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施萊爾被艾伯特的構想驚住了。他不得不承認,艾伯特的想法是更為老成的。如果他們三家聯合抵制中國,那麼中國人就會下大力氣去發展這種壓縮機,以中國人現有的基礎,實現突破並不是難事,這就相當於他們逼著中國人進步了。反過來,如果他們答應以極低的價格向中國提供產品,這個價格甚至比中國人自己造的價格還要低,那麼中國人就沒必要自己去開發技術了,而三家公司則會贏得一個寶貴的時間差,把中國人再次甩開。

  「艾伯特,你建議我們怎麼做?」麥克斯溫問。

  艾伯特說:「我想過了,希曼茲可以以每台3000萬美元的價格,向中國無限量地提供長距離壓縮機。這個價格是我們的盈虧平衡點,再低我們就會淨虧損了。以中國人目前的技術狀況,他們的產品成本也不可能低於這個水平。如果我們向中國人報出這個價格,他們必然放棄自己製造壓縮機的努力,或者最多給自己人留下一兩台的訂單,而這樣的訂單是不足以支撐他們進行下一輪研發的。」

  「每台3000萬……」施萊爾和麥克斯溫都傻眼了,這簡直就是揮淚大甩賣的節奏了。就為了讓對方的研發垮台,自己居然要做出這樣大的讓步,值得嗎?

  「完全值得。」艾伯特的眼睛裡露出了一股凶光,「我們如果不能阻止中國人的技術發展,歐洲遲早要被他們侵蝕殆盡的。我們已經培養出了一個日本,我們不能再培養出一個中國。日本人口有限,即便是擁有一些技術,也不足以威脅整個歐洲的生存。而中國卻是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這個國家一旦擁有了技術,歐洲就將無路可走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 教科書般經典的操作

  「這些外國人是瘋了嗎,居然把價格壓到這麼低!」

  得到三家公司報出的平均3000萬美元一台的價格,王振斌驚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他拉著馮嘯辰,再三確認自己沒有出現幻聽幻視,而且確定艾伯特等人也絕對不是中了馮嘯辰的移魂大法,他們報出來的價格是可信的。事實上,在此之前馮嘯辰就放出過豪言,說要讓這三家公司把價格降到3000萬以下,當時王振斌覺得馮嘯辰完全是白日做夢。可現在這場白日夢居然成真了,這讓王振斌怎麼能不驚訝。

  要知道,發計委最早的心理價位是8000萬一台,經過馮嘯辰一番忽悠之後,發計委領導才壯著膽子提出了力爭把價格壓到6000萬一台的目標。儘管大家都知道榆重製造一台壓縮機的成本換算成美元也就是1000多萬,但外國的東西能和中國的東西一樣報價嗎?人家的技術不得算成錢?人家的品牌不得算成錢?國內成本10元而進口價格達到上百元的商品,在市場上比比皆是,作為進口商品,你的報價不達到國產商品的10倍以上,你對得起自己的高鼻子藍眼睛或者自己的楊柳腰羅圈腿嗎?

  可奇蹟就這樣發生了,在參觀過榆重正在試車的壓縮機之後,三家外國公司居然同時作出了價格調整的決定,而且一口氣把價格壓到了3000萬的水平上。當然,他們這樣報價的時候也是附帶著條件的,那就是要求中方必須訂購40台以上,覆蓋西氣東輸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大部分需求。這個條件對於發計委來說並不算苛刻,因為發計委原本也是打算主要用進口壓縮機來裝備前兩期工程的,國產壓縮機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穩定質量,發計委的目標是在第三期中讓國產壓縮機占有一半左右的份額。

  「小馮,你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王振斌向馮嘯辰求證道,他堅信馮嘯辰是知道其中的緣由的。

  馮嘯辰冷笑說:「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希望用這樣的方法來扼殺我們自己的產業,這種事情,他們幹得多了。」

  「是嗎?我怎麼不記得有這樣的例子。」王振斌詫異道。

  馮嘯辰敷衍著說:「這是我們行業里的一些例子,主要是涉及到一些配件供應的情況。大型整機的例子,倒的確還沒有這種例子。不過,也應當很快了,隨著我們的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很多原來我們花高價買進來的設備,很快都會大幅度降價的。」

  馮嘯辰的經驗,其實是來自於十幾年後。在新世紀的前20年裡,中國突破了許多裝備技術上的難關,實現了很多裝備的國產化。而每一次中國突破一項技術障礙的時候,國外的同類產品價格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從100萬降到10萬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國外廠商採取這種做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把這個市場上原來的超額利潤完全擠壓掉,讓花費了大量研發成本才得以進入這個市場的中國企業顆粒無收,藉此來打擊中國企業的研發後勁。

  其實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甚至是可以在營銷學教程上找到依據的。技術上處於壟斷地位的企業,可以採用撇油定價的方法,用高出成本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價格攫取暴利,用來補償自己在前期開發技術時的投入。而一旦有競爭性廠商進入這個市場,先進入市場的企業就會轉而採取低價策略,把市場利潤壓到零點,讓後進廠商無利可圖,研發難以為繼。

  對於先進廠商來說,後期市場有沒有利潤是無所謂的,因為它們早就把研發成本收回來了。但對於後進廠商來說,如果不能從市場上獲得足夠的利潤,前期的投入就相當於打了水漂。反覆幾次,後進廠商就會被徹底拖垮,先進廠商則可以永遠地獨霸市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