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有點難辦了。」王宏泰拖著長腔說,他用手按了按自己的腰,說道:「馮總,我剛才說有兩篇文章沒寫完,其實不是主要原因。我希望緩一個月時間的主要原因,是我剛查出有點腰肌勞損,不能劇烈運動,醫生要求我做一個月的理療。我剛才沒說這一點,也是不想讓你替我擔心的意思。」

  「是這樣……」馮嘯辰自言自語了一聲,臉上似笑非笑地看著王宏泰,等著他繼續表演。

  王宏泰被馮嘯辰盯得有些毛,他轉頭看向坐在一旁的助手,說:「致遠,你應該知道吧,我的腰一疼起來,啥都幹不了的。」

  那助手點點頭,對馮嘯辰說:「馮總,這是真的。王老師的腰是一次做實驗的時候拉傷了,一直都沒有好,這段時間正在做理療,也的確是很難走開。」

  「是嗎,那可得好好治治,別落下病根了。」馮嘯辰隨口應道,他的腦子裡在飛快地盤算著,想著是否能夠找到一個其他人來替代王宏泰。王宏泰現在的這個表現,實在是很難讓人敢對他託付重任的。

  「要不……」那助手看看馮嘯辰,又看看王宏泰,說:「王老師,要不我先帶上錢敏、賈春雷他們幾個,去給馮總他們幫忙。關於釕觸媒工藝的實現問題,我跟您做過幾個項目,也算有點心得。您先安心做理療,把腰上的老傷恢復好,然後再去指導我們的工作。在這之前,如果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可以在電話里向您請教。」

  「這樣也好。」王宏泰欣然應道,他轉頭向馮嘯辰說:「馮總,我給你介紹一下,小徐,徐致遠,是我帶的博士,能力很強。他目前正在做的博士論文,就是關於釕觸媒方向的。要不讓他帶著我的另外幾個碩士研究生先跟你們走,解決一些表面上的問題。我先去治療一下我的腰,等稍微好一點,我就到京城去。」

  馮嘯辰想了想,說:「那也好,就麻煩徐同學和其他幾位研究生同學先跟我們走。不過,我們可不是回京城去,而是要到濱海去。目前濱海第二化肥廠正在建設,我們考慮就利用濱海二化的設備,進行釕觸媒的大規模工藝實驗。現在國家化工設計院、新陽二化機等單位的專家都已經往濱海趕了,關於設備製造方面的技術,他們掌握得很好,只是對釕觸媒的應用還不太熟悉。既然王教授說徐同學也對釕觸媒有很充分的了解,那就請徐同學跟我們走一趟吧,不知道徐同學方便不方便。」

  「沒問題,我隨時都可以走。」徐致遠爽快地說道。

  王宏泰是巴不得有人能夠替自己去應付一下差事的。他不想得罪裝備工業公司,也不想得罪馮嘯辰和吳仕燦,這其中或許有一些感恩的成分,更多的則是一種利益考量。對於裝備工業公司的地位,他是有所耳聞的,能夠不得罪裝備公司,當然是最好的。

  「有致遠跟你們去,我就放心了。他專業功底還是非常不錯的,常規的問題,肯定是能夠解決的。如果遇到什麼難題,就讓致遠給我打電話就是了,必要的時候,我也可以飛過去看看的。」王宏泰說。

  「那好,咱們就這樣說定了。」馮嘯辰站起了身。他與王宏泰握了一下手,又把手伸向徐致遠,說:「小徐,那就辛苦你了。王教授搞的釕觸媒工藝,可謂是十年磨一劍,現在到了讓它為國出力的時候。王教授身體有恙,去不了濱海,就要麻煩你和其他同學多付出一些努力了。」

  徐致遠握住馮嘯辰的手,鄭重地說:「馮總,你放心吧,我們會努力為國爭光的。」

  第六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派上用場

  馮嘯辰親自來浦交大,是想請王宏泰出山的。這些年王宏泰的名氣響了,地位高了,馮嘯辰覺得應當給他一些必要的尊重,不能像過去那樣直接一個電話就把他召喚過去。可誰曾想,馮嘯辰親自上門,居然也沒有請動王宏泰,幸好還有一個博士生徐致遠出來打圓場,表示自己可以先帶幾個師弟師妹過去應應急,好歹讓馮嘯辰有了一個台階,不至於被晾在半空。

  對於王宏泰的傲慢,馮嘯辰心裡很不痛快,但也並不打算給予回擊。人各有志,王宏泰對裝備工業公司的事情不積極,馮嘯辰能拿他怎麼樣呢?在此前王宏泰拿過裝備公司的資助,但他也完成了項目要求,向裝備公司提交了一套基於釕觸媒的合成氨工藝。這套工藝已經由裝備工業公司在國內和歐美等國申請了專利,成為公司擁有的無形資產之一。王宏泰與裝備公司之間算是銀貨兩訖,馮嘯辰還真沒有什麼過硬的理由逼著王宏泰必須給自己幫忙。

  請不動王宏泰,只是請到了他的一個博士生,對於馮嘯辰來說,也就是聊勝於無吧。他和吳仕燦從王宏泰的辦公室出來,與徐致遠簡單談了一下,意外地發現這個博士生水平還頗為不錯,雖然比不上今天的王宏泰,但與幾年前的王宏泰相比,卻並不遜色。幾年前的王宏泰能夠搞出釕觸媒工藝,徐致遠作為王宏泰的博士生,不說創造力如何,至少依葫蘆畫瓢的能力還是有的吧?

  馮嘯辰給徐致遠寫了個條子,讓他拿著條子先到濱海第二化肥廠去,找正在那裡組織技術攻關的冷飛雲報到。至於馮嘯辰自己以及吳仕燦,還得在浦江再呆幾天,拜訪一下其他幾家單位的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找到幾個技術過硬的專家去加強自己的力量。

  在其他專家那裡,馮嘯辰也聽到了一些對王宏泰的議論,比較集中的評價都是說這個年輕學者成名太早,未免有些心高氣浮。再加上時下各高校、科研院所搞的都是唯論文制,只要你論文發得多,你的地位就高,各種榮譽都是你的,其他工作做得再爛也無妨。這樣一來,各單位都出現了一些眼睛裡只有論文而沒有任何社會義務的「大腕」,什麼國家利益、集體榮譽之類,與他們都沒有關係,用後世很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章節目錄