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磊的博士生名額也成了香餑餑,因為讀高磊的博士能夠拿到從他課題經費里發放的高額津貼,能夠有出國參加學術會議的機會,機票全都是國外基金會贊助的。參加學術會議的次數多了,你就能夠結識國外的學術大咖,屆時想申請到國外去做個訪問學者或者博士後之類的,也會更加容易。

  總而言之,今天的高磊已經遠非昨日可比。20年前的高磊雖然在國內也算是風雲人物,但總脫不了一股土鱉氣息,說話做事還得小心翼翼,避免和國家政策相違背。而到今天,高磊已經涅槃重生,進化為一名國際學者,張嘴閉嘴都是新自由主義的普世價值觀,中國的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土得掉渣,需要狠狠地進行鞭撻才行……

  「我在美國出席了由加州大學主辦的新制度經濟學年會,並在會上發表了我的最新研究成果。我認為,中國經濟落後的主要原因在於制度,儘管我國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了建設市場經濟的口號,但時至今日,我們國家的制度依然是管制經濟制度,政府在經濟中扮演了過於重要的角色,束縛了經濟發展。許多政府官員,包括一些位置很高的官員,都誤以為技術能夠決定一切,而忽略了制度才是技術發展和創新的基本條件。」

  高磊操著流利的英語,向兩位歐洲記者侃侃而談。

  「高教授,你說中國的制度依然是管制經濟制度,你能給我們舉幾個比較近的例子嗎?」一位名叫康茨的記者問道。

  「這樣的例子很多。」高磊說,「就拿最近中國發改委推出的首台套重大裝備促進政策來說,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計劃經濟的產物。」

  「我們也聽說了這個政策,但對於政策的細節並不了解。請問高教授,你親自參加過這個政策的制訂嗎?」另一位名叫伯恩斯坦的記者問道。

  高磊說:「我沒有直接參與這個政策的制訂,因為我從一開始對於這樣的政策就是持否定態度的。國家財險公司為了顯示決策民主,專門派人來徵求我的意見,我提出了十點質疑,認為這個政策完全是有悖市場經濟原則的,也違反了中國加入世貿協定時候的承諾,這樣的政策一旦出台,將會使中國的改革開放倒退十年以上,並使中國的入世成果化為烏有。」

  呃……,咱們能不能不要這麼誇張啊?兩名記者都有些受不了了,危言聳聽明明是我們記者的看家本事好不好,你這樣說話,算是戧行了。

  康茨和伯恩斯坦是通過歐洲的一個基金會與高磊聯繫上的,名義上是一次普通的採訪,但實際上卻是希望高磊對首台套政策提出批評,這樣歐洲媒體就可以用中國人自己的觀點來質疑中國政府的政策,從而達到向中國政府施壓的效果。關於這一個採訪目的,基金會在與高磊聯繫的時候就已經明確說過了,現在高磊與記者的問答,一定程度上屬於按照劇本在演戲。

  高磊在無數個學術場合里都聲稱自己是「公共知識分子」,是所謂「獨立學者」,自己的學術觀點不會受政府的左右。這個標籤讓他在新興的網際網路世界裡得到了廣泛的讚譽,有無數以「公民」二字作為頭像的網民成為他的擁躉,他隨便發一條博客,就能夠贏得數十萬的點擊以及數以千計的轉發。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高磊很清楚,自己的「獨立」只是相對於中國政府而言的,對於國外的金主,他絕對不敢獨立,而是必須照著金主的吩咐去說話做事,否則人家能夠給予他一切,也能夠收回他的一切。

  國際基金會左右學者的思想,當然不是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而是在基金申請的時候巧妙地給予一定的暗示。比如說,你的學術觀點認為太陽是圓的,那麼基金會就會把你拒之門外,反之,如果你認為太陽是方的,就能夠輕易地贏得基金會的青睞。有了錢,你就能夠廣收門徒,能夠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重複太陽是方的這一觀點。

  當一個學術圈子裡有越來越多的人說太陽是方的,那麼「日圓派」就會被嘲笑為落伍,優秀的學生也不會投奔他的門下。而「日方派」則會蒸蒸日上,直到學者自己都相信太陽的確是方的,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不過是幻覺而已。

  高磊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是在國內完成的,而且是在80年代前期,學的是很正統的蘇式政治經濟學,所以他最初是信奉計劃經濟理論的。他提出國際大協作理論,也並沒有脫離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強調的是由國家引導產業與國際接軌,形成國際合作鏈條,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高磊並未否定。

  在自己的理論遭到批評之後,高磊嘗試著轉向了西方學說。此時正值西方經濟學界提出「回歸斯密」的口號,即回到亞當斯密所鼓吹的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模式中,拒絕一切政府干預。高磊寫了一些這方面的文章,果然得到西方學者的好評。在這種情況下,他一發不可收拾,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自由主義理論的研究中去。當然,說是研究,其實主要也是拾西方學者的牙慧,然後再結合一些中國的事情來加以發揮。

  西方學者對發展中國家的事情不了解,所以研究發展中國家的文章往往容易受到關注。你在文章里說中國只有30萬人喝得起可樂,西方人便覺得終於發現了一個有良知的學者,居然揭露了這樣的真相,如果不是他揭露,大家還以為中國人真的能吃得飽飯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