南美提供貸款?

  市場呢?就更不可能了。眾所周知,現在中國是全球著名的資源怪獸,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礦產資源都是中國人買走的,埃達銅礦的產出,更是八成以上銷往中國,人家豈會看你美國公司的臉色?

  看來,南美市場的淪陷,是無法挽回的了。

  必須要阻止中國的發展,藍星上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國家存在!

  萊斯特在心裡默默地說。

  第八百五十九章 打不死的小強

  「爸,我們學院今天請了一位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來做講座,講得可好了。」

  馮家,飯桌上,女兒馮姍一本正經地對馮嘯辰說起了學校里的見聞。

  馮姍今年已經21歲,是人民大學三年級的本科生。依著馮嘯辰和杜曉迪的意思,原本是希望她上大學能夠學一個工科專業,誰知她卻選擇了經濟學專業,還美其名曰是女承父業,因為馮嘯辰的正式學歷是社科院的經濟學碩士,雖然他實際上擅長的是機械專業。

  對於馮姍的選擇,馮嘯辰兩口子倒也沒阻攔,畢竟時下學經濟學也是很熱門的,孩子大了,大人也不便多過干涉她的意志。

  「那位教授講什麼了?」

  聽到女兒的話,馮嘯辰漫不經心地問道。他現在是高級領導幹部,平時接觸的信息很多,像這種經濟學教授的最新理論觀點,如果有什麼可取之處,裝備公司的情報部門自會第一時間整理出來,以簡報的方式送到他的案頭,供他瀏覽。他向馮姍發問,其實也就是順著女兒的話頭隨便問問,馮姍興致挺高,他這個當父親的,總不能掃了女兒的興頭吧?

  馮姍說:「那位教授說的就是你們裝備公司做的事情,當然,他沒有點你們的名。他只是說,咱們國家花那麼多力氣搞什麼製造業,純粹就是誤入歧途,替別人做嫁衣,這種發展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這是什麼話?」坐在桌子另一邊的杜曉迪不幹了,「搞製造業怎麼會是替別人做嫁衣呢?你看你爸爸他們,搞了多少大型成套設備,沒有這些設備,咱們國家能這麼強大嗎?」

  「咱們國家怎麼就算強大了?」馮姍不屑地說,「你看人家美國,那才叫強大呢。」

  馮嘯辰看著女兒,點點頭說:「嗯,就算美國強大,他們的強大難道不是搞製造業搞出來的嗎?」

  「當然不是。」馮姍認真地說,「爸,我告訴你,人家教授說了,這個世界上,一流國家做標準,二流國家做品牌,三流國家做產品。咱們國家就屬於三流國家,只知道做產品,不懂得做標準和做品牌。辛辛苦苦幹一年,還不如人家貼個商標賺的錢多。」

  杜曉迪說:「品牌也是靠產品支撐起來的吧?還有什麼標準,現在咱們參與制訂的標準也不少了,你爸上個月還去參加了國際風電標準的研討會,咱們國家的企業在國際風電標準體系里已經有很大的話語權了。」

  馮姍反駁道:「風電算什麼,這些東西,都是人家美國人不做的,只有咱們中國人覺得是個寶貝。」

  「這也是你說的那位哈佛教授說的?」馮嘯辰問。

  馮姍說:「也不全是他說的,我們老師上課也是這樣說的。不過,今天來給我們開講座的那位教授,講得特別好。聽了他的講座,我才知道我過去的很多想法都是錯的。」

  「呃……」馮嘯辰無語了,他沉默了片刻,才訥訥地說:「小姍,我倒覺得,你過去的很多想法都是對的,聽了他的講座之後,反而錯了。對了,這位教授叫什麼名字,你說出來讓我聽聽,沒準我還聽說過呢。」

  馮姍說:「你肯定聽說過的,他特別有名。而且他過去就在社科院當教授,說不定你讀研究生的時候,還聽過他的課呢。」

  馮嘯辰一愕,旋即臉上露出一個複雜的表情:「你說的……不會是高磊吧?」

  「對啊對啊,就是高磊。爸,你也聽說過他的名字嗎?」馮姍高興地說。

  「豈止是聽說過……」

  馮嘯辰只覺得天雷滾滾,鬧了半天,女兒說的哈佛教授居然是高磊。此君也真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幾年前灰頭土臉地跑到美國去,現在居然又殺回來了,而且對年輕學生仍然有這麼強的蠱惑能力,讓受馮嘯辰夫婦影響而多少有些憤青氣質的馮姍也迅速倒戈了。

  高磊與馮嘯辰的恩怨,糾結了20多年,其中甚至還涉及到了杜曉迪。當年,為了黑馮嘯辰,高磊在一次有中央領導參加的會議上,指責杜曉迪到工業大學讀研究生是馮嘯辰暗箱操作的結果,鬧出了一場不小的風波。幾年前,他又是因為與裝備公司作對,而丟了在社科院的職位,只能跑到美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