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國的羅冶公司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新產品,是一種220噸自卸車。我們的工程師評估過,他們的自卸車上至少使用了15種關鍵的新設計,我說的是足以影響設備性能的設計,而不是指……儀錶盤的外觀。」托雷克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扎心的話給說出來了。

  尼瑪的海菲公司,老子忍你已經很多年了。1990年的設計,這麼多年都沒有實質性的革新,價格倒是漲了一輪又一輪。如果不是實在沒有其他的替代品,誰稀罕用你家的破爛玩藝。

  反觀中國的羅冶公司,據說是從海菲引進技術生產出來的自卸車,最早的車型的確很像海菲的產品,但架不住人家平均兩三年就做一次大的更新,改到現在,早已和最初的車型迥然不同了。前一段時間,董事會的幾位大佬到丘馬銅礦去考察了一次,親眼看到羅冶自卸車的表現,回來之後就下了命令,說從此以後不再從海菲採購自卸車,而是全面轉向從中國羅冶採購。

  托雷克與羅冶的銷售代表接觸了幾次,對方的熱情和敬業讓他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作客戶的感覺。羅冶方面處處為客戶著想,產品的價格比海菲要低兩成,服務承諾更可謂是天壤之別。

  這還不算,更讓托雷克感動的是另外一件事。埃達銅礦有上百輛海菲的自卸車,其中有20多輛出了故障,請海菲公司派人過來維修,對方開的價錢高得離譜,埃達銅礦只好先把這些車存在庫房,不知道未來該如何處理。羅冶的銷售代表聽說此事之後,專門打電話把正在丘馬銅礦做自卸車維護的幾名技術員叫了過來,這幾名技術員對這批故障車輛進行診斷之後,聲稱其中有十幾輛是可以修復的,埃達銅礦只需要支付配件費用以及一筆金額很小的工時費用即可。如果埃達銅礦答應採購羅冶的自卸車,羅冶方面甚至連這筆工時費都可以給免了,當成送給新客戶的一點小意思。

  產品技術更先進,價格更便宜,服務態度又好得讓人不敢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埃達銅礦該買誰的設備,還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嗎?托雷克推說是董事會做出的決議,其實最願意接受中國設備的,恰恰是他本人。他之所以沒有對萊斯特直說,也不過是念及過去的情分,給萊斯特留個面子罷了。

  「中國羅冶?」

  聽到托雷克的話,萊斯特的臉黑得嚇人。他豈不知道羅冶現在是海菲公司在全球市場上最大也最可怕的競爭對手。在過去10幾年中,海菲公司損失了一半的客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被羅冶撬走的。

  羅冶在上世紀80年代初從海菲公司引進了150噸電動輪自卸車的生產技術,當時海菲公司並沒有把羅冶當成一個值得重視的對手,因此在轉讓技術時,也沒想著要留多少後手。

  羅冶引進海菲的技術,經歷了幾個階段,一開始是從海菲公司進口散件,在中國進行組裝,接著就是以自己製造為主,只從海菲公司採購一部分羅冶無法製造的關鍵部件。再往後,羅冶開始逐個地突破那些關鍵部件的製造技術,又通過前期生產經驗的積累,對從海菲公司引進的車型進行改造。

  到上世紀90年代初,羅冶已經能夠推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卸車,雖然性能和質量與海菲公司的產品無法相比,但價格上卻有絕對的優勢,因此贏得了一部分礦山的青睞,分走了海菲公司的一小片市場。

  在那個時候,萊斯特就已經注意到了羅冶的崛起,並向公司發出了預警,希望公司能夠關注這個對手,並且加大研發投入,保持對羅冶的技術領先優勢。

  可就在此時,美國資本市場的注意力,卻全部轉到了新興的信息產業以及金融業上。谷歌、雅虎、亞馬遜等網際網路企業的一夜暴富,令傳統的製造業企業相形見絀。一年5%的增值,與一年500%的增值相比,資本市場更看重何者,還需要考慮嗎?於是,無數的資本從製造業中脫離出來,投向網際網路產業,沒有誰有興趣關心自卸車這樣的傳統產品。

  托雷克抱怨海菲公司沒有對自卸車進行實質性的革新,萊斯特又何嘗不知道這一點?他原先以為南美各國與美國有著傳統聯繫,屬於美國的後院,南美的礦產大亨們是不會拋棄美國產品的。誰料想,不可能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連埃達銅礦這種老客戶,都被中國人吸引過去了。

  早知如此,30年前就不應當向中國人轉讓技術,這些可惡的中國人,偷走了我們的技術,還搶走了我們的市場,這真是Uncle能忍,Aunt不能忍的事情!

  「托雷克,你應當知道,中國那家名叫羅冶的企業,他們的自卸車是利用從我們海菲公司偷去的技術生產的,你們真的願意和一個小偷做生意嗎?」萊斯特恨恨地說。

  托雷克聳聳肩,說:「萊斯特先生,我並不認同你的觀點。據我所知,20多年前海菲公司向羅冶轉讓技術,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把這種技術轉讓叫做偷窺,是不合適的。此外,羅冶公司這些年在自卸車技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他們向我們提供的技術資料顯示,他們生產的自卸車包括了300多項自有專利,而使用的海菲公司專利只有幾十項,而且全部都是已經過了保護期的專利,並不涉及侵權。」

  「不,我說的不是那些過了保護期的技術。」萊斯特強詞奪理,「我是說,他們所謂的300多項專利,都是從我們海菲公司盜竊過去的。我們開發了這些技術,但沒有來得及申請專利,結果就被他們給盜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