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說搬走一家工廠的難度,是不在朱菊蘭的考慮範圍之內的。蘭苑地產在全國各地建的項目多如牛毛,拆遷的工廠已經有三位數了,而且很快就能夠突破四位數,哪裡聽說過工廠搬不走的事情?蘭苑地產還特別喜歡收購那些老工廠的土地,因為老廠都比較講究綠化,廠區內屢屢有成片長生幾十年的大樹,開發商品房的時候把這些大樹留下來,銷售廣告上就可以標明有「原生樹」的字樣,房價漲上一兩成是毫無問題的。

  極限基地的建設只有10年時間,不過蘭苑地產的規劃師到基地內部去看過,對於基地的綠化非常滿意。他們還注意到基地里有一些大型的工業裝置,並打算未來保留下其中的一些,作為住宅項目中的裝飾小區,估計也是別有一番韻味的喲。

  朱菊蘭的想像是很美好的,但對於會安市的官員來說,就難免要坐蠟了。上百億投資的大項目,會安市是絕對不想放過的。但搬遷極限制造基地有多困難,稍微有點常識的官員心裡都清楚。不少官員都參加過極限制造基地的建設工作,知道當年為了在沙土地上打基礎,人家光是鋼管就往地下夯了幾萬噸,現在讓人家搬走,這些鋼管你幫人家刨出來?

  政府內部迅速出現了兩派意見,一派認為極限基地應當為黃金灘項目讓路,困難再大也要搬走,另一派則認為要尊重先來後到的原則,最好勸蘭苑地產另外選一塊地方來建這個項目。

  遇到這種情況,最佳的選擇當然是挑軟柿子捏,而至於哪顆柿子更軟,就需要先捏一捏再說。於是,市政府派了人分別與雙方協商,看哪一方更願意妥協。結果,蘭苑地產方面的態度非常簡捷,就是一句話:我們就是衝著這塊地來的,如果拿不到這塊地,我們就離開,絕對不會有其他的考慮。

  在蘭苑那邊碰了釘子,會安市只能轉而向極限基地施壓,希望極限基地方面讓步。會安當然也不是要把基地趕走,而是另外選了一塊地,讓基地搬到那邊去,還承諾了不少優惠條件。基地方面因為已經換了顧施健當主任,而顧施健無疑沒有當年薛暮蒼那樣的霸氣,所以雖然一直在拒絕會安的要求,態度上卻比較軟,讓會安方面覺得有機可趁。

  然而,在顧施健終於扛不住壓力,回京城去向領導請示了之後,他的態度便突然轉向強硬了。郭明翰此次到蘭苑地產來,就是來報告這件事的。

  第八百零五章 需要有一個名目

  「朱總,有關極限基地搬遷的事情,我們還是低估了難度。」

  郭明翰怯生生地開口了。

  朱菊蘭微微一笑,說:「郭市長,拆遷從來都是有難度的,這一點咱們大家都知道。不過,我對會安市領導的魄力一向是非常看好的,否則也不會選擇會安來建設黃金灘項目了。」

  「極限基地的搬遷,和普通的拆遷不一樣。」郭明翰能夠聽出朱菊蘭話里的暗示,但還是硬著頭皮解釋說:「極限基地是一個大型工業項目,基地建設中的沉沒成本非常大。如果搬遷,他們前期建的廠房和基礎設施就全部丟掉了,據他們估計,光是這一塊的損失,就值五個億以上。」

  「哈哈,什麼廠房能值這麼多錢啊?」朱菊蘭不屑地笑道,「郭市長,小妹我就是搞房地產的,一幢房子的建安成本能有多少,我還能不清楚嗎?就他們那些建築物,有個幾千萬就建起來了,而且他們也用了十年,算折舊也折完了吧,開口就要五個億,這是打算敲會安市政府的竹槓吧?」

  你比我姑的歲數還大好不好?臉上的粉都比我的鞋墊還厚了,拜託能不能不要自稱小妹了?郭明翰強壓著噁心的感覺,陪著笑說:「朱總,你有所不知,極限基地的建築物,可不是咱們平常說的樓盤。他們裡面那台萬噸水壓機,聽說地基全部是用鋼管打的,一直打到地下幾十米深的地方呢。」

  「幾十米鋼管能值多少錢?」朱菊蘭反問道。

  「這個……我還真不清楚。」郭明翰說,「另外,他們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們現在承接著好幾個國家重點裝備項目的超大部件生產任務,就算要搬遷,也得等這邊的任務完成,而新廠區具備同樣的生產能力才行。」

  「這需要多長時間?」

  「最少是三年。」

  「三年!開什麼玩笑?三年時間,我們黃金灘項目都已經交付了。會安不是打算讓我們三年以後再來投資吧?」朱菊蘭的音調提高了幾成,與她剛才裝出來的優雅顯出了極大的反差。

  沒辦法,這位小姐姐當年是在工地上搬磚的,後來因為機緣巧合才幹上了房地產,並逐漸成為地產大亨。這些年,她竭力想讓自己變得高貴一些,還請了專業團隊給她進行形象包裝,平時走出來倒也有些以假亂真的效果,但一到關鍵時候就Hold不住了,青磚西施的本性暴露無遺。

  郭明翰以外人難以察覺的分寸皺了一下眉頭,勸道:「朱總,蘭苑為什麼一定要盯著極限基地這塊地呢?我們會安是沿海城市,海邊上的地塊多得很,風景也不比極限基地那邊差。市裡的意思是,如果朱總願意另選一塊地,市里可以在土地出讓金方面做一些優惠。」

  朱菊蘭冷笑道:「優惠倒不必了,我一向不喜歡占人便宜的。我們當初規劃黃金灘項目,就是照著極限基地這塊地來設計的,如果換一塊地,我們為什麼不換一個城市呢?會安如果連一家企業的搬遷都如此困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相信未來政府能夠給我們遮風擋雨?萬一碰上別的什麼事情,政府又讓我們改設計,我們有這麼多的時間浪費在這裡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