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錯啊,這件事行業里的人都知道。」蔣忠說。

  「你有證據嗎?」

  「這個……」

  蔣忠傻眼了,他突然發現,發改委發布關於首台套保險的文件時,還真的沒有說過國家補貼這件事。關於這個問題,其實都是行業內的人們互相傳的,還有一些財險公司的員工出來說有這麼回事。

  蔣忠清晰地記得,有一位朋友跟他分析過,財險公司做這個項目是賠本的,因為按照精算師計算的結果,首台套的保險需要達到設備成交價的30%,財險公司才能夠保本,而實際上,這些製造企業交的保費只占成交價的2%,中間的這部分,全都是國家進行的補貼。

  可是,所有這些信息,在文件上並不存在。財險公司直接推出這樣一個險種,發改委要求首台套設備的製造企業必須投保,這就是文件的所有內容。什麼國家補貼之類的,只是大家口口相傳,到底是不是真的,蔣忠都無法確定。

  「這件事,肯定是有的。」蔣忠竭力想用語氣來證明自己的誠實,他說:「首台套設備不夠成熟,這是誰都知道的。萬一設備使用中出了問題,比如說盾構機這件事,萬一辰宇公司的產品質量不過關,造成了施工事故,比如把線路打偏了,或者震動了地面上的建築物,導致建築物倒塌,這個損失都是非常大的,光賠償設備款都不夠。現在財險公司只收2%的保險,這不明顯是虧本的事情嗎?如果說這背後沒有國家補貼,打死我都不相信。」

  海因茨爾聳聳肩膀,說:「蔣先生,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完全贊同你的判斷。但如果我們找不出證據,光憑這樣猜測,媒體是不敢報導的。因為中國政府可以拿著這些報導去控告他們誹謗,我想沒有哪家媒體願意惹上這樣的麻煩。」

  「可是,這種事情,讓我上哪找證據去?」蔣忠苦惱地說。

  「有沒有親身參與這件事的人,可以提供一些人證呢?」海因茨爾提醒說。

  蔣忠說:「這個太難了。這個險種是國家財險公司推出的,聽說是國家發改委參加了設計,還有就是財政部也出了面。可是我上哪給你找發改委和財政部的人去?再說,就算找到他們,他們也不會說出真相來的,除非是……咦,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了。」

  「什麼人?」

  「國家社科院的一個教授,叫高教授,名字是什麼來著……」蔣忠眼睛裡露出了迷茫之色。

  海因茨爾問:「你認識這位教授嗎?還有,你說這位教授能幫助我們什麼?」

  蔣忠說:「事情是這樣的。上個月,我們公司請了這位高教授到公司來給大家做報告,他在報告裡批評了發改委的這個首台套政策。他還說,國家為這個政策補貼了十多個億,就是為了扶持那些技術不過關的國產裝備,目的是為了給領導臉上貼金。他還說,你們歐美國家從來都不會給企業補貼,只有像我們這樣的落後國家才喜歡搞補貼……」

  「呃……」海因茨爾的臉上有些尬。這特喵都是什麼教授啊,居然說出歐美國家從來不給企業補貼的話來。遠的不說,光是為了補貼空中巴士,歐盟就差點破產了,還和美國人打了十多年的官司。當然,美國也不是好東西,一邊指責歐盟補貼空客,一邊大把大把地補貼波音。這些事地球人都知道啊,蔣忠說的這位高教授,莫非剛從火星回來?

  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學者高教授

  「我剛從美國回來。」

  社科院的一間辦公室里,教授高磊態度矜持地對面前的兩名外國記者說道。

  已經60歲的高磊精神健旺,衣冠楚楚,油亮的頭髮夾雜著一些銀絲,卻正顯出一副學術精英的派頭。

  80年代中期,高磊因為提出國際大協作理論而名噪一時,後來這一理論受到學術界和商界的一致質疑,認為把一個十多億人口大國的經濟完全嫁接在世界經濟鏈條上,不僅不利於國家的經濟安全,世界經濟也無法承載。再往後,中央一些領導人在內部談話中對這一理論提出了批評,高磊因之而陷入了長達近十年的沉寂期。

  在這段時間裡,高磊在社科院的位置並沒有受到影響,他的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依然能夠順利進行。鑑於在國內很難找到發聲的機會,高磊開始尋求在國際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觀點,並逐漸受到關注,達到了「牆裡開花牆外香」的效果。

  到90年代後期,高磊在國際學術界已經闖下了偌大的名聲,國外的多個機構給他授予了一系列的頭銜,諸如什麼「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百人提名」、「芝加哥大學年度10大思想家」、「克萊登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等等。

  頭銜有了,研究經費也隨之而來。歐美的若干個學術基金會爭相向他提供研究基金,幫助他在中國開展學術研究。在其他學者苦哈哈地為著國內幾萬塊錢的社科基金窮經皓首的時候,高磊帳上的美元已經多到花不出去的地步。

  在中國的學術機構里,頭銜和經費都是硬通貨,尤其是你得到的頭銜還是國外授予的,那又比國內的什麼榮譽含金量要高得多。許多研究機構都希望高磊能夠到他們那裡去掛個名字,這樣他們就可以聲稱自己的機構里擁有什麼樣級別的學者。幾十所國內高校給高磊發了聘書,聘請他擔任客座教授,每年只需要去開一次講座,就能夠獲得數萬元的客座教授津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