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那個時候多好,不管你做出什麼成績,屬名權都是屬於集體的,再大的『腕兒』,也是集體的一員,哪像現在,大家都只顧自己,有點數據資料啥的,都要藏著掖著,生怕被別人看到,搶了他的成績。」

  在走訪中,馮嘯辰不止一次地聽到有老專家這樣憤憤不平地抨擊著時弊,同時把王宏泰拿出來當成一個反面典型進行數落。對於這樣的話,馮嘯辰也只能是聽聽而已,集體主義的做法有好處,但也有弊端,最大的問題就是難以調動個人的積極性。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這種做法或許還有一些效果,進入七十年代之後,人們就變得越來越「實際」了,再想號召大家公而忘私,實際上是自欺欺人的。

  「還是要建立一套更全面的人才評價機制吧。」在離開浦江前往濱海的火車上,馮嘯辰這樣與吳仕燦探討道,「完全抹煞個人的成績,是不現實的。但如何有效地引導科研人員為國家建設服務,需要有新的評價機制。論文是很重要的,但僅有論文是不夠的,應當把社會服務也當成科研人員的義務,除了少數純理論的方向之外,大多數的專家都必須有社會服務分,否則不能給予晉升和獎勵。」

  「這個難度太大了。」吳仕燦無奈地搖著頭說,「關於這個問題,我早就思考過,但推行起來太困難了。國內大學、科研機構的評價,都是看發表的論文數,所以各單位對於科研人員的要求,也就必然是多發論文。要改變這種狀況,靠咱們裝備工業公司是不行的,恐怕得從最高層次來進行規範才行。」

  馮嘯辰點點頭,嘆道:「老吳,你說得對,高校評價原本也不是咱們裝備公司能夠做的。過去高校沒錢,咱們手上有項目,高校多少還要看咱們幾分面子。現在國家對科研越來越重視,高校的經費比過去充足了,也不在乎咱們的那幾個項目了,咱們要想左右高校的想法,的確是太難了。」

  「不管怎麼說,王宏泰對咱們還是挺客氣的,沒有冷落咱們。」

  「或許是他覺得我們還有一些用處吧?」

  「他不是還派了徐致遠和幾個碩士生到濱海去嗎?這也算是給咱們面子了。」

  「就是不知道徐致遠他們能不能派上用場呢……」

  馮嘯辰的疑問在他抵達濱海第二化肥廠建設工地的時候就得到了解答。冷飛雲親自開車從火車站把他和吳仕燦接到了工地,聽說馮嘯辰想了解徐致遠一行的工作情況,冷飛雲也沒耽擱,帶著他們二人便來到了位於一堆塔罐之間的一塊小空地上。

  小空地上稀稀拉拉地坐著十幾個人,每人手上都拿著一個筆記本,寫寫畫畫的,看上去很投入的樣子。空地一端掛著一塊黑板,是固定在一個鐵支架上的。黑板前站著三個人,每人手上都拿著一支粉筆,正在爭論著什麼,或許是覺得有些東西用語言無法表述,他們一邊說一邊還在黑板上寫著化學方程式,或是畫出一個什麼示意圖,讓人一看就覺得高深莫測。

  馮嘯辰看到,那三個人中間的一個正是徐致遠,另外兩位也是馮嘯辰認識的,一個是國家石化設計院的工程師周挺,是搞壓力容器的,水平頗為不錯,另外一位則是北化機的技術處長蔣憲宇,那更是業內大牛了。看他們仨爭論的架式,似乎徐致遠在二人面前並不落下風,反而是那倆人不時地衝著徐致遠點頭,顯然是徐致遠說了些什麼讓他們深受啟發的內容了。

  「馮總!」

  「吳部長!」

  「吳老師!」

  馮嘯辰和吳仕燦一出現,就有眼尖的人看到了他們,於是紛紛起身向他們打招呼,那些對二人不熟悉的,聽到別人向他們問候,也跟著學舌,生怕怠慢了領導和前輩。眾人這一起身,黑板前的三個人也都注意到了,齊齊地扭頭看了一眼,便立即停下了爭論,向馮嘯辰和吳仕燦投來熱情的目光。

  「蔣處長,周工,徐博士,你們討論得很熱鬧嘛。」

  馮嘯辰走到三人跟前,笑嘻嘻地問道。他偏過頭看了一眼黑板上的內容,笑著搖搖頭說:「你們這寫的東西也太高深了,我可是一點都看不懂,這是在討論什麼事情呢?」

  「馮總您太謙虛了,誰不知道您是裝備工業行業里的技術專家。我們剛才討論的,是關於釕催化劑的活性問題,徐博士給我和周工講了挺多知識,讓我們茅塞頓開呢。」蔣憲宇說道,他是三個人里歲數最大的,也是級別最高的,這種場面話,自然是要由他來說的。

  聽到蔣憲宇的話,徐致遠有些不好意思,他說:「蔣處長過獎了,我其實只是介紹了一下釕催化劑的原理。蔣處長和周工提出把氨合成塔從立式改成臥式,我覺得很有道理,但一時還沒法從理論上證明,周工剛才正在給我解釋這個反應過程呢。」

  「其實我也只是有一個猜想而已。徐博士說釕催化劑的活性比鐵基催化劑高10至20倍,轉化率高12%至26%,這樣一來,整個氨轉化過程就能夠大大地加速。把合成塔從立式改成臥式,能夠加大觸媒與氣體的接觸面,從而充分發揮釕觸媒的優勢。不過,這個想法也需要經過計算才能證實,我剛才就在和徐博士討論計算方法呢。」周挺解釋道。

  徐致遠慚愧地說:「和蔣處長、周工一比,我才知道自己真是一個書生,空知道一些理論,對於工業原理一竅不通。我剛才把釕觸媒的情況一說,周工馬上就提出來應當把合成塔改成臥式,我們剛才粗略算了一下,這樣一改起碼能夠提高20%的效率。周工在沒有經過計算的情況下就能夠做出這個判斷,這種能耐,我真是拍馬也趕不上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